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及储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69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属于能源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废热进管、储能模组和换能模组,储能模组包括储能罐,换能模组包括换能罐,储能罐内部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层、二次换热腔和储水腔,储水腔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电热棒,储能罐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空气滤清组件、蓄电池和泵体,蓄电池供电口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热棒电连接,储能罐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二级热风进管、二级热风排管、进液管和排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储能模组和换能模组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高效实现锅炉烟气的废热回收及再利用过程,工作时,储能模组和换能模组通过多级换热结构能够将废热中的热量转换为热水能和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及储能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常见的锅炉在运转时需要用到煤炭作为燃料,然而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往往任由其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的污染,并且因为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自身具有很大的热量,直接排放会导致热能资源的白白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锅炉热量回收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虽然市场上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锅炉余热的回收设备面,但现有的设备普遍存在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通过储能模组和换能模组的设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包括废热进管、储能模组和换能模组,所述储能模组包括储能罐,所述换能模组包括换能罐,所述储能罐内部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层、二次换热腔和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电热棒,所述储能罐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空气滤清组件、蓄电池和泵体,所述蓄电池供电口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热棒电连接,所述储能罐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二级热风进管、二级热风排管、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二级热风进管和二级热风排管一端均与二次换热腔固定连通,所述空气滤清组件出风口的一端与二级热风进管固定连通,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一端均与储水腔固定连通,所述二次换热腔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阻风环a和阻风环b,所述排液管出液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送液管,所述泵体进液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回液管,所述泵体出液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固定连通;所述换能罐内部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冷却腔、温差发电层和一次换热腔,所述换能罐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级热风进管、一级热风排管、冷水进管和换热水排管,所述一级热风进管和一级热风排管一端均与一次换热腔固定连通,所述冷水进管和换热水排管一端均与冷却腔固定连通,所述换能罐周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供电端口,两所述供电端口一端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一级热风排管出风口的一端与空气滤清组件固定连通,所述废热进管进风口的一端与一级热风进管固定连通,所述二级热风排管出风口的一端与废热进管固定连通,所述换热水排管出水口的一端与回液管固定连通,所述冷却腔内部固定设置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阻液环a和阻液环b;所述换能罐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换热轴管,所述换热轴管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送液管和回液管转动连通,所述换热轴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换热叶片,所述螺旋换热叶片周侧面与换能罐相贴合,所述螺旋换热叶片内部固定开设有换热分腔,所述换热分腔内壁与换热轴管固定连通,所述换能罐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换热轴管传动连接。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主温度传感器、主液位传感器、中控面板和温度辅助传感器为现有技术的常用部件,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罐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主温度传感器和主液位传感器,所述主温度传感器和主液位传感器监测端均延伸至储水腔内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水排管出水口的一端和冷水进管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b,所述换热水排管和冷水进管分别设置于换能罐两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级热风排管和废风排管出风口的一端及废热进管进风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阀门a,所述二级热风排管出风口的一端及废热进管进风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温度辅助传感器,所述送液管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取液管,所述取液管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取液阀。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轴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一次换热腔的形状与螺旋换热叶片的形状适配,所述换热轴管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驱动电机配合的从动锥齿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温差发电层内部均布有温差发电片,所述储能模组设置于换能模组正上方,所述阻液环a和阻液环b在冷却腔内部呈两两间隔设置,所述阻风环a和阻风环b在二次换热腔内部两两间隔分布,所述阻液环a和阻液环b相对表面之间及阻风环a和阻风环b相对表面之间均设置有流缝,所述阻液环a和阻液环b周侧面均均布有换热鳍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滤清组件包括滤箱,所述滤箱前侧设置有进风口后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滤箱进风口的一端与一级热风排管固定连通,所述滤箱出风口的一端与二级热风进管固定连通,所述滤箱顶面卡接有拆板,所述拆板底面由前至后分别固定安装有滤板和金属膜滤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罐表面固定设置有中控面板,所述中控面板内置控制器,所述中控面板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显示屏和中控按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储能模组和换能模组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高效实现锅炉烟气的废热回收及再利用过程,工作时,储能模组和换能模组通过多级换热结构能够将废热中的热量转换为热水能和电能,且电能转换后,又能够辅助提高热水能内部的能量,继而达到多级和多层转换效果,通过多级和多层转换效果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对废热的回收效果及对废热的利用和转换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二级热风排管与废热进管的连通设置,可适时实现废热的多次和循环换热,继而延长本装置对废热的利用率,通过阻液环a和阻液环b的设置的可有效降低冷却液的流速,继而延长冷却液与一级换热腔的换热时间,通过换热时间的延长,继而提高本装置的能量转换效果,通过换热分腔的螺旋状结构设计,则能够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可换热表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换能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储能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废热进管;2、储能模组;3、换能模组;4、储能罐;5、换能罐;6、保温层;7、二次换热腔;8、储水腔;9、电热棒;10、空气滤清组件;11、蓄电池;12、泵体;13、二级热风进管;14、二级热风排管;15、进液管;16、排液管;17、阻风环a;18、阻风环b;19、送液管;20、回液管;21、冷却腔;22、温差发电层;23、一次换热腔;24、一级热风进管;25、一级热风排管;26、冷水进管;27、换热水排管;28、供电端口;29、阻液环a;30、阻液环b;31、换热轴管;32、螺旋换热叶片;33、换热分腔;34、驱动电机;35、主温度传感器;36、主液位传感器;37、阀门b;38、阀门a;39、温度辅助传感器;40、取液管;41、废风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包括废热进管(1)(1)(1)、储能模组(2)和换能模组(3),所述储能模组(2)包括储能罐(4),所述换能模组(3)包括换能罐(5),其特征在于:/n所述储能罐(4)内部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层(6)、二次换热腔(7)和储水腔(8),所述储水腔(8)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电热棒(9),所述储能罐(4)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空气滤清组件(10)、蓄电池(11)和泵体(12),所述蓄电池(11)供电口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热棒(9)电连接,所述储能罐(4)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二级热风进管(13)、二级热风排管(14)、进液管(15)和排液管(16),所述二级热风进管(13)和二级热风排管(14)一端均与二次换热腔(7)固定连通,所述空气滤清组件(10)出风口的一端与二级热风进管(13)固定连通,所述进液管(15)和排液管(16)一端均与储水腔(8)固定连通,所述二次换热腔(7)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阻风环a(17)和阻风环b(18),所述排液管(16)出液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送液管(19),所述泵体(12)进液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回液管(20),所述泵体(12)出液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15)固定连通;/n所述换能罐(5)内部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冷却腔(21)、温差发电层(22)和一次换热腔(23),所述换能罐(5)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级热风进管(24)、一级热风排管(25)、冷水进管(26)和换热水排管(27),所述一级热风进管(24)和一级热风排管(25)一端均与一次换热腔(23)固定连通,所述冷水进管(26)和换热水排管(27)一端均与冷却腔(21)固定连通,所述换能罐(5)周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供电端口(28),两所述供电端口(28)一端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电连接,所述一级热风排管(25)出风口的一端与空气滤清组件(10)固定连通,所述废热进管(1)进风口的一端与一级热风进管(24)固定连通,所述二级热风排管(14)出风口的一端与废热进管(1)固定连通,所述换热水排管(27)出水口的一端与回液管(20)固定连通,所述冷却腔(21)内部固定设置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阻液环a(29)和阻液环b(30);/n所述换能罐(5)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换热轴管(31),所述换热轴管(31)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送液管(19)和回液管(20)转动连通,所述换热轴管(3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换热叶片(32),所述螺旋换热叶片(32)周侧面与换能罐(5)相贴合,所述螺旋换热叶片(32)内部固定开设有换热分腔(33),所述换热分腔(33)内壁与换热轴管(31)固定连通,所述换能罐(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4),所述驱动电机(34)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换热轴管(31)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包括废热进管(1)(1)(1)、储能模组(2)和换能模组(3),所述储能模组(2)包括储能罐(4),所述换能模组(3)包括换能罐(5),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罐(4)内部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层(6)、二次换热腔(7)和储水腔(8),所述储水腔(8)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电热棒(9),所述储能罐(4)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空气滤清组件(10)、蓄电池(11)和泵体(12),所述蓄电池(11)供电口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热棒(9)电连接,所述储能罐(4)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二级热风进管(13)、二级热风排管(14)、进液管(15)和排液管(16),所述二级热风进管(13)和二级热风排管(14)一端均与二次换热腔(7)固定连通,所述空气滤清组件(10)出风口的一端与二级热风进管(13)固定连通,所述进液管(15)和排液管(16)一端均与储水腔(8)固定连通,所述二次换热腔(7)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阻风环a(17)和阻风环b(18),所述排液管(16)出液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送液管(19),所述泵体(12)进液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回液管(20),所述泵体(12)出液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15)固定连通;
所述换能罐(5)内部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冷却腔(21)、温差发电层(22)和一次换热腔(23),所述换能罐(5)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级热风进管(24)、一级热风排管(25)、冷水进管(26)和换热水排管(27),所述一级热风进管(24)和一级热风排管(25)一端均与一次换热腔(23)固定连通,所述冷水进管(26)和换热水排管(27)一端均与冷却腔(21)固定连通,所述换能罐(5)周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供电端口(28),两所述供电端口(28)一端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电连接,所述一级热风排管(25)出风口的一端与空气滤清组件(10)固定连通,所述废热进管(1)进风口的一端与一级热风进管(24)固定连通,所述二级热风排管(14)出风口的一端与废热进管(1)固定连通,所述换热水排管(27)出水口的一端与回液管(20)固定连通,所述冷却腔(21)内部固定设置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阻液环a(29)和阻液环b(30);
所述换能罐(5)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换热轴管(31),所述换热轴管(31)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送液管(19)和回液管(20)转动连通,所述换热轴管(3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换热叶片(32),所述螺旋换热叶片(32)周侧面与换能罐(5)相贴合,所述螺旋换热叶片(32)内部固定开设有换热分腔(33),所述换热分腔(33)内壁与换热轴管(31)固定连通,所述换能罐(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4),所述驱动电机(34)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换热轴管(3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4)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主温度传感器(35)和主液位传感器(36),所述主温度传感器(35)和主液位传感器(36)监测端均延伸至储水腔(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排管(27)出水口的一端和冷水进管(26)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b(37),所述换热水排管(27)和冷水进管(26)分别设置于换能罐(5)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量回收及转换功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热风排管(14)周侧面固定设置有废风排管(41),所述二级热风排管(14)和废风排管(41)出风口的一端及废热进管(1)进风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敬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罗朗智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