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74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自检电路及检测电路,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自检电路接收自检信号,根据自检信号生成自检电压,检测电路根据自检电压生成自检信息,以根据自检信息完成安全检测,根据自检信息接收模具接线盒输出的检测电压,根据检测电压生成检测信息,以根据检测信息完成模具信号检测,用户根据自检信息可判断出模具信号检测装置是否故障,提高了模具信号检测电路的安全性及检测的可靠性,检测电路根据自检信息接收检测电压,根据检测电压生成检测信息,实现了模具信号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冲压自动化生产工艺中,需要将各压机工作台当前模具所代表的车型识别号、零件流水号、工序号、有料检测信号发送至自动化中控台中与当前调用的配方比对,仅在配方比对正确的情况下才允许生产。在新模具使用前和日常的定期维护保养过程中,需要对ID识别盒子内的接线进行检查,防止模具ID接线错误、模具ID接线头松动、线路松断、短路、料检接近开关位置安装不当、料检开关接线松动等原因造成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停线现象发生。目前,检测手段使用常规的电阻表、翻开目测检查,检查的时间长、准确性差。比如目前安装料检接近开关时需要测量橡皮泥厚度来确认接近开关和零件的厚度,过程复杂而且不直观。模具ID盒子内部的空间较小、接线密集,在检查模具ID盒子内接线时检查时间长且操作十分不方便。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准确性差及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自检电路及检测电路,所述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自检电路,用于接收自检信号,根据所述自检信号生成自检电压,将所述自检电压输出至所述检测电路;<br>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自检电压,根据所述自检电压生成自检信息,以根据所述自检信息完成安全检测;所述检测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自检信息接收模具接线盒输出的检测电压,根据所述检测电压生成检测信息,以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完成模具信号检测。可选地,所述自检电路包括自检开关;所述自检开关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自检开关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模块;所述二极管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模具接线盒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接口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模块;所述电阻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模块的电压输出端接地。可选地,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还包括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灯的电压输出端接地。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装置,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装置包含如上文所述的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自检电路及检测电路,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自检电路接收自检信号,根据自检信号生成自检电压,将自检电压输出至检测电路,检测电路接收自检电压,根据自检电压生成自检信息,以根据自检信息完成安全检测,根据自检信息接收模具接线盒输出的检测电压,根据检测电压生成检测信息,以根据检测信息完成模具信号检测。自检电路根据自检信号生成自检电压,检测电路根据自检电压生成自检信息,以使用户根据自检信息可判断出模具信号检测装置是否故障,提高了模具信号检测电路的安全性及检测的可靠性,检测电路根据自检信息接收检测电压,根据检测电压生成检测信息,实现了模具信号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的功能实现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接口模块中接线端口的含义的展示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自检电路201接口模块200检测电路202发光二极管模块300二极管模块203电阻模块400稳压模块VCC电源T1自检开关L1电源指示灯T2控制开关A~Z接口模块的接线端口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软件程序,但申请人在此声明,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应用的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自检电路及检测电路,所述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n所述自检电路,用于接收自检信号,根据所述自检信号生成自检电压,将所述自检电压输出至所述检测电路;/n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自检电压,根据所述自检电压生成自检信息,以根据所述自检信息完成安全检测;/n所述检测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自检信息接收模具接线盒输出的检测电压,根据所述检测电压生成检测信息,以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完成模具信号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自检电路及检测电路,所述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所述自检电路,用于接收自检信号,根据所述自检信号生成自检电压,将所述自检电压输出至所述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自检电压,根据所述自检电压生成自检信息,以根据所述自检信息完成安全检测;
所述检测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自检信息接收模具接线盒输出的检测电压,根据所述检测电压生成检测信息,以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完成模具信号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电路包括自检开关;
所述自检开关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自检开关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模块;
所述二极管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自检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化的模具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模具接线盒的电压输出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动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福林丘宇黄礼帮李能胡新毅黄伟星梁俊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