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97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盖,用于盖设在容器上,包括壳体、珠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进液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所述进液口连通的液体流出通道、设于所述进液口的下阀座,以及珠阀容置槽,所述珠阀与所述下阀座配合可封堵所述进液口,所述珠阀容置槽设于所述液体流出通道的一侧面,与所述液体流出通道和所述进液口连通,其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珠阀的尺寸;通过珠阀、珠阀容置槽以及液体流出通道之间的配合,利用简易的结构就可实现进液口的自关闭,使液体能够顺利流出容器盖外或回流至容器盖所盖设的容器内,不会发生液体无法回流而导致的干枯和变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盖
本技术涉及容器出液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盖。
技术介绍
现有对液体包装瓶盖的密封处理大多利用螺旋瓶盖、翻盖或者塞盖,在使用时需打开瓶盖,使用后需再盖回瓶盖,使用比较繁琐;现有的液体密封手段中还有通过十字开口硅胶塞盖,其具有自关闭功能,但该技术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容易因挤压力度过大而出现集中出液产生喷射或溅射的情况,且不好随机控制用量,因此不适合大多数产品。现有的液体密封手段中还有一种珠阀式铝罐瓶盖结构,具有自关闭的功能,但该瓶盖内有一部分液体不能回流,不回流的液体会变质或干枯,因此不适合长期重复使用的产品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用于解决现有瓶盖应用于容器时所出现的液体无法回流而导致变质或干枯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盖,用于盖设在容器上,包括壳体、珠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进液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所述进液口连通的液体流出通道、设于所述进液口的下阀座,以及珠阀容置槽,所述珠阀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盖,用于盖设在容器上,包括壳体、珠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进液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所述进液口连通的液体流出通道、设于所述进液口的下阀座,以及珠阀容置槽,所述珠阀与所述下阀座配合可封堵所述进液口,其特征在于,/n所述珠阀容置槽设于所述液体流出通道的一侧面,与所述液体流出通道和所述进液口连通,其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珠阀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关闭液体容器盖,用于盖设在容器上,包括壳体、珠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进液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所述进液口连通的液体流出通道、设于所述进液口的下阀座,以及珠阀容置槽,所述珠阀与所述下阀座配合可封堵所述进液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珠阀容置槽设于所述液体流出通道的一侧面,与所述液体流出通道和所述进液口连通,其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珠阀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关闭液体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珠阀容置槽由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下端面、侧壁和上端面构成,所述下端面与所述侧壁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关闭液体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出通道包括:
第一出液通道,与所述珠阀容置槽和所述进液口连通,其尺寸大于所述珠阀的尺寸;
第二出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液通道以及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实现与所述珠阀容置槽和所述进液口之间的连通;
所述第一出液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连通处的尺寸小于所述珠阀;
所述珠阀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出液通道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出液通道在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关闭液体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阀座,设于所述第一出液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液通道的连通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展球凌勇王璨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