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感知温度并智能调节冷热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
,具体涉及一种自主感知温度并智能调节冷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半导体制冷材料为新型的材料,专用冷却或加热某一对象,利用其可热电制冷,且无其它运动部件,工作时无噪声,寿命长,可靠性高,工作部件体积小巧的优点。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可携带式加热/制冷电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保温效果差、容器容量小,加热或制冷等功能无法在同一款电器上得到统一,且加热/制冷剂采用液体,加热/制冷的品类限制颇多,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进行智能化处理等不足。结合多方面的市场反馈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不断追求便捷生活的今天,单方面的保温或局限液体饮料进行加热/制冷的电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主感知温度并智能调节冷热的装置,其通过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半导体冷热块的冷热侧以达到加热与制冷一体化的功能,目的在于克服现下市场上冷热电器的缺陷与不足,满足市场用户对智能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主感知温度并智能调节冷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托盘(2)、冷热块(3)和单片机;所述托盘(2)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的上部;所述冷热块(3)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且对应所述托盘(2)下方的位置处,其通电后上下两侧为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并且在电流方向改变后所述冷热块(3)上下两侧的制冷状态变为制热状态且制热状态变为制冷状态;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通过外部电源向所述冷热块(3)提供电能的供电线路,所述单片机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电连接所述供电线路且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线路的电流方向和电流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感知温度并智能调节冷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托盘(2)、冷热块(3)和单片机;所述托盘(2)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的上部;所述冷热块(3)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且对应所述托盘(2)下方的位置处,其通电后上下两侧为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并且在电流方向改变后所述冷热块(3)上下两侧的制冷状态变为制热状态且制热状态变为制冷状态;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通过外部电源向所述冷热块(3)提供电能的供电线路,所述单片机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电连接所述供电线路且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线路的电流方向和电流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感知温度并智能调节冷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块(3)包括第一陶瓷片(4)、第二陶瓷片(5)、若干块金属导体(6)和若干根连接条(7);所述第一陶瓷片(4)和所述第二陶瓷片(5)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金属导体(6)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金属导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陶瓷片(4)的下侧,第二部分金属导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陶瓷片(5)的上侧,并且第二部分金属导体与第一部分金属导体上下交错布置;每一根所述连接条(7)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一部分金属导体中相应的所述金属导体(6)的端部,其下端连接第二部分金属导体中相应的所述金属导体(6)的端部,并且所述连接条(7)的两端分别为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条(7)的上端和下端的半导体材料与相邻连接条的上端和下端半导体材料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感知温度并智能调节冷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温导片(8)、固定板(9)、托盘座(10)、散热隔板(11)和散热铝片(12);所述传温导片(8)和所述固定板(9)分别上下设置在所述冷热块(3)的上方,所述托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秦熠,李景文,姜建武,张维裕,莫良宏,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