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淑林专利>正文

一种多段拼接式的组合安装软式透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20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段拼接式的组合安装软式透水管,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壁及底壁均横向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壳,所述卡壳的内部竖向活动安装有卡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一对软式透水管的快速拼接及拆卸,使得满足使用需求,同时便于对软式透水管进行维修更换,可通过对软式透水管内壁的不断拍打从而使得将其外壁上附着的土颗粒震落,避免了土颗粒堵塞软式透水管表面的透水孔,保证了软式透水管的正常使用,具备过滤功能可实现对水中的土颗粒过滤,且具备对滤网的清洁功能,避免了滤网的堵塞保证了滤网的正常使用,值得推广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段拼接式的组合安装软式透水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管
,尤其涉及一种多段拼接式的组合安装软式透水管。
技术介绍
软式透水管是一种具有倒滤透(排)水作用的新型管材,它克服了其他排水管材的诸多弊病,因其产品独特的设计原理和构成材料的优良性能,它排、渗水效果强,利用“毛细”现象和“虹吸”原理、集吸水、透水、排水为一体,具有工程设计要求的耐压、透水及反滤作用。不因地质、地理温度变化而发生断裂,并可达到排放洁净水的效果,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属于新型环保产品。其施工简便,无接头,对地质、地形无特殊要求,任何需要用暗排水的地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现有的软式透水管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有时需要对两个甚至多根软式透水管之间进行拼接,现有的软式透水管之间的拼接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且不便于进行拆卸从而使得不便于进行软式透水管的维修更换,现有的软式透水管在使用时其外壁上会附着大量的土颗粒,这些土颗粒会堵塞其表面的透水孔从而使得软式透水管无法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段拼接式的组合安装软式透水管来解决这类问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段拼接式的组合安装软式透水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顶壁及底壁均横向开设有卡槽(2),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壳(3),所述卡壳(3)的内部竖向活动安装有卡杆(4),所述卡杆(4)靠近卡槽(2)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管(1)延伸至卡槽(2)的内部,所述卡杆(4)远离卡槽(2)的一端穿过卡壳(3)延伸至其外部固定安装有拉板(5),所述卡杆(4)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压板(6),所述卡杆(4)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透水管(8),所述透水管(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段拼接式的组合安装软式透水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顶壁及底壁均横向开设有卡槽(2),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壳(3),所述卡壳(3)的内部竖向活动安装有卡杆(4),所述卡杆(4)靠近卡槽(2)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管(1)延伸至卡槽(2)的内部,所述卡杆(4)远离卡槽(2)的一端穿过卡壳(3)延伸至其外部固定安装有拉板(5),所述卡杆(4)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压板(6),所述卡杆(4)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透水管(8),所述透水管(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管(10),所述第三连接管(10)的顶端及底端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1),所述透水管(8)的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环(12),相间隔的两个所述支撑环(12)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引水斗(13),位于安装有引水斗(13)的两个支撑环(12)之间的支撑环(12)的内部的上方及下方均设有安装框(14),所述安装框(14)的前后两侧均通过固定杆与支撑环(12)的前后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上方的所述安装框(14)的内部左侧及下方的安装框(14)的内部右侧均通过活动轴(15)安装有驱动杆(16),上方的所述驱动杆(16)的左侧上部及下方的驱动杆(16)的右侧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拍板(17),上方的所述安装框(14)的左侧内壁及下方的安装框(14)的右侧内壁均设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远离安装框(14)的一端与驱动杆(16)之间连接,上方的所述安装框(14)的内部的右下方及下方的安装框(14)的内部左上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内部竖向穿插有传动杆(20),上方的所述传动杆(20)的外侧上部及下方的传动杆(20)的外侧下部均固定套装有载板(21),所述传动杆(20)的外部且位于载板(21)与固定板(19)之间套设有第三弹簧(22),所述第三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载板(21)及固定板(19)之间固定连接,上方的所述传动杆(20)的底端及下方的传动杆(20)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传动板(23),上方的所述传动杆(20)的右侧上部及下方的传动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淑林魏瑶罗敏
申请(专利权)人:叶淑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