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场风能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41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场风能优化方法,通过校准风速仪安装误差、校核风速仪运行误差来优化风功率曲线,提高功率曲线保证值。通过分级解缆提高风力机偏航系统稳定性、减小风力机机械伤害;优化维护性工作控制策略,使风力机维护性工作安排在小风停机期间进行,保证大风发电期间风机能多发、满发;通过优化覆冰判据减小高山风电场冬季覆冰损失电量等综合措施,提高有效出力时间。通过提高中央监控能量管理平台功率限值来提高风电场能量管理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上方法增加了风电场发电量及提高了发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场风能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场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场风能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管理工作水平,提升风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建成后的风电场运维管理的重要一环。某风电场安装的55台风机机组功率曲线在低风速阶段,特别是风速为5~7m的低风速段间普遍存在实际功率曲率值低于合同担保功率曲线的情况,无法满足合同验收要求,同时降低了风电企业的风力机年利用小时数。在风力机安装阶段由于受安装工期、安装工艺条件以及安装工人对风速风向仪安装意义的认知等多种原因影响,风速风向仪可能存在一定位置偏差,在低风速区,风机运行由于没有正对风向达不到最佳叶尖速比,影响风能利用效率。在山地风场,风向变换频繁。随机抽取23台风机在2019年10月(偏航次数较少)与2020年1月(偏航次数较多)的偏航运行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其单台风机月均动作次数在2300次/月~21700次/月。因此,由于风速仪安装误差导致不能及时偏航对风或不偏航对风,对风能的捕集累积效应影响很大。同时,风机进行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场风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优化风功率曲线/nS11校准风速仪安装误差:使用精密的方向测定仪器对风向标、风速仪安装位置进行校准;/nS12校核风速仪运行误差:通过每台风力机风速与转速的大数据分析,再次针对风速仪运行误差进行校核;/nS2提高有效出力时间/nS21实现分级解缆:将解缆分为三个等级,实现小风停机期间提前解缆,大风运行期间分步解缆,极限位置强制解缆;/nS22优化维护性工作控制策略:通过对风力机控制程序及其运行工况的研判,优化风力机维护性工作控制策略,将风力机的绝缘测试、偏航加脂纳入小风停机期间由程序自动执行;/nS23优化覆冰判据:通过对风力机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场风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优化风功率曲线
S11校准风速仪安装误差:使用精密的方向测定仪器对风向标、风速仪安装位置进行校准;
S12校核风速仪运行误差:通过每台风力机风速与转速的大数据分析,再次针对风速仪运行误差进行校核;
S2提高有效出力时间
S21实现分级解缆:将解缆分为三个等级,实现小风停机期间提前解缆,大风运行期间分步解缆,极限位置强制解缆;
S22优化维护性工作控制策略:通过对风力机控制程序及其运行工况的研判,优化风力机维护性工作控制策略,将风力机的绝缘测试、偏航加脂纳入小风停机期间由程序自动执行;
S23优化覆冰判据:通过对风力机控制程序的覆冰判据进行研判、优化,调整启动时间;
S3提高风电场能量管理效率
通过对发电机输出能力、发电机绝缘寿命、配套输送能力及塔筒静、动载荷影响进行分析,提高中央监控能量管理平台功率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风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机捕获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输出表示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德邓盛奇高毅陈锐鲜光涛陈丽羽张博陈钇权罗富胤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