铁罐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98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罐盖,包括与铁罐上端开口连接的下盖、扣在下盖上的上盖,上盖和下盖通过柔性片连接,且上盖通过柔性片可翻转,与所述柔性片对称设置的下盖侧壁上设有第一扣片,所述第一扣片下端通过两柔性片与下盖连接且与两柔性片下端形成缺口,其内侧通过易撕片与下盖外侧边连接,还包括设置于上盖侧壁上位置与第一扣片对应的第二扣片,所述第二扣片下端部外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第二凸起上端抵在第一扣片下端的中部对二者进行固定,较于传统罐盖来说,本设计的罐盖可进行快速打开或者关上,减少粉尘杂质进入罐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罐盖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罐盖。
技术介绍
罐盖用于铁罐上,具有阻挡杂质的作用,以免食物长期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而霉变无法食用,基于此提出本技术的铁罐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铁罐盖。包括与铁罐上端开口连接的下盖、扣在下盖上的上盖,上盖和下盖通过柔性片连接,且上盖通过柔性片可翻转,与所述柔性片对称设置的下盖侧壁上设有第一扣片,所述第一扣片下端通过两柔性片与下盖连接且与两柔性片下端形成缺口,其内侧通过易撕片与下盖外侧边连接,还包括设置于上盖侧壁上位置与第一扣片对应的第二扣片,所述第二扣片下端部外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第二凸起上端抵在第一扣片下端的中部对二者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柔性片可使得本设计下盖主体固定于铁罐上,而上盖通过柔性片连接使得上盖可快速的进行翻转,本设计的罐盖可快速打开或者关闭,减少粉尘杂质进入罐内,其次通过易撕片连接的第一扣片可鉴别是否为首次使用,其易撕片破坏后为二次使用。所述上盖内侧设有内环片,所述内环片与上盖侧边间隔设置,二者所围成区域内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端设有“V”型缺口,所述下盖可插入所述“V”型缺口内。所述下盖上端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可匹配插入所述连接片的“V”型缺口内,“V”型缺口的设置使得上盖和下盖之间密封性更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侧边的缺口,所述第二扣片设置于所述缺口内,位于缺口的中部设有一连接片,第二扣片的中部连接于连接片上,通过按压第二扣片的上端部,其第二扣片的下端部可向外进行偏移。所述下盖环状凸起的外端面设有第一凸起,第二扣片的下端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匹配凹槽,当上下盖合并时所述第一凸起下端部可抵在所述凹槽的下端部上,所述凹槽可通过按压第二扣片上端迫使第二扣片下端向外端偏移,从而带动凹槽向外端偏移使得凹槽下端部脱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下端部,从而使得上盖可与下盖快速分开。还包括设置于下盖下端内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可与铁罐上端凸起咬合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三凸起可使得本设计与铁罐接触更加牢固,不容易由罐体上掉落。所述上盖上端设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相向设置,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相向设置的倒钩,还包括设置于下盖上端内侧通过撕裂线与下盖连接的勺子,所述勺子由撕裂线取下后可放置于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时勺子把手卡在两个支撑架之间,倒钩勾在把手端部,节省空间的同时还保证了勺子的干净整洁性。所述勺子前端为舀勺,后端设有把手,所述舀勺内设置有第一漏孔,所述把手前端设有第二漏孔,第一漏孔可在对粉制品舀的时候进行及时的疏气,以及防止粉制品粘连于勺底,导致不易清理,而第二漏孔则是为了在一次性舀大量粉制品时不容易洒出。所述漏孔后端设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后端与所述把手相连,并可绕着延长板与把手连接处翻转,还包括设置于延长板后端的卡撑架,所述卡撑架为两个,所述卡撑架相向设置,所述支撑架可夹住翻转后的所述延长板。所述上盖缺口外延的侧边设有起槽,所述第一扣片端部位于所述起槽内并可通过所述起槽打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柔性片可使得本设计下盖主体固定于铁罐上,而上盖通过柔性片连接使得上盖可翻转,而空出铁罐中物品的空间,相较于传统罐盖来说,本设计的罐盖可快速打开或者关闭,减少粉尘杂质进入罐内,以及通过设置的第三凸起可使得本设计与铁罐接触更加牢固,不容易由罐体上掉落,增加了本设计的实用性,其次勺子取下后可收纳于支撑架之间,节省空间的同时还保证了勺子的干净整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铁罐盖关闭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铁罐盖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铁罐盖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铁罐盖的上盖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铁罐盖的上盖另一视角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铁罐盖的支撑架局部放大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铁罐盖的下盖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铁罐盖的下盖另一视角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铁罐盖的勺子示意图。图中:1.上盖;2.下盖;101.上盖主体;102.内环片;103.第二扣片;104.第二凸起;105.凹槽;106.支撑片;107.支撑架;108.连接片;109.起槽;201.环状凸起;202.勺子;203.第一扣片;204.第三凸起;205.第一凸起;206.柔性片;207.易撕片;208.卡撑架;209.延长板;210.第一漏孔;211.第二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铁罐盖,参见图1-8。包括与铁罐上端开口连接的下盖2、扣在下盖2上的上盖1,上盖1和下盖2通过柔性塑料片连接,且上盖1通过柔性塑料片可翻转,与所述柔性塑料片对称设置的下盖2侧壁上设有第一扣片203,所述第一扣片203下端通过两柔性片206与下盖2连接且与两柔性片206下端形成缺口,其内侧通过易撕片207与下盖2外侧边连接,还包括设置于上盖1侧壁上位置与第一扣片203对应的第二扣片103,所述第二扣片103下端部外侧设有第二凸起104,所述上盖1和下盖2通过第二凸起104上端抵在第一扣片203下端的中部对二者进行固定。上盖1通过柔性塑料片连接下盖2使得上盖1可快速的进行翻转,本设计的罐盖可快速打开或者关闭,减少粉尘杂质进入罐内,其次通过易撕片207连接的第一扣片203可鉴别是否为首次使用,其易撕片207破坏后为二次使用。所述上盖主体101内侧设有内环片102,所述内环片102与上盖主体101侧边间隔设置,二者所围成区域内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片106,所述支撑片106上端设有“V”型缺口,所述下盖2可插入所述“V”型缺口内。进一步的,所述下盖2上端设有环状凸起201,所述环状凸起201可匹配插入所述连接片108的“V”型缺口内,“V”型缺口的设置使得上盖1和下盖2之间密封性更佳。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1侧边的缺口,所述第二扣片103设置于所述缺口内,位于缺口的中部设有一连接片108,第二扣片103的中部连接于连接片108上,通过按压第二扣片103的上端部,其第二扣片103的下端部可向外进行偏移。进一步的,所述下盖2上的环状凸起201的外端面设有第一凸起205,第二扣片103的下端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205匹配凹槽105,当上下盖2合并时所述第一凸起205下端部可抵在所述凹槽105的下端部上,所述凹槽105可通过按压第二扣片103上端迫使第二扣片103下端向外端偏移,从而带动凹槽105向外端偏移使得凹槽105下端部脱离所述第一凸起205的下端部,从而使得上盖1可与下盖2快速分开。还包括设置于下盖2下端内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三凸起204,所述第三凸起204可与铁罐上端凸起咬合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三凸起204可使得本设计与铁罐接触更加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罐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铁罐上端开口连接的下盖、扣在下盖上的上盖,上盖和下盖通过柔性片连接,且上盖通过柔性片可翻转,与所述柔性片对称设置的下盖侧壁上设有第一扣片,所述第一扣片下端通过两柔性片与下盖连接且与两柔性片下端形成缺口,其内侧通过易撕片与下盖外侧边连接,还包括设置于上盖侧壁上、位置与第一扣片对应的第二扣片,所述第二扣片下端部外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第二凸起上端抵在第一扣片下端的中部对二者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罐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铁罐上端开口连接的下盖、扣在下盖上的上盖,上盖和下盖通过柔性片连接,且上盖通过柔性片可翻转,与所述柔性片对称设置的下盖侧壁上设有第一扣片,所述第一扣片下端通过两柔性片与下盖连接且与两柔性片下端形成缺口,其内侧通过易撕片与下盖外侧边连接,还包括设置于上盖侧壁上、位置与第一扣片对应的第二扣片,所述第二扣片下端部外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第二凸起上端抵在第一扣片下端的中部对二者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侧设有内环片,所述内环片与上盖侧边间隔设置,二者所围成区域内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端设有“V”型缺口,所述下盖上端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可匹配插入所述连接片的“V”型缺口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罐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侧边的缺口,所述第二扣片设置于所述缺口内,位于缺口的中部设有一连接片,第二扣片的中部连接于连接片上,通过按压第二扣片的上端部,其第二扣片的下部可向外进行偏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环状凸起的外端面设有第一凸起,第二扣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贝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