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相对电导率筛选辣椒抗白绢病种质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抗病性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相对电导率筛选辣椒抗白绢病种质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辣椒白绢病(PepperSouhternBlight)是一种辣椒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侵害植株茎基部和根部引起的土传性病害。主要为害茎基部,导致辣椒地上部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黄变淡,整株枯死。该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以及世界多地区普遍发生,高温高湿地区发病尤为严重,造成辣椒产业产量大大降低。由于辣椒白绢病是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仅依靠化学农药完全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辣椒白绢病最有效的绿色、环保手段。抗病品种的培育需要利用有效的抗病性鉴定方法进行抗性材料的筛选、评价和鉴定。目前,种植生产过程中对辣椒白绢病病害的抗病性鉴定主要采用田间鉴定,目测法调查发病率,这种方法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发病不均一、人为判断主观性较大,随意性强,对材料筛选的帮助作用不大。而辣椒受到白绢病病原菌入侵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相对电导率筛选辣椒抗白绢病种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分离并纯化辣椒白绢病菌,制备病原菌接种菌饼;/n(2)培育待鉴定辣椒苗,采用菌饼包埋法进行接种,将病原菌接种于辣椒苗茎基部;/n(3)接种后日常管理培养5d,取样检测各植株的电导率,计算相对电导率,鉴定不同辣椒材料对辣椒白绢病的抗病性,筛选抗性材料;/n所述植株电导百分率测定具体步骤为:取辣椒苗上部定型叶片,每个样品三份各称取0.2g,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剪成5mm x 5mm的小块,立即投入10ml无离子水试管中,使叶片沉入水中,浸泡7h,期间间歇振荡,浸泡结束后,测定水溶液电导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相对电导率筛选辣椒抗白绢病种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离并纯化辣椒白绢病菌,制备病原菌接种菌饼;
(2)培育待鉴定辣椒苗,采用菌饼包埋法进行接种,将病原菌接种于辣椒苗茎基部;
(3)接种后日常管理培养5d,取样检测各植株的电导率,计算相对电导率,鉴定不同辣椒材料对辣椒白绢病的抗病性,筛选抗性材料;
所述植株电导百分率测定具体步骤为:取辣椒苗上部定型叶片,每个样品三份各称取0.2g,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剪成5mmx5mm的小块,立即投入10ml无离子水试管中,使叶片沉入水中,浸泡7h,期间间歇振荡,浸泡结束后,测定水溶液电导率,然后将材料煮沸20min,冷却置室温后加无离子水补充至10ml,再浸泡过夜,次日再测量电导率;
所述相对电导率的计算公式为:
电导百分率=叶片煮沸前外渗液的电导值/叶片煮沸后外渗液的电导值x100%;
相对电导率=(处理组电导百分率-对照组电导百分率)/对照组电导百分率x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对电导率筛选辣椒抗白绢病种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从发病田间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株,挑取菌丝或菌核接种于PDA培养基中,置于28℃的培养箱中暗培养4-5d,选择无杂菌污染、生长状况良好的菌落,挑取白绢病菌菌丝或菌核,接入新的PDA培养基中,然后置入28℃的培养箱中暗培养4-5天,重复2-3次直至无杂菌污染;收集无杂菌污染的菌丝提取DNA进行18SPCR扩增,扩增序列经测序、比对分析,结合形态学鉴定为辣椒白绢病菌后保存至冰箱备用;使用前挑取菌核或菌丝块移至装有PDA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中央,于2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繁殖,将培养4-5d的PDA培养基打孔,制成接种用的白绢病菌菌饼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井元,吴永红,周书栋,马艳青,朱春晖,文湘钰,李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