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35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公开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管柱结构包含安全阀、上单流阀、扶正器、螺杆泵排出口、转子、定子、潜油减速器、吸入口、潜油电缆、电机保护器、注气管道、潜油电机、支撑卡瓦、下扶正器、油管接头、上封隔器、下单流阀、气举阀、套管、油管、下封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解决了海上低产井举升效率低的同时,节约了平台空间,降低了注气量,提高了平台外输压力以及外输距离,对海上低产井的开采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海上开采的部分油田进入中后期的开采,地层产能不断降低、产量变低,一部分低产井由于没有适合的人工举升方式从而面临开采的难题。为应对解决该类低产井的开采问题,针对海上油田低产井出砂、井斜大、高气油比等特点合理设计合适的举升工艺至关重要。潜油直驱螺杆泵相比于同类型泵对气体有着很好的耐受性,而且配套的地面控制装置具有无极调速、过压、欠压、断相、过温等功能。气举技术具有井口与井下设备简单、举升深度和排量变化灵活、适用于含砂以及腐蚀性介质的油井条件等优点。因此提出一个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的复合举升工艺来应用于海上低产井的开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举升工艺应用于海上低产井开采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是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管柱结构包括安全阀、上单流阀、上扶正器、螺杆泵排出口、转子、定子、潜油减速器、吸入口、潜油电缆、电机保护器、注气管道、潜油电机、支撑卡瓦、下扶正器、油管接头、上封隔器、下单流阀、气举阀、套管、油管、下封隔器。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气管道穿过上、下扶正器以及上封隔器,并通过上封隔器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管接头用于连接安装下部气举管柱所用的安装油管。进一步地,所述的潜油减速器下方设有吸入口,使流入套管内的井液进入泵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气管道的上方设有上单流阀,防止倒流。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气管道由各个短管螺纹连接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潜油电机下部设有支撑卡瓦,下扶正器通过卡住支撑卡瓦,对潜油电机起到扶正、减小震动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部气举管柱上设有下单流阀,防止井液从油管接头流入下部油管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潜油电机上部设有电机保护器,起到对潜油电机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入口上部设有潜油减速器,对进入的井液起到一个减速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下封隔器共同作用,卡住下部油管,使其悬挂在套管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增大了注气深度,从根源上消除了杆管偏磨,提高了系统效率;2.本专利技术由于两个举升技术中间并无油管连接,并且气举维修周期长,维修潜油直驱螺杆泵时无需上提全部管柱,维修费用低;3.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潜油直驱螺杆泵配套的地面控制系统对潜油直驱螺杆泵的排量进行调节,与气举技术的排量区间易匹配;4.本专利技术是复合举升工艺,减小了气举的举升高度,降低了气举的注气压力;5.本专利技术通过潜油直驱螺杆泵对井液进行再次加压,提高了平台外输压力以及外输距离,省去了平台外输增压机的空间以及运行维护费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管柱示意图;附图标注:1.安全阀,2.上单流阀,3.上扶正器,4.螺杆泵排出口,5.转子,6.定子,7.潜油减速器,8.吸入口,9.潜油电缆,10.电机保护器,11.注气管道,12.潜油电机,13.支撑卡瓦,14.下扶正器,15.油管接头,16.上封隔器,17.下单流阀,18.气举阀,19.套管,20.油管,21.下封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管柱结构主要由从上到下依次为安全阀1、上单流阀2、上扶正器3、螺杆泵排出口4、转子5、定子6、潜油减速器7、吸入口8、潜油电缆9、电机保护器10、注气管道11、潜油电机12、支撑卡瓦13、下扶正器14、油管接头15、上封隔器16、下单流阀17、气举阀18、套管19、油管20、下封隔器21组成。其中,所述油管接头15用于连接安装下部气举管柱所用的安装油管。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潜油电机12下部设有支撑卡瓦13,通过下扶正器14卡住支撑卡瓦13,对潜油电机12起到扶正、降震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注气管道11穿过上扶正器3、下扶正器14以及上封隔器16,并通过上封隔器16固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潜油减速器7下方设有吸入口8,使流入套管19内的井液进入泵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部气举管柱上设有下单流阀17,防止井液从油管接头15流入下部油管20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封隔器16与下封隔器21共同卡住下部油管20,使其悬挂在套管19中。本专利技术的管柱安装流程为:下入通过油管接头15连接气举管柱的安装油管,同时下入的还有固定在上封隔器16中的注气管道11下部,该注气管道11下部不带上单流阀2,抵达下入位置后,上封隔器16与下封隔器21坐封卡住气举管柱,旋转安装油管断开其与气举管柱的连接,上提安装油管,之后下入带有潜油直驱螺杆泵管柱结构的油管,悬挂在气举管柱的上方且两个管柱中间无连接,最后下入带有上单流阀2的注气管道11的上部分,通过旋转与已固定在上封隔器16的下部分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注气管道11注入气体进入上封隔器16与下封隔器21的环空空间,通过气举阀18进入油管20,降低井液密度,完成气举过程,井液沿着油管20向上流动,在油管接头15处流入套管19内,在套管19内继续向上流动,流动过程中对套管19内的潜油电机12进行降温,到达吸入口8时,通过吸入口8进入潜油减速器7,然后进入到螺杆泵内,在泵内通过转子5在定子6中的转动不断加压,从螺杆泵排出口4排出,完成潜油直驱螺杆泵举升过程,最终井液沿着油管流向井口。本专利技术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主要由安全阀(1)、上单流阀(2)、上扶正器(3)、螺杆泵排出口(4)、转子(5)、定子(6)、潜油减速器(7)、吸入口(8)、潜油电缆(9)、电机保护器(10)、注气管道(11)、潜油电机(12)、支撑卡瓦(13)、下扶正器(14)、油管接头(15)、上封隔器(16)、下单流阀(17)、气举阀(18)、套管(19)、油管(20)、下封隔器(21)组成,所述注气管道(11)穿过上扶正器(3)、下扶正器(14),并通过上封隔器(16)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上低产井的潜油直驱螺杆泵加气举复合举升工艺,主要由安全阀(1)、上单流阀(2)、上扶正器(3)、螺杆泵排出口(4)、转子(5)、定子(6)、潜油减速器(7)、吸入口(8)、潜油电缆(9)、电机保护器(10)、注气管道(11)、潜油电机(12)、支撑卡瓦(13)、下扶正器(14)、油管接头(15)、上封隔器(16)、下单流阀(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郑浩然康露曾润陈杰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