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324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包括基础端模及一次、二次加厚活动块,基础端模的形状与梁中标准截面契合,包括基础连接板和与混凝土面接触的面板,基础连接板上设置前后两排平行、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的连接孔,在一次加厚活动块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一排连接孔,第二连接板上也设置间距为L的前后两排连接孔,二次加厚活动块的第三连接板上设置一排连接孔。一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基础连接板的内侧实现一次加厚段的预制,二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内侧实现二次加厚段的预制;预制加厚过渡段时,将相应的加厚活动块往混凝土侧滑动距离L后固定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节段梁预制的模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短线匹配节段梁预制施工中,同一桥梁的不同节段均通过同一套模板来实现预制,当节段形状变化时,通过局部模板的变换来实现。而固定端模作为测量基准,安装位置永远固定不动。在整个桥梁中,桥梁腹板的外侧的形状一般保持不变,在桥梁的两端,通过内腔的缩小实现梁体腹板的加厚,从梁中到梁端,通常情况下腹板需要加厚两次。在一座桥梁的节段预制过程中,固定端模需要进行多次的拆换以适应变化的梁体截面。目前节段梁施工普遍使用的现有端模活动块模板,通常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活动块结构笨重复杂,现场安装不方便。2、因活动块宽度窄,操作空间小,两侧连接螺栓安装费时费力。3、活动块安装角度难以控制,尤其是活动块与固定端模错开的节段,活动块工作时受力会前后滑动,现场需要临时加塞垫板或焊接固定,现场工作量大,可靠性差。4、活动端模活动块与固定端模不通用,模板造价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梁体截面变化时的高效拆换,且能保证梁体成型效果好、加工成本低的节段梁预制端模。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包括基础端模、一次加厚活动块和二次加厚活动块,基础端模的形状与梁中标准截面契合,包括基础连接板和与混凝土面接触的面板,一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基础端模的内侧,实现一次加厚段的预制,二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内侧,实现二次加厚段的预制;所述基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基础连接板上设置有前后两排平行的连接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包括第一加厚面板和垂直连接于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一排连接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前后两排平行的连接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当一次加厚活动块的一次加厚面板与基础端模的面板平齐时,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基础连接板上远离混凝土面的后排连接孔对应;所述二次加厚活动块包括第二加厚面板和垂直连接于其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一排连接孔;当二次加厚活动块的二次加厚面板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一次加厚面板平齐时,第三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板上的后排连接孔对应。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伸出于所述基础连接板外,使面板与基础连接板之间形成台阶面,台阶面处设置有防止混凝土漏浆的密封条。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宽度和第一连接板的宽度,第四连接板的宽度小于第三连接板的宽度。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在环向的设置位置错开。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的一次加厚面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二次加厚活动块的二次加厚面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均为无缝直角拼接。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和二次加厚活动块均根据梁体断面形状分为上倒角段、腹板段和下倒角段。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其上连接孔的后侧设置有螺栓、螺母作为支撑组件,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上对应螺母位置处开设有圆孔,螺栓从螺母中拧过第一连接板后支撑于所述基础连接板上。本技术在基础端模的基础连接板上设置前后两排平行的连接孔,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在一次加厚活动块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一排连接孔,第二连接板上也设置间距为L的前后两排连接孔,二次加厚活动块的第三连接板上设置一排连接孔。基础连接板上的前后两排连接孔分别用于预制一次加厚过渡段和一次加厚段时,一次加厚块与基础端模的连接定位。同理,一次加厚活动块上的前后两排连接孔分别用于预制二次加厚过渡段和二次加厚段时,二次加厚活动块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连接定位。加厚段预制完成后预制加厚过渡段时,只需将相应的加厚活动块往混凝土侧滑动距离L后固定即可,一次加厚活动块的第一连接板和二次加厚活动块的第三连接板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成型梁体。所以本技术具有结构明确、操作方便、成型效果好的优势,特别适用于短线匹配节段梁内腔截面变化梁段的施工。用作固定端模上时,完全不需调整原有基础端模即可实现梁体腹板加厚时端模的切换,施工效率高。同时也可用作活动端模,可大幅降低施工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对应梁体腹板二次加厚节段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标准梁段端模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的断面示意图。图4为梁体腹板一次加厚过渡段的端模装配示意图。图5为梁体腹板一次加厚节段的端模装配示意图。图6为梁体腹板二次加厚过渡段的端模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1中A-A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包括基础端模1、一次加厚活动块2和二次加厚活动块3。一次加厚活动块2和二次加厚活动块3均根据梁体断面形状分为上倒角段SJD、腹板段FBD和下倒角段XJD,使模板结构轻便,更利于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基础端模1的形状与梁中标准截面契合,其腹板段包括面板11和基础连接板12,基础连接板12垂直连接于面板11外表面的宽度方向内侧,且面板内侧侧缘伸出于基础连接板外,使两者之间形成台阶面,面板与混凝土面接触,台阶面处设置密封条13,基础连接板12用于连接一次加厚活动块2,用于防止混凝土漏浆。基础连接板12上平行设置有前后两排连接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如图1和图5所示,一次加厚活动块2的腹板段包括一次加厚面板21、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一次加厚面板21与第一连接板22之间为无缝直角拼接。第一连接板22上有一排连接孔,且该排连接孔与一次加厚面板之间的距离与基础连接板12上后排连接孔与面板11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二连接板23上平行设置有间距为L的前后两排连接孔。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上的连接孔在环向的设置位置错开。预制一次加厚段时,一次加厚活动块2连接于基础端模1的内侧,且一次加厚活动块2腹板段的一次加厚面板21与基础端模1腹板段的面板11平齐,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基础连接板12上远离混凝土面的后排连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如图4所示,预制一次加厚过渡段时,将一次加厚活动块2腹板段往混凝土侧滑动距离L,第一连接板22上的连接孔与基础连接板12上靠近混凝土面的前排连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板22的前端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成型梁体。如图1和图7所示,二次加厚活动块3的腹板段包括二次加厚面板31、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二次加厚面板二31与第三连接板32之间为无缝直角拼接。第三连接板32上有一排连接孔,且该排连接孔与二次加厚面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包括基础端模、一次加厚活动块和二次加厚活动块,基础端模的形状与梁中标准截面契合,包括基础连接板和与混凝土面接触的面板,一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基础端模的内侧,实现一次加厚段的预制,二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内侧,实现二次加厚段的预制;其特征在于:/n所述基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基础连接板上设置有前后两排平行的连接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n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包括第一加厚面板和垂直连接于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一排连接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前后两排平行的连接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n当一次加厚活动块的一次加厚面板与基础端模的面板平齐时,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基础连接板上远离混凝土面的后排连接孔对应;/n所述二次加厚活动块包括第二加厚面板和垂直连接于其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一排连接孔;/n当二次加厚活动块的二次加厚面板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一次加厚面板平齐时,第三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板上的后排连接孔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端模,包括基础端模、一次加厚活动块和二次加厚活动块,基础端模的形状与梁中标准截面契合,包括基础连接板和与混凝土面接触的面板,一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基础端模的内侧,实现一次加厚段的预制,二次加厚活动块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内侧,实现二次加厚段的预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基础连接板上设置有前后两排平行的连接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
所述一次加厚活动块包括第一加厚面板和垂直连接于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一排连接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前后两排平行的连接孔,两排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腹板过渡台阶长度L;
当一次加厚活动块的一次加厚面板与基础端模的面板平齐时,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基础连接板上远离混凝土面的后排连接孔对应;
所述二次加厚活动块包括第二加厚面板和垂直连接于其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一排连接孔;
当二次加厚活动块的二次加厚面板与一次加厚活动块的一次加厚面板平齐时,第三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板上的后排连接孔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世锋石峰蒋平文辜天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