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70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一对夹持块,该对夹持块具有彼此面对的夹持面,夹持面为倾斜面,两个夹持面可相对远离或靠近,与基座上的基面形成一个梯形空间用于分别支撑所要测量的无级变速带的两个侧面与顶面,及位于左、右夹持块上的左、右测量块,左、右测量块均具有测量部,测量部为无级变速带的线绳中心与左、右夹持面的交线沿垂直于基面延伸形成的面,采用该测量工具在不破坏无级变速带的情况下,可快速、准确的测量出无级变速带的节线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
技术介绍
线绳中心位置对应的带一周的长度称为带的节线长度,线绳中心位置对应的带的宽度称之为节线宽度,节线长度与节线宽度的比值是控制速比、加速度、爬坡等能力的重要参数,且带的节线宽度位置附近的材料在传动过程中将提供大部分的负载,也将反映皮带的磨损能力,因此带的节线宽度是无级变速带,尤其是大功率的无级变速产品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合适的工具在不破坏无级变速带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测量带的节线宽度。通常的方式是剖开无级变速带成一个V型断面,用卡尺直接检测,由于测量时很难定位到线绳中心,因此测量的数据极其不准。然而大多数的情况下需要的是不破坏产品来检测节线宽度,用于判定带是否合格。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测量工具,在测试时不破坏无级变速带的结构,且能快速、准确测量出带的节线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无级变速带是一种特殊的V形带,具有顶部、底部及位于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线绳,带的两个侧面从顶部到底部按固定角度倾斜,顶部的宽度大于底部的宽度,进而两个侧面的延伸面可形成V型的夹角,带的剖面大致呈等腰梯形结构。两侧面的夹角根据需要可能为27°到33°之间的任意角度,基于无级变速带的设计理论及生产方式,每款带的线绳中心到顶部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理论固定不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一对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具有彼此面对的两个夹持面,夹持面为倾斜面,两个夹持面可相对远离或靠近,与基座上的基面形成一个梯形空间用于分别支撑所测量的无级变速带的侧面与顶面,还包括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所述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分别位于两个夹持块上部,且各自具有测量部,所述测量部为无级变速带的线绳中心与夹持面的交线沿垂直于基面向上延伸形成的面。该对夹持块为一个固定夹持块和一个移动夹持块。所述固定夹持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移动夹持块沿滑动装置相对于固定夹持块来回移动。还包括加紧装置,加紧装置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固定支架和一端连接于可移动夹持块的顶杆,顶杆另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上的孔可移动的支撑于固定支架上,加紧装置还包括弹簧,顶杆穿过弹簧,弹簧位于固定支架与可移动夹持块之间,弹簧向移动夹持块施加力使移动夹持块具有向固定夹持块方向运动的趋势。还包括沿带长度方向上、偏离夹持块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架及可沿垂直于基座方向运动的压杆,压杆一端与压块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架上的孔,相对于支架可移动的支撑于支架上,还包括位于压块与支架之间的弹簧,压杆穿过弹簧,所述弹簧向压块施加力使压块具有向基面运动的趋势。还包括沿带长度方向上、距离夹持块一定距离处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架及可沿垂直于基座方向运动的压杆,压杆一端可旋转的连接于压块,压杆另一端通过螺母安装于支架,还包括位于压杆两侧平行于压杆的一对导杆,导杆一端与压块连接,导杆另一端可移动的支撑于支架上及位于导杆与支架之间的弹簧,导杆穿过弹簧,所述弹簧向压块施加力使压块具有向基面运动的趋势。还包括位于压紧装置位置附近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面与夹持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测量块为所述夹持块的一部分。所述测量块为安装于所述加持块上的一个零件。采用该测量工具在不破坏无级变速带的基础上可快速测量出无级变速带的节线宽度,准确的判断无级变速带是否符合生产标准。附图说明图1,测量工具局部剖视图;图2,另一实施例测量工具局部剖视图;图3,压紧装置局部剖视图。1,基座;2,左夹持块;3,右夹持块;4,左夹持面;5,右夹持面;6,左测量块;7,右测量块;8,左测量部;9,右测量部;10,基面;11,螺栓;12,顶杆;13,孔;14、固定支架;15、25,弹簧;17、卡尺;18、无级变速带;24,支架;26,压块;31、导杆;32、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包括基座1,位于基座1上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夹持块,如左夹持块2和右夹持块3,左夹持块2与右夹持块3具有相面对的夹持面,两夹持面为倾斜面,如左夹持面4和右夹持面5。两倾斜面形成的夹角与所测无级变速带在平直状态下两侧面夹角相同,如带在平直状态下两侧面的夹角为29°,则左夹持面4与右夹持面5延伸形成的夹角为29°。基座1上具有基面10,左夹持块2上的左夹持面4与基座1上的基面10、右夹持块3上的右夹持面5形成一个梯形空间,可以放置需要测量的无级变速带18。左夹持块2与右夹持块3在基座1上可左右相对远离和靠近,远离后留足够的空间放置无级变速带18,靠近时可加紧无级变速带18的两个侧面。夹持块上部还分别设置有测量块,如左夹持块2上设置有左测量块6,右夹持块3上设置有右测量块7。每个测量块上分别具有测量部,如左测量块6上具有左测量部8,右测量块7上具有右测量部9。左、右测量部为无级变速带的线绳中心与左夹持面4、右夹持面5的交线沿垂直基面10向上延伸所形成的面,由于每款带的线绳中心到带顶面的距离所设计的理论值是固定的,因此在基面10向上固定距离处与夹持面的交线为线绳中心位置,此交线沿垂直基面10向上延伸形成的面为测量部,因此两测量部之间的距离理论等于无级变速带的线绳中心位置两侧的宽度,由于两测量部之间的距离与无级变速带的节线宽度的大小相等,当夹持面完全夹持住带的侧面时,两测量部之间的距离即为无级变速带18的节线宽度。测量时,无级变速带放置在基面10上,伸直测量部位的无级变速带18使测量段的带顶面紧贴基面10,然后使左夹持面4、右夹持面5相互靠近,使左夹持面4、右夹持面5分别与无级变速带18的两侧面完全贴合,带被定位并保持夹持。用卡尺17测量出两测量部的之间的距离即可判定线绳的节线宽度,从而可以测量出带的宽度是否符合标准,而不需要破坏带的结构。测量块可以为夹持块上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安装至夹持块上的一个零件。测量部可以为图1所示的测量块上的两个向背的面,如图2所示用卡尺17卡住两个向背面;测量部也可以为两个面对的面,如可为左夹持块2、右夹持块3理论线绳中心位置与夹持面的交线沿垂直基面10向上延伸的平面,测量部最低位置可优选高于带的高度,用卡尺内径测量爪测量两个相对的测量部的距离即可。为便于操作及带的放置,两夹持块可设置成一个移动夹持块和一个固定夹持块,如右夹持块3可采用螺栓11固定在基座1上作为固定夹持块,另一个左夹持块2为移动夹持块,左夹持块2可在滑动装置上相对于右夹持块3来回移动。滑动装置固定安装于基座1,如滑轨或滑槽,更简便的为滑槽,滑槽可由前后两侧固定于基座1上的基板形成,基板的表面为基面10。滑动装置也可为基座1中间加工出的凹进的一部分,基座表面即为基面10。左夹持块2在滑槽内相对于右夹持块3左右滑动。优选的,如图2所示,为便于左夹持块2向右夹持块3加紧,基座1上还设置有加紧装置,该加紧装置包括顶杆12、固定支架14和弹簧15。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一对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具有彼此面对的两个夹持面,夹持面为倾斜面,两个夹持面可相对远离或靠近,与基座上的基面形成一个梯形空间用于分别支撑所测量的无级变速带的侧面与顶面,还包括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所述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分别位于两个夹持块上部,且各自具有测量部,所述测量部为所述无级变速带的线绳中心与夹持面的交线沿垂直于基面向上延伸形成的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一对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具有彼此面对的两个夹持面,夹持面为倾斜面,两个夹持面可相对远离或靠近,与基座上的基面形成一个梯形空间用于分别支撑所测量的无级变速带的侧面与顶面,还包括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所述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分别位于两个夹持块上部,且各自具有测量部,所述测量部为所述无级变速带的线绳中心与夹持面的交线沿垂直于基面向上延伸形成的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夹持块为一个固定夹持块和一个移动夹持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基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有滑动装置,所述移动夹持块沿滑动装置相对于固定夹持块来回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级变速带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紧装置,所述加紧装置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固定支架和一端连接于可移动夹持块的顶杆,所述顶杆另一端通过固定支架上的孔可移动的支撑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加紧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固定支架与可移动夹持块之间,所述弹簧向移动夹持块施加力使移动夹持块具有向固定夹持块方向运动的趋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宝郁振宇闫军庄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盖茨优霓塔传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