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及升井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24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及升井施工方法,其中,雨水井升井装置包括用于预留雨水井升井层空间的预制件;临时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升井层位置的定位件以及与定位件匹配相连的固定件,固定件固定于预制件上;吊装结构,用于升降预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临时固定结构将预制件固定于道路结构层中预留井室升井层空间,供后续进行雨水井升井砌筑施工,不影响道路施工结构层的摊铺和压实作业,可以消除因传统施工反刨法中因雨水井的存在而对道路压实度的影响。进一步的,隔离薄膜起到物理隔离了预制件和结构层,方便吊装结构通过升降预制件,施工方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及升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及升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行车道路上的雨水井与路面顺接不平顺,井盖安装高低不平、井周路基塌陷而损坏道路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严重的行车安全隐患,也不利于道路发挥功能性使用。究其根本,其原因在于施工工艺。一般城市公共管线的雨水井在施工时往往是先铺设管线后砌筑雨水井,然后回填管沟后再进行道路施工。公共管线雨水井多为砖混结构,由于雨水井的存在,在道路施工中,道路碾压设备很难将雨水井周的基础层压实或压实度不够。在道路的结构层施工中同样也很难将雨水井周围压实,形成雨水井周边的结构层的压实度低于正常的压实度。因雨水井周围的基础层和结构层的压实度低,会造成雨水井周边的沉降大于道路的正常沉降,导致雨水井与地面道路的高差变大。从而加速了雨水井及周边道路的损坏,给行人和非机动车带来不便。目前在道路施工时,由于道路一般分为灰土层、二灰碎、水稳层及沥青层等几部分,且采用分层摊铺,所以要求雨水井的井颈采用反开挖方法,即第一步砌筑至灰土层标高后,井口盖上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雨水井包括砌筑于道路结构层下方的灰土层中的首层井室和在所述道路结构层中根据各层的高度由下往上逐层或逐多层砌筑的多层井室,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预留雨水井升井层空间的预制件;/n临时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升井层位置的定位件以及与所述定位件匹配相连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预制件上;/n吊装结构,用于升降所述预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雨水井包括砌筑于道路结构层下方的灰土层中的首层井室和在所述道路结构层中根据各层的高度由下往上逐层或逐多层砌筑的多层井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预留雨水井升井层空间的预制件;
临时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升井层位置的定位件以及与所述定位件匹配相连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预制件上;
吊装结构,用于升降所述预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为圆柱套筒,所述圆柱套筒的一侧封口,另一侧敞口,所述圆柱套筒的敞口直径大于所述井室的井口直径,所述圆柱套筒的高度与所述道路结构层每层的设计高程或者多层的设计高程之和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隔断所述预制件外壁与所述道路结构层接触的隔离薄膜,所述隔离薄膜缠绕于所述预制件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套筒的封口一侧设有起吊孔,所述吊装结构架设于所述预制件的正上方,包括三脚架和勾接于所述三脚架的手拉葫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三组定位件和固定件,其中,定位件为限位钉,固定件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开口竖直向下并等间隔固接于所述圆柱套筒内壁,所述限位钉一一对应插设于所述限位环中并嵌设于所述圆柱套筒下方的所述道路结构层或所述灰土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下雨水井升井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帅安思远王智勇王世元贾亚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