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规划并建设了大量热电厂,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方法,同时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满足用电负荷和负荷峰值的增长,火电装机量仍在持续增加。而负荷尖峰化特性变得更加显著,及峰谷负荷差的不断拉大,导致大量火电机组需要参与到调峰中来。热电联产机组在发电的同时对外抽汽供热,当参与电网调峰时,以降低机组负荷的方法减少发电量,这样使得机组运行参数下降,蒸汽压力和温度参数达不到供热标准,用汽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影响社会经济效益。在此情况下,满足机组调峰的同时保证供热蒸汽参数要求的矛盾亟需解决。现有解决热电联产机组调峰供热时保证蒸汽参数的方法,有学者提出通过抽取高压缸主蒸汽,采用直接喷水节流方式减温减压至所需参数,但对于汽轮机无高压抽汽口的情况新增高压抽汽管道可行性较小,电厂改造难度大,代价高。同时直接抽取主蒸汽喷水节流的方式造成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减少,机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盐装置(1)、给水箱(2)、一级给水泵(3)、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除氧器(5)、二级给水泵(6)、蒸汽转换器(7)、蒸汽过热器(8)、过热蒸汽隔离阀(9)、机组凝汽器(10)、汽轮机高压缸(11)、汽轮机中压缸(12)、供热主管路(13)、供汽主管路隔离阀(14)、抽汽旁路隔离阀(15)和抽汽旁路(16),除盐装置(1)进口连接水源,除盐装置(1)出口连接给水箱(2)进口,给水箱(2)出口连接一级给水泵(3)进口,一级给水泵(3)出口连接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低温侧进口,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低温侧出口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盐装置(1)、给水箱(2)、一级给水泵(3)、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除氧器(5)、二级给水泵(6)、蒸汽转换器(7)、蒸汽过热器(8)、过热蒸汽隔离阀(9)、机组凝汽器(10)、汽轮机高压缸(11)、汽轮机中压缸(12)、供热主管路(13)、供汽主管路隔离阀(14)、抽汽旁路隔离阀(15)和抽汽旁路(16),除盐装置(1)进口连接水源,除盐装置(1)出口连接给水箱(2)进口,给水箱(2)出口连接一级给水泵(3)进口,一级给水泵(3)出口连接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低温侧进口,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低温侧出口连接除氧器(5)低温侧进口,除氧器(5)出口连接二级给水泵(6)进口,二级给水泵(6)出口连接蒸汽转换器(7)低温侧进口,蒸汽转换器(7)低温侧出口连接蒸汽过热器(8)进口,蒸汽过热器(8)出口连接至供热主管路(13),蒸汽过热器(8)与供热主管路(1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装有过热蒸汽隔离阀(9),汽轮机高压缸(11)与汽轮机中压缸(12)相连,连接汽轮机高压缸(11)排汽出口或汽轮机中压缸(12)抽汽出口的管路末端分为供热主管路(13)和抽汽旁路(16),并在供热主管路(13)和抽汽旁路(16)上分别设置供热主管路隔离阀(14)和抽汽旁路隔离阀(15),抽汽旁路(16)分两路分别连接蒸汽转换器(7)高温侧进口和除氧器(5)高温侧进口,蒸汽转换器(7)高温侧出口连接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高温侧进口,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高温侧出口连接机组凝汽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过热器(8)采用电加热蒸汽过热器或混合式蒸汽过热器;所述的电加热蒸汽过热器包括过热器本体(8-1)和电源加热系统;所述混合式蒸汽过热器包括混合式蒸汽过热器本体(8-2)、高压缸抽汽旁路(8-3)、高压缸抽汽隔离阀(8-4)和减压器(8-5),所述的汽轮机高压缸(11)抽汽出口连接高压缸抽汽旁路(8-3)进口,高压缸抽汽旁路(8-3)出口连接至混合式蒸汽过热器本体(8-2)高温蒸汽入口侧,高压缸抽汽旁路(8-3)上装有高压缸抽汽隔离阀(8-4)和减压器(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利用蒸汽转换器(7)高温侧出口冷凝水,对一级给水泵(3)出口的给水进行一次加热;蒸汽转换器(7)高温侧出口冷凝水在表面式给水加热器(4)中换热后进入机组凝汽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转换器(7)利用抽汽旁路(16)供应的机组抽汽对二级给水泵(6)出口的给水进行二次加热,蒸汽转换器(7)内分为两部分即蒸发段和过热段,在蒸发段内给水吸收机组抽汽的汽化潜热产生饱和蒸汽,饱和蒸汽进入过热段进一步吸热成为过热蒸汽;机组抽汽在蒸汽转换器(7)内换热后以冷凝水形式进入表面式给水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伦,张良,林俊光,俞自涛,吴凡,俞李斌,罗海华,赵申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