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特殊不良地质地基加固和挡护工程的
,特别涉及一种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铁路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而我国作为国土和人口大国,区域发展和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需要采取有效的交通方式,拉近距离,以便达到资源最大最优的配置。铁路具有安全、经济和实效性强等优点;铁路无论对长大笨重的大宗货物还是时效性高的生鲜货物,都有着无可比拟的运输优越性。因此我国长期持续加大对铁路的相关投入,加大了对既有铁路技术改造力度;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路网质量。形成了以既有干线改造扩能为重点。采用增建二线和电气化改造的建设方式,扩大既有主干线的运输能力。当前我国处在伟大变革的关键历史时期,铁路的高度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铁路运能需求的持续性攀升,对既有长大干线的铁路改造的进程越来越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对场地进行土地平整;/nB.开挖土方至设计基底标高;/nC.施工锚固桩,沿支护方向双排设置所述锚固桩;/nD.开挖桩间土体,施工垫层;/nE.施工桩顶上部扶壁式挡土墙;/nF.施工挡土墙墙背泡沫轻质土填料和顶部填料;/nG.施工挡土墙墙顶的坡面防护工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场地进行土地平整;
B.开挖土方至设计基底标高;
C.施工锚固桩,沿支护方向双排设置所述锚固桩;
D.开挖桩间土体,施工垫层;
E.施工桩顶上部扶壁式挡土墙;
F.施工挡土墙墙背泡沫轻质土填料和顶部填料;
G.施工挡土墙墙顶的坡面防护工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施工流程为:
1)支护施工前,测量并记录下这部分地面的标高和尺寸;
2)清除工程区内树木、树桩树根、垃圾、废碴以及残余设施其它有损工程机械施工的有碍物;
3)清除完毕后对人工造成的坑穴填平压实,并对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为止;清表时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并将原地面积水排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开挖前,首先测量放线,依据设计挖深及浅基坑开挖边坡率推算测出开挖边界,完成基坑周边临时排水沟的修建;开挖过程中经常放线检查宽度、坡度,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超欠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施工流程为:
锚固桩施工顺序为测放桩位、施工加固桩锁口、开挖一节桩孔、绑扎护壁钢筋、支模、浇注护壁砼、开挖下一节桩孔、重复上面四道工序直到设计标高、封底、绑扎桩身钢筋、浇灌桩身砼;
1)测定桩位,做好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安装井架,井架采用万传杆件拼制龙门架,每个井口安设二台卷扬机作为提升牵引设备;备好各工序所需的机具器材和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施,并设置观测滑坡变形、位移的观测点;
2)桩孔开挖按设计做好锁口,根据桩身井口段土质情况将井口挖至1~2m深时,立模灌筑锁口,锁口高出地面0.2m;在穿越人工弃渣地段临时横撑加强支护,并将护壁厚增加0.2m;在一般土质和松散的弃地层采用人工挖方;在岩石地段以风镐开挖为主,局部配合风枪;施工过程中,在立模灌注每节钢筋混凝土前,清除岩壁上的浮土和松动石块,使护壁混凝土紧贴围岩,每节开挖在上节护壁终凝后进行;桩井采取边开挖边支护的方法,每节挖深1~2m后,沿井壁主模灌注一节钢筋混凝土护壁穿越松散人工弃土层时,分界开挖深度调整至0.5m;桩井挖至一定深度后,在井口设一台5.5~11kw轴式通风机,以直径600mm的胶管向井下送风;井内排水,采用离心泵抽水;
3)制作钢筋笼和下放钢筋笼;
施工前,清除孔内及护壁上的杂物;按设计尺寸绑扎钢筋笼,筋笼制作完成后,筋骨架用长臂吊车配合井架放至孔内;筋笼竖直、稳步放入桩孔内,避免碰撞孔壁,钢筋骨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与桩身同等级混凝土旋转垫块支撑保证,设置密度为每隔2.0米一道,每道沿圆周均布4~6个;于施工时每根桩四角预埋φ40mm金属管用于无损检测,桩身内通长布置,并伸出桩顶10cm;按设计要求预留桩顶钢筋设置长度,双排锚固桩同上部挡土墙搭接满足要求;
4)灌注桩身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时使用溜槽和串筒将混凝土送至井下,灌注桩身混凝土连续进行,中途不得停顿;每一捣固层厚不超过30cm,当滑体有滑动迹象或需加快施工进度时,采用早强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高度高出设计桩顶高程0.5~1.0米,并加强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采用机具截除桩头,距桩顶面20厘米范围内的桩头采用人工凿除,截除后桩顶高程允许偏差控制在0~-30毫米之内;成桩后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厘米,倾斜度不得大于1%,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5)灌注桩施工完成28天后,进行桩身混凝土无损检测;待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施工流程为:
施工顺序为基底清理、基底整平碾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1)基底清理、整平碾压:按照基础高程数据设固定的样板挂线,在地基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有防水和排水措施,人工夯实原装土,且土体的压实度不小于92%;
2)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图纸对垫层外边缘进行放样,按设计标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欧成章,马文军,范建国,李际胜,牛凤鸣,张旭,于东彬,王飞,张翔,徐文龙,聂廷立,邱磊,石晓旺,马欢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