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24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采用软管进行坑距调节,无法兼顾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马桶主体、设置在马桶主体内的马座及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的一端连接马座底部,排污管道的另一端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密封连接;排污管道包括固定弯管和替换弯管,固定弯管与马座底部一体化设置;替换弯管用于连接固定弯管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固定弯管与替换弯管通过快接法兰固定连接,固定弯管与替换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马桶主体底部开设有供不同坑距的地排管安装的第一安装槽,马桶主体后方开设有供不同墙排管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本方案在马桶主体不变的情况下更换替换弯管满足不同国家的坑距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马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各国家的坐便器安装坑距有不同的标准,国内房屋建筑普遍采用30cm与40cm两种坐便器安装位置。为此,坐便器厂家需要配套生产多种不同的坐便器以满足市面需要,需要配置多条生产线,生产成本大。为此,也有使用软管对马桶进行可调坑距的设计,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智能接水排水可调式坐便器”,其公告号CN206693350U,包括坐便器排污管以及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进口管套与坐便器排污管的排污管口密封连接,连接软管的出口管套与地排管/墙排管密封连接。但是采用软管进行坑距可调存在以下缺陷:1.管路曲线无法保证,即变形量较大,冲水的水路一致性较差;2.软管管路部分容易折弯,弯折的地方也容易积污;3.软管的管路内腔光洁度也不容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采用软管进行坑距调节,无法兼顾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通过更换排污管道不同型号的部分塑料管,来适配不同坑距,且保证管路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包括马桶主体、设置在马桶主体内的马座及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的一端连接马座底部,排污管道的另一端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密封连接;所述的排污管道包括固定弯管和替换弯管,所述固定弯管与马座底部一体化设置;所述替换弯管用于连接固定弯管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固定弯管与替换弯管通过快接法兰固定连接,固定弯管与替换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马桶主体底部开设有供不同坑距的地排管安装的第一安装槽,马桶主体后方开设有供不同墙排管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本方案通过将原本一体的排污管道进行分割,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替换弯管来适配不同的坑距,第一安装槽为一个椭圆槽,能够在不同坑距的安装位置都能够使得地排管处于安装槽内,与排污管道密封连接;第二安装槽用于使排污管道与墙排管连接,能够适应墙直排和墙斜排。本方案的设计能够在马桶主体不变的情况下更换替换弯管满足不同国家的坑距使用需求;且能够在使用时保证管道的可靠性,不发生大的形变,水路一致性强;不易积污。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弯管的出口端位于排污管道的最高处,固定弯管的出口端竖直设置。固定弯管与替换弯管的连接端出位于排污管道的最高处,便于后期连接直角墙排和45°斜墙排。作为优选,所述的替换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弯管连接段、缓冲段和排污连接段;弯管连接段与固定弯管连接,排污连接段与地排管或墙排管连接;所述的缓冲段为带有弧度的曲管。对于不同的坑距缓冲段的弧度不同,弯管连接段和排污连接段都能适配缓冲段,与缓冲段顺畅的连接,即不同缓冲段与弯管连接管和排污连接段的连接角度相同,仅中间弧线弯折的角度不同。设置这个弧度能够让冲水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柔和的过渡,不容易产生过大的噪音;这个曲度也为后期的污水逆流设置了障碍,使得污水不容易回流。作为优选,所述的替换弯管的弯管连接段、缓冲段和排污连接段之间通过拼接组件连接;所述的拼接组件包括套筒、密封垫和连接法兰,套筒表面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安装孔;在弯管连接段与缓冲段之间,套筒与弯管连接段粘接或热塑连接,缓冲段套设在套筒内,连接法兰在缓冲段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套筒连接;密封垫设置在连接法兰与套筒之间;在排污连接段与缓冲段之间,套筒与排污连接段粘接或热塑连接,缓冲段套设在套筒内,连接法兰在缓冲段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套筒连接;密封垫设置在连接法兰与套筒之间。弯管连接段、缓冲段和排污连接段之间通过拼接组件连接,连接简单方便,且可靠性强,能够仅通更换中间的缓冲段来适配不同的安装坑距,更换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的马桶主体包括前后固定连接的陶瓷底座和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表面连接有第一拆装侧板和第二拆装侧板,第一安装槽设置陶瓷底座的底面,第二安装槽设置在第一拆装侧板和第二拆装侧板之间;金属支架中设置有智能马桶的水箱和控制电路盒。设置金属支架和拆装板,将水箱和控制电路盒放到金属支架中,使得水箱和控制电路的安装位置合理,外部更加美观,且便于水路和电路的维修。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拆装侧板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二拆装侧板上设置有进电口,水箱设置在靠近进水口侧,水箱通过进水口连接外部水路;控制电路盒设置在进电口侧,控制电路盒通过进电口连接外部电路;水箱与控制电路和之间留有供排污管道通过的管道空间。管道空间将金属支架内部切割为连个独立的空间,一个空间安装水箱,一个空间安装控制电路盒,使得水路与电路分离,干湿分离,进一步保证智能马桶使用时的安全。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支架水平宽度方向设置有供水箱和控制电路盒滑动的滑轨,水箱和控制电路盒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适配的滑轨的滑块。通过滑轨的设计能够使得金属支架中的水箱和控制电路盒位置进行微调,适配实际安装时墙直排和墙斜排的角度误差,通用性强。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污管道为塑料管。保证排污管道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马桶主体不变的情况下更换替换弯管满足不同国家的坑距使用需求,通用性强。2.更换的替换弯管能够在使用时保证管道的可靠性,在冲水使用时不发生大的形变,水路一致性强;不易积污。3.缓冲段的弧度设计,能够让冲水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柔和的过渡,不容易产生过大的噪音;这个曲度也为后期的污水逆流设置了障碍,使得污水不容易回流。4.固定弯管与替换弯管的连接端出位于排污管道的最高处,便于后期连接直角墙排和45°斜墙排。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马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马桶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拼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马座,2.排污管道,3.固定弯管,4.替换弯管,41.弯管连接段,42.缓冲段,43.排污连接段,5.第一安装槽,6.第二安装槽,7.套筒,8.密封垫,9.连接法兰,10.陶瓷底座,11.金属支架,12.第一拆装板,13.第二拆装板,14.进水口,15.进电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如图1-2所示,包括马桶主体、设置在马桶主体内的马座1及排污管道2。排污管道2的一端连接马座1底部,排污管道2的另一端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密封连接。马桶主体包括前后固定连接的陶瓷底座10和金属支架11,金属支架11表面连接有第一拆装侧板12和第二拆装侧板13,第一拆装板12和第二拆装板13分别设置在金属支架11的两侧。陶瓷底座10和金属支架11能够通过卡接连接,也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陶瓷底座10和金属支架11通过螺钉固定。马桶主体底部开设有供不同坑距的地排管安装的第一安装槽5,马桶主体后方开设有供不同墙排管安装的第二安装槽6。在本实施中,第一安装槽5设置陶瓷底座10的底面,第二安装槽6设置在第一拆装侧板12和第二拆装侧板13之间。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设置在马桶主体内的马座(1)及排污管道(2),排污管道(2)的一端连接马座(1)底部,排污管道(2)的另一端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管道(2)包括固定弯管(3)和替换弯管(4),所述固定弯管(3)与马座(1)底部一体化设置;所述替换弯管(4)用于连接固定弯管(3)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固定弯管(3)与替换弯管(4)通过快接法兰固定连接,固定弯管(3)与替换弯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马桶主体底部开设有供不同坑距的地排管安装的第一安装槽(5),马桶主体后方开设有供不同墙排管安装的第二安装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设置在马桶主体内的马座(1)及排污管道(2),排污管道(2)的一端连接马座(1)底部,排污管道(2)的另一端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管道(2)包括固定弯管(3)和替换弯管(4),所述固定弯管(3)与马座(1)底部一体化设置;所述替换弯管(4)用于连接固定弯管(3)与地排管或墙排管;固定弯管(3)与替换弯管(4)通过快接法兰固定连接,固定弯管(3)与替换弯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马桶主体底部开设有供不同坑距的地排管安装的第一安装槽(5),马桶主体后方开设有供不同墙排管安装的第二安装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弯管(3)的出口端位于排污管道(2)的最高处,固定弯管(3)的出口端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替换弯管(4)包括依次连接的弯管连接段(41)、缓冲段(42)和排污连接段(43);弯管连接段(41)与固定弯管(3)连接,排污连接段(43)与地排管或墙排管连接;所述的缓冲段(42)为带有弧度的曲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坑距安装的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替换弯管(4)的弯管连接段(41)、缓冲段(42)和排污连接段(43)之间通过拼接组件连接;所述的拼接组件包括套筒(7)、密封垫(8)和连接法兰(9),套筒(7)表面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安装孔;在弯管连接段与缓冲段(42)之间,套筒(7)与弯管连接段(41)粘接或热塑连接,缓冲段(42)套设在套筒(7)内,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涂涂智能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