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检测,特别涉及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流动分析技术的水环境参数湿化学分析技术因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化学性能好等优异特性,是国内外商品化及科研应用水质自动分析仪器研发的主要技术路线。水质在线监测中,往往对监测数据的有效率要求高(>90%),因此各厂家仪器采用的流路方案均为:在泵阀的作用将样品与试剂下推入罐式反应容器内,之后混合溶液在容器内完成消解、显色、滴定、蒸馏等过程,最后进行光度检测并计算。然而,受制于反应单元的功能单一性,几乎所有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均存在通用性、扩展性较差的问题,一款仪表通常仅能实现单一指标或检测原理相同的一类化学参数的分析,这意味着在各类监测应用中,往往需配制多台仪器完成多指标的监测,随之带来便携性差、集成调试过程繁琐、监测平台占地面积大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已有的反应单元均采用支撑压块-密封圈-反应容器挤压的方式,实现反应容器的耐高温高压密封,密封圈在长期高温高压环境下易老化失效,可靠性较低,而且更换密封圈需将整个反应单元拆分,维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包括:/n第一泵、第二泵和第三泵;/n第一切换模块,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一泵的出口选择性地连通第一容器的进口和第二容器的进口;/n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分别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泵和第三泵的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容器的进口,所述第一容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口;/n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口的上游,所述第二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的出口的下游;/n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内的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包括:
第一泵、第二泵和第三泵;
第一切换模块,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一泵的出口选择性地连通第一容器的进口和第二容器的进口;
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分别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泵和第三泵的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容器的进口,所述第一容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口;
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口的上游,所述第二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的出口的下游;
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内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下侧具有进口,上侧具有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和第二容器间具有第一管道,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容器的出口抵住固定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管道的端部具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出口的直径;
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压紧件的外缘具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压紧件具有适于所述第一管道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且处于所述压紧件和第一延伸部之间;所述密封件被所述压紧件挤压而覆盖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容器的出口所在平面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延伸部被所述密封件挤压而抵住所述第二容器的出口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具有沿着第一管道的径向方向且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液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聪,唐小燕,胡建坤,项光宏,张侣倛,邓瑶,韩双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