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房和桥间变形缝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架桥站房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站房和桥间变形缝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高架桥和站房之间、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和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之间为间断崖式设计,高架桥和站房结合部位的变形缝处存在严重的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站房和桥间变形缝排水结构,防止断崖接缝处渗漏水,具备一定沉降、抗震和排水功能,解决变形缝在露天、行车条件下形变和排水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站房和桥间变形缝排水结构,包括有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设置于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上方的路面结构和多个雨水收集组件、设置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正上方的路牙石垫层结构、以及密封胶板和自粘防水卷材;所述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竖直设置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和牛腿,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的顶端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邻近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固定连接,牛腿的外端固定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的底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房和桥间变形缝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设置于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上方的路面结构和多个雨水收集组件、设置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正上方的路牙石垫层结构、以及密封胶板和自粘防水卷材;/n所述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竖直设置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和牛腿,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的顶端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邻近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固定连接,牛腿的外端固定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的底端上且位于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的下方,且牛腿和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与站房侧钢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房和桥间变形缝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设置于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上方的路面结构和多个雨水收集组件、设置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正上方的路牙石垫层结构、以及密封胶板和自粘防水卷材;
所述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竖直设置的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和牛腿,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的顶端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邻近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固定连接,牛腿的外端固定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的底端上且位于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的下方,且牛腿和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之间、路面结构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之间为变形缝,所述的密封胶板粘接固定于变形缝内;
所述的路面结构上邻近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的一侧设置有一排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的多个雨水收集组件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孔内,所述的路面结构的顶端为斜面结构且斜向下朝向雨水收集组件,每个雨水收集组件均包括有固定设置于安装孔内的雨水斗、与雨水斗连通的排水管和固定于雨水斗顶端的雨水箅子,所述的雨水箅子的上端面和路面结构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雨水箅子部分延伸至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上端面上且紧靠路牙石垫层结构;
所述的自粘防水卷材是由外端部、中部和内端部组成,自粘防水卷材的外端部粘接于高架桥侧钢筋混凝土梁的上端面上且与路面结构粘接固定,自粘防水卷材的内端部粘接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上端面上且与路牙石垫层结构、延伸至站房侧钢筋混凝土楼板上端面上的雨水箅子粘接固定,自粘防水卷材的中部粘接于路面结构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之间的变形缝内,自粘防水卷材中部的一侧面与路面结构粘接固定、自粘防水卷材中部的另一侧面与密封胶板的一侧面粘接固定、密封胶板的另一侧面与站房侧钢筋混凝土纵梁粘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泽宏,熊仲明,蔡虹,安刚建,周雄好,杨正国,袁正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