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回转接头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35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一种多通道回转接头组合,包括多个浆气、浆线回转接头和减速箱;浆气、浆线回转接头均包括支撑架、下转轴、上转轴、密封垫、转轴外套、上套盖、下套盖、上连接轴、上支架和过渡接头;浆气、浆线回转接头设置在减速箱中空主轴上方;中空主轴沿减速箱横向设置;支撑架设置于浆气和浆线回转接头左右二侧;密封垫位于下转轴和中空主轴之间;下转轴的第一、第二下轴注浆孔和下轴注气孔分别与中空主轴的第一、第二主轴注浆道和主轴注气道贯通;上转轴置于下轴沉孔内,上轴送气孔与下轴注气孔贯通;过渡接头与上转轴固装;上套盖与转轴外套固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搅拌桩钻机浆、气旋转输送和传感器布线要求,满足喷浆、喷气和监测的功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回转接头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回转接头组合,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止水幕墙建造、基坑开挖围护、堤坝防渗处理及地基加固改良的水泥土搅拌桩钻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基础施工中广泛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通过专用多轴式搅拌土钻机,在钻杆钻进和提升的过程中,从钻头前端喷射出水泥浆固化剂,与松散的泥土、砂石和固化剂强制搅拌,构筑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搅拌加固地基。大量施工案例表明,桩身形成过程中其内部均质性上下差异很大,水泥土搅拌桩的上部桩身质量状况好于下部。现有技术的水泥土搅拌桩钻机一般采用钻头底部喷浆和喷气方式,随着钻进深度的不断加大,由于钻头收到土体围压较大,浆液喷射阻力大,造成周围土中水泥浆液不足,较难保证水泥浆液和土体的搅拌均匀,从而影响桩体的均质性能。为提高水泥土搅拌桩钻孔搅拌后桩身上下的均质性能、保证桩身上下质量一致性和改善成桩后墙体的垂直精度要求,需要对钻杆及钻头结构进行必要的技术改进,在钻杆及其钻头内腔设置多通道管路,保证搅拌过程中同时向周围土体喷浆和喷气,并在钻杆及其钻具下钻和上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回转接头组合,包括:多个浆气回转接头(20)、浆线回转接头(20’)和减速箱(30),其中:/n浆气回转接头(20)包括支撑架(200)、下转轴(201)、上转轴(202)、密封垫(50)、转轴外套(204)、上套盖(205)、下套盖(206)、上连接轴(207)、上支架(208)、过渡接头(209)、旋转注气接头(210)、送气管(2101)和分流块(2102);/n浆线回转接头(20’)包括支撑架(200)、下转轴(201)、上转轴(202)、密封垫(50)、转轴外套(204)、上套盖(205)、下套盖(206)、上连接轴(207)、上支架(208)、过渡接头(209)和滑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回转接头组合,包括:多个浆气回转接头(20)、浆线回转接头(20’)和减速箱(30),其中:
浆气回转接头(20)包括支撑架(200)、下转轴(201)、上转轴(202)、密封垫(50)、转轴外套(204)、上套盖(205)、下套盖(206)、上连接轴(207)、上支架(208)、过渡接头(209)、旋转注气接头(210)、送气管(2101)和分流块(2102);
浆线回转接头(20’)包括支撑架(200)、下转轴(201)、上转轴(202)、密封垫(50)、转轴外套(204)、上套盖(205)、下套盖(206)、上连接轴(207)、上支架(208)、过渡接头(209)和滑电环(211);其中:滑电环(211)包括连接该滑电环外圈的外线缆(2112)、由滑电环(211)的内圈引出的内线缆(2111)和压板(2113);其中:
支撑架(200)包括第一止动爪(2006)、第一止动爪(2007)和位于底部的撑架法兰(2008);
下转轴(201)包括第一下轴注浆孔(2011)、第二下轴注浆孔(2012)、下轴注气孔(2013)、与第一下轴注浆孔(2011)、第二下轴注浆孔(2012)分别连通的第一下轴横浆孔(20111)和第二下轴横浆孔(20121),还包括位于其上端部的下轴沉孔(2014)和位于其外壁的下轴对接盖(2015);
上转轴(202)包括位于其内的上轴送气孔(2023)和下端部的上轴轴肩(2024);
密封垫(50)包括封垫体(500)和三个具有上钢套(5011)的上凸唇圈(501);
转轴外套(204)包括位于其内壁第一注浆环槽(2041)、第二注浆环槽(2042)、多道具有供油嘴的外套环槽(2043)和外套沟槽(2044)、位于其上端的外套沉孔(2045)、与第一注浆环槽(2041)、第二注浆环槽(2042)分别连通的位于其外壁的第一注浆孔(20411)和第二注浆孔(20421),还包括位于其外壁的第一锁定孔(2046)和第二锁定孔(2047);
上套盖(205)包括第一上盖沉孔(2051)、第二上盖沉孔(2052);
下套盖(206)包括第一下盖沉孔(2061)、第二下盖沉孔(2062);
上支架(208)包括支架圈(2081)、位于支架圈一侧的固定立板(2082);
减速箱(30)包括箱体(300)、箱盖(301)、多个具有第一主轴注浆道(3021)、第二主轴注浆道(3022)、主轴注气道(3023)和主轴沉孔(3026)的中空主轴(302)以及端部套圈(30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箱(30)的中空主轴(302)沿箱体(300)横向方向直线排列设置,各个中空主轴(302)均以两端伸出减速箱(30)的方式设置,它的上端部伸出箱盖(301)后位于各个端部套圈(306)内,它的下端部伸出箱体(300)后连接外部对接法兰连接钻杆及钻具;所述中空主轴(302)的第一主轴注浆道(3021)、第二主轴注浆道(3022)、主轴注气道(3023)以其截面方向为等边三角形对称、轴向互为平行的方式设置,它们的上端面均位于中空主轴(302)的主轴沉孔(3026)处;
所述密封垫(50)的三个上凸唇圈(501)以等边三角形对称方式布置在封垫体(500)的上端面,所述上钢套(5011)设置于上凸唇圈(501)的孔内;所述密封垫(50)设置于中空主轴(302)的主轴沉孔(3026)处,它的三个上凸唇圈(501)分别进入下转轴(201)下端部的第一下轴注浆孔(2011)、第二下轴注浆孔(2012)、下轴注气孔(2013)内;
所述多个浆气回转接头(20)、浆线回转接头(20’)设置在减速箱(30)的各个中空主轴(302)上方,它们均通过其下转轴(201)穿过减速箱(30)的端部套圈(306)到达中空主轴(302)的上端部;
所述支撑架(200)分别设置于各个浆气回转接头(20)和浆线回转接头(20’)的左右二侧,该支撑架的第一止动爪(2006)、第一止动爪(2007)分别置于各个浆气回转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段国平李威展郭秀中龚秀刚黄健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基为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