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智能导航引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132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智能导航引擎系统,包括:根据手机用户的自然语言问题,定义了目标手机用户的问题应用领域的模块(1);在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中,为手机用户的可能所提问的问题建模型,该模型为手机用户的抽象搜索的提问方式:把手机用户提的问题抽象化,由此得到一些PT(Pattern  Template,模式模板)和关键字(Keyword)的模块(2);把有相同语义的PT提取一个QT(Question  Template,问题模板);QT集合涵盖该问题领域手机用户所尽可能的PT的模块(3);在每个QT中实现数据库的查询逻辑,通过对后台的数据库的查询,返回给得到手机用户的希望的答案的模块(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理解手机用户用自然语言和关键字的提出各种问题,并给出手机用户希望得到问题答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用户获取信息的引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通过自然语言、简单快速获取信息的移动智能导航引擎系统(MobileIntelligent Navigation Engine-简称M.I.N.E.)。
技术介绍
人们每天都在利用自然语言相互沟通,无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电话,或者发送email,实时通讯工具,自然语言都是人们常用的表达观点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自然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然语言是获得信息和请求服务的最直接,简单的方式。例如,用户如果希望了解明天下午从北京到上海的“中国航空公司”航班的信息。他就会如此说“中国航空明天有哪些班次从上海到北京?”就这样简单的要求,用户不得不在一个web或者wap系统上进行如下繁琐的多级采单选择请选择一项1.检索航班信息2.检索火车信息3.检索长途巴士信息→1请输入你的出发城市{北京}请输入你的目的城市{上海}→提交请求请选择航空公司1.任何公司 2.中国航空3.EVA航空4.日本航空5.美国航空请输入出发的日期和时间出发日期[2005-1-15]出发时间[2:00PM]→提交请求再譬如说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只字片语表达一种意思,而想得到满意的回答;又如想得到专家数据库的帮助等等。如何开发出一种能听懂自然语言,并且能合乎日常生活的回答反应的引擎系统是摆在科技技术人员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导航引擎系统,够理解用户用自然语言和关键字的提出各种问题,并给出用户希望得到问题答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用户的问题,定义了目标用户的问题应用领域的模块;在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中,为用户的可能所提问的问题建模型,所述的模型为用户的抽象搜索的提问方式把用户提的问题抽象化,由此得到一些PT(Pattern Template,模式模板)和关键字(Keyword)的模块;把有相同语义的PT提取一个QT(Question Template,问题模板);所述的QT集合涵盖该问题领域用户所尽可能的PT的模块;在每个QT中实现数据库的查询逻辑,通过对后台的数据库的查询,返回给得到用户的希望的答案的模块; 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通过Trigger(触发语)和Conversation(后续问题)的技术,保留了用户提问的上下文语境,记忆住用户的前面的提问,对随后的问题可以综合分析解答的模块;语言替代(Substitution)一个词的多重描述替代成一个描述的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将资讯信息,手机图片铃声等内容直接的传输到用户的手机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需求,并且在手机上直接获得服务的信息,而不是通过繁琐教条的wap采单或者复杂的手机短信指令;将本专利技术集成到相应的产品服务中,手机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SP)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参与能力,获得更高层次的客户满意度,自然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更高的竞争力和产品盈利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图2可见根据用户的问题,定义了目标用户的问题应用领域,比如可以分成公交应用领域、娱乐应用领域、手机图铃应用搜索领域等等;在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中,为用户的可能所提问的问题建模型,所述的模型为用户的抽象搜索的提问方式把用户提的问题抽象化,由此得到一些PT(Pattern Template,模式模板);这些PT是用户问题的的抽象化表述,比如交通领域,可以由用户的提问“T271火车从北京到上海何时出发”可以得到如下抽象化的PT“PT*出发的*何时到*”、“PT*从*出发的*何时到*”(其中*代表用户的所输入的关键字)等等; 不同的PT却对应不同的用户提问方式,但是有些PT却表达了相同的语义,因此把有相同语义的PT提取一个QT(Question Template,问题模板);例如PT“PT*出发的*何时到*”、“PT*从*出发的*何时到*”都表达了用户希望知道火车何时从*到*的提问方式,因此把有相同语义的PT提取一个QT“QT火车何时到达问题”,所述的QT集合涵盖该问题领域用户所尽可能的PT;以交通用户提问为例,用户的提问可以抽象成为如下多个QTQT被分成“QT火车出发问题”、“QT火车途经问题”、“QT火车路线如何问题”、“QT火车何时到达问题”等一些问题的抽象描述;在每个QT中实现数据库的查询逻辑,通过对后台的数据库的查询,返回给得到用户的希望的答案;因此通过QT和PT的技术,对用户的提问进行模式匹配,就可以对用户的问题语义进行解析和理解,得到语义和关键字后,通过计算机程序算法,查询得到用户满意的答案;除此之外,通过Trigger(触发语)和Conversation(后续问题)的技术,保留了用户提问的上下文语境,记忆住用户的前面的提问,对随后的问题可以综合分析解答;比如用户提问“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有哪些?”、“那几点到达上海呢?”本专利技术可以智能回答用户的上下文问题;语言替代(Substitution)一个词的多重描述可以在本专利技术里面替代成一个描述,这样使语言解析描述更加准确和方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模式匹配理解用户的问题和解析自然语言,独创了问题模板(QT,Question Template)、模式模版(PT,Pattern Template)的模式匹配技术,在专项问题领域中对用户问题的逐层抽象化,从而解析出问题的语义和关键字,作为智能数据库查询的逻辑和查询条件,得到用户所需的答案。QT和PT通过AIML(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rk-up Language)语言实现了问题的解析和回答。AIML是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扩展。AIML描述称为AIML的数据对象的类和描述部分,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这些AIML类对象,以便得到答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应用问题领域(Domain Application),为该领域用户问题建模;根据用户的问题,总结出该问题领域的PT(Pattern Template)和关键字(Keyword);根据上面的PT抽象总结出该问题领域的QT(Question Template);为该问题领域定义替代字(Substitution)和上下文语境(Conversation);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QT的查询数据库的算法逻辑。本专利技术将手机的多种接入形式融为一体。通过对短信自然语言的解析,与WAP、MMS、IVR等多种输出接口相结合;通过短信搜索其他业务的功能得以实现提供多种输入形式和多种输出形式完善的用户管理体系,可用于分布式应用系统。定义与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包括了关系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接口。本专利技术为合作方提供良好的接口,在输出过程中结合合作方的应用定义接口,可以返回查询的数据结果,可以是自然语言,也可以相关数据。因此任何按照系统提供的接口,包括实现基于java应用的interface。基于特定格式的xml数据规范的数据。都可以被MINE系统识别在实际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随着用户数量的逐渐增加,并发访问量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智能导航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手机用户的自然语言问题,定义了目标手机用户的问题应用领域的模块(1);    在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中,为手机用户的可能所提问的问题建模型,所述的模型为手机用户的抽象搜索的提问方式:把手机用户提的问题抽象化,由此得到一些PT(Pattern  Template,模式模板)和关键字(Keyword)的模块(2);    把有相同语义的PT提取一个QT(Question  Template,问题模板);所述的QT集合涵盖该问题领域手机用户所尽可能的PT的模块(3);    在每个QT中实现数据库的查询逻辑,通过对后台的数据库的查询,返回给得到手机用户的希望的答案的模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智能导航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手机用户的自然语言问题,定义了目标手机用户的问题应用领域的模块(1);在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中,为手机用户的可能所提问的问题建模型,所述的模型为手机用户的抽象搜索的提问方式把手机用户提的问题抽象化,由此得到一些PT(Pattern Template,模式模板)和关键字(Keyword)的模块(2);把有相同语义的PT提取一个QT(Question Template,问题模板);所述的QT集合涵盖该问题领域手机用户所尽可能的PT的模块(3);在每个QT中实现数据库的查询逻辑,通过对后台的数据库的查询,返回给得到手机用户的希望的答案的模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智能导航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还包括通过Trigger(触发语)和Conversation(后续问题)的技术,保留了手机用户提问的上下文语境,记忆住手机用户的前面的提问,对随后的问题可以综合分析解答的模块;语言替代(Substitut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维
申请(专利权)人:结信网络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