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64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壳组件及空调器,机壳组件包括壳体和导向件,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开口,导向件绕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出风开口处;导向件包括导向板组,导向板组包括多个导向板,多个导向板沿第一出风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流通间隙;各个导向板的中心面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各个导向板的中心面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在预定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预定投影面与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垂直,以通过使导向件转动来实现对从流通间隙流出的气体的流出方向进行调整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的空调器采用上下出风的出风布局方式。然而,由于热空气密度较小,通过上出风排出的热风存在无法及时落地的情况,进而影响用户体验和舒适性;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存在送出的热风的风向无法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壳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壳组件,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开口;导向件,导向件绕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出风开口处;其中,导向件包括导向板组,导向板组包括多个导向板,多个导向板沿第一出风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流通间隙;各个导向板的中心面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各个导向板的中心面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在预定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预定投影面与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垂直。进一步地,导向板组为多组,多组导向板组沿预定方向依次布置,预定方向与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进一步地,导向板为平板结构;或者,导向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呈预定夹角设置,预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0度至180度;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分布方向与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机壳组件还包括:第一出风部,第一出风部具有第二出风开口,第一出风部位于壳体内;连接部,连接部位于壳体内,连接部相对第一出风部可转动地设置并与导向件连接,以带动导向件转动;连接部具有流通孔,流通孔与第二出风开口和第一出风开口均连通,以使从第一出风开口流出的气体依次经过流通孔和流通间隙后流出。进一步地,各个导向板均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各个导向板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相邻两个导向板均处于关闭状态时,该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不具有流通间隙;当相邻两个导向板中的至少一个导向板处于打开状态时,该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流通间隙;其中,各个预定轴线均与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垂直。进一步地,当第一出风开口用于吹出冷风时,多个流通间隙包括第一组流通间隙和第二组流通间隙,第一组流通间隙包括多个第一流通间隙,第二组流通间隙包括多个第二流通间隙;沿第一出风开口处气体的流出方向,第一流通间隙具有内端和外端;自第一流通间隙的内端至其外端,第一流通间隙逐渐向斜上方倾斜;第一流通间隙具有靠近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二端;自第一流通间隙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第一流通间隙逐渐向斜上方或斜下方延伸,或者第一流通间隙沿水平方向延伸;通过使第二流通间隙所对应的相邻两个导向板均关闭,以使该第二流通间隙关闭。进一步地,第一流通间隙所对应的相邻两个导向板分别为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导向板的下方或斜下方;第一导向板的中心面的外侧边位于其内侧边的斜上方;第一导向板具有靠近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二端,第一导向板的第二端位于其第一端的斜上方或斜下方,或者第一导向板的第二端高度与其第一端高度相等。进一步地,当第一出风开口用于吹出热风时,多个流通间隙包括第三组流通间隙和第四组流通间隙,第三组流通间隙包括多个第三流通间隙,第四组流通间隙包括多个第四流通间隙;沿第一出风开口处气体的流出方向,第三流通间隙具有内端和外端;自第三流通间隙的内端至其外端,第三流通间隙逐渐向斜下方倾斜;第三流通间隙具有靠近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二端,自第三流通间隙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第三流通间隙逐渐向斜上方或斜下方延伸,或者第三流通间隙沿水平方向延伸;通过使第四流通间隙所对应的相邻两个导向板均关闭,以使第四流通间隙关闭。进一步地,第三流通间隙所对应的相邻两个导向板分别为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第三导向板的至少部分位于第四导向板的上方或斜上方;第三导向板的中心面的外侧边位于其内侧边的斜下方;第三导向板具有靠近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的第二端,第三导向板的第二端位于其第一端的斜上方或斜下方,或者第三导向板的第二端高度与其第一端高度相等。进一步地,机壳组件还包括: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具有第三出风开口,第二出风部位于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避让开口,避让开口的至少部分与第三出风开口相对设置并连通,以使从第三出风开口流出的气体经过避让开口流出。进一步地,导向件还包括:固定架,多个导向板环绕固定架布置;各个导向板均为条状,各个导向板的第一端均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机壳组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机壳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开口;通过在第一出风开口处设置导向件,并使导向件绕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导向件包括导向板组,导向板组包括多个导向板,多个导向板沿第一出风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流通间隙;各个导向板的中心面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各个导向板的中心面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在预定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预定投影面与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垂直,即各个导向板的中心面与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均不平行且第一出风开口的中心线不位于任何一个导向板的中心面上;这样,可以通过使导向件转动来实现对从流通间隙流出的气体的流出方向进行调整和控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导向件转动至预定位置以使从流通间隙流出的气体能够被吹送至所需位置,也可以使导向件保持转动状态来使从流通间隙流出的气体的流出方向持续发生变化,这样有利于扩大送风范围;使用本机壳组件并使从流通间隙流出的气体为温度较高的热风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存在送出的热风的风向无法控制的问题;使用本机壳组件并使从流通间隙流出的气体为温度较低的冷风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存在送出的冷风容易下沉的问题;即使用本机壳组件可以控制从流通间隙吹出的热风和冷风的风向,以使从流通间隙吹出的热风能够及时落地,并减少从流通间隙吹出的冷风的下沉现象,进而提高具有本机壳组件的空调器的舒适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装配后的外部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空调器的导向件的A处放大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流通间隙的结构设置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第三流通间隙的结构设置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空调器;10、壳体;11、第一出风开口;12、避让开口;13、第一面板;14、第二面板;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开口(11);/n导向件(20),所述导向件(20)绕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处;/n其中,所述导向件(20)包括导向板组,所述导向板组包括多个导向板(21),所述多个导向板(21)沿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流通间隙(22);/n各个所述导向板(21)的中心面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各个所述导向板(21)的中心面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在预定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预定投影面与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线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开口(11);
导向件(20),所述导向件(20)绕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处;
其中,所述导向件(20)包括导向板组,所述导向板组包括多个导向板(21),所述多个导向板(21)沿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出的流通间隙(22);
各个所述导向板(21)的中心面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各个所述导向板(21)的中心面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在预定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预定投影面与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组为多组,多组所述导向板组沿预定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21)为平板结构;或者
所述导向板(21)包括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所述第一板体(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12)呈预定夹角设置,所述预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0度至180度;所述第一板体(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12)的分布方向与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导向板(21)均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各个所述导向板(21)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均处于关闭状态时,该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之间不具有所述流通间隙(22);当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板(21)处于打开状态时,该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间隙(22);其中,各个所述预定轴线均与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用于吹出冷风时,多个所述流通间隙(22)包括第一组流通间隙和第二组流通间隙,所述第一组流通间隙包括多个第一流通间隙(221),所述第二组流通间隙包括多个第二流通间隙;
沿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处气体的流出方向,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具有内端和外端;自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的内端至其外端,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逐渐向斜上方倾斜;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逐渐向斜上方或斜下方延伸,或者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沿水平方向延伸;
通过使所述第二流通间隙所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均关闭,以使该所述第二流通间隙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间隙(221)所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21)分别为第一导向板(201)和第二导向板(202),所述第一导向板(20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202)的下方或斜下方;
所述第一导向板(201)的中心面的外侧边位于其内侧边的斜上方;所述第一导向板(201)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开口(11)的中心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婷符龙李德清毛瑞萍寇永春钟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