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支座,具体涉及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减震支座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底部的减隔震技术,利用隔震支座延长结构基础自震周期,同时让变形集中于隔震支座,减小地震输入给上部结构的能量,从而减轻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为结构提供更好的安全防护。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大量地震灾害表明,竖向地震对结构物的影响不能忽视,而现阶段,国内外对隔震技术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单纯的水平隔震上,对同时实现水平和竖向隔震的研究还不多见。建筑结构所受到的环境荷载作用来自不同方向,传统的单向隔震支座无法对不同方向的风振和地震进行控制,并且传统隔震支座大多没做考虑余震的影响,一般支座在余震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残余位移导致震后复位困难,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对不同方向的风振和地震进行控制且具有复位功能的桥梁支座。专利CN204825623U公开了一种两级限位侧弹性隔震支座,但是这种支座板簧上需预留螺栓孔,具有初始缺陷,使用时会出现应力集中于螺栓连接处,不能很好的发挥板簧耗能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柱筒和板簧,柱筒上端固定在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下连接板上表面固定有减震支座,柱筒套在减震支座上,减震支座的高度高于柱筒内空心柱的高度,板簧两端卡有限位件,限位件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板簧的个数为三个以上,各板簧在柱筒周围等间距分布,且各板簧中部外侧靠在柱筒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柱筒和板簧,柱筒上端固定在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下连接板上表面固定有减震支座,柱筒套在减震支座上,减震支座的高度高于柱筒内空心柱的高度,板簧两端卡有限位件,限位件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板簧的个数为三个以上,各板簧在柱筒周围等间距分布,且各板簧中部外侧靠在柱筒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侧面靠近板簧处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是截面为多边形的柱体,所述柱筒靠近板簧处的侧面是柱筒的一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的数量是四个,所述柱筒是八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多维协调自复位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是截面为八边形的钢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城泉,夏雨,邹昀,张震,张光磊,渠政,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