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建造施工预应力型钢支护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建造施工预应力型钢支护桩。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其方法包括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高压旋喷桩、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和型钢钢板桩等;其中型钢钢板桩是一种边缘带有联动装置,且这种联动装置可以自由组合以便形成一种连续紧密的挡土或者挡水墙的钢结构体,钢板桩是带有锁口的一种型钢,有各种大小尺寸及联锁形式。常见的有拉尔森式,拉克万纳式等。其优点为:强度高,容易打入坚硬土层;可在深水中施工,必要时加斜支撑成为一个围笼。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组成各种外形的围堰,并可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它的用途广泛;在使用钢板桩进行施工前通常需要先对所需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确保施工位置精度,在安装施工定位装和安装架,从而对施工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后续钢板桩打歪,然后再将钢板桩插打入定位架内侧,之后在钢板桩内侧进行挖掘作业或排水作业,最后再在钢板桩内侧之间安装型钢类钢材所制的支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建造施工预应力型钢支护桩,包括钢板桩(1)、支撑横柱(2)、支撑纵柱(3)、外支撑单元(4)、拐角支撑单元(5)和中部支撑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桩(1)为匚形结构,且钢板桩(1)的两侧均为J形设置,钢板桩(1)之间为正反交错分布置且通过J形结构相连接,且钢板桩(1)之间为矩形分布,钢板桩(1)前后两侧之间对称设置有支撑横柱(2),且钢板桩(1)左右两侧之间对称设置有支撑纵柱(3),支撑纵柱(3)与支撑横柱(2)均通过外支撑单元(4)与钢板桩(1)相连接,支撑纵柱(3)与支撑横柱(2)之间通过拐角支撑单元(5)相连接,支撑横柱(2)之间通过中部支撑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建造施工预应力型钢支护桩,包括钢板桩(1)、支撑横柱(2)、支撑纵柱(3)、外支撑单元(4)、拐角支撑单元(5)和中部支撑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桩(1)为匚形结构,且钢板桩(1)的两侧均为J形设置,钢板桩(1)之间为正反交错分布置且通过J形结构相连接,且钢板桩(1)之间为矩形分布,钢板桩(1)前后两侧之间对称设置有支撑横柱(2),且钢板桩(1)左右两侧之间对称设置有支撑纵柱(3),支撑纵柱(3)与支撑横柱(2)均通过外支撑单元(4)与钢板桩(1)相连接,支撑纵柱(3)与支撑横柱(2)之间通过拐角支撑单元(5)相连接,支撑横柱(2)之间通过中部支撑单元(6)相连接;
所述的外支撑单元(4)包括固定块(41)、滑动内块(42)、滑动外块(43)、挤压插板(44)和挤压顶板(45),支撑横柱(2)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块(41),且支撑横柱(2)外侧面上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固定块(41)内侧,以及除其左右两侧的固定块(41)外的固定块(4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滑动内块(42),且滑动内块(42)均位于反向设置有钢板桩(1)左右两侧,固定块(41)外端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滑动外块(43),且滑动外块(43)均位于正向设置的钢板桩(1)内侧,且位于固定块(41)左右两侧的滑动外块(43)之间以及滑动内块(42)与固定块(41)之间均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插设有挤压插板(44),挤压插板(44)上端连接有挤压顶板(45);
所述的拐角支撑单元(5)包括单向连接座(51)、双向连接座(52)、第一抵紧杆(53)和第一螺纹筒(54),支撑横柱(2)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单向连接座(51),支撑纵柱(3)中部内侧均设置有双向连接座(52),且单向连接座(51)外侧均以及双向连接座(52)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抵紧杆(53),位于支撑横柱(2)与位于支撑竖柱之间的第一抵紧杆(53)之间均通过第一螺纹筒(54)以螺纹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书启,蒋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墨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