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01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4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料端和出料端,上模和下模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裁切机构,包括位于上模下端面的裁切刀,下模开设有裁切孔;造型机构,包括位于上模下端面的强压件和拍平块;修边机构,包括位于上模下端面的修边刀,下模开设有修边孔;整形机构,包括位于上模下端面的冲压刀和上倒角刀,下模设置有冲压孔和下倒角刀;后处理机构,包括位于上模下端面的切割刀,下模开设有切割孔。通过利用连续成型模具依次对料带进行裁切、造型、修边以及整形等工序,使得料带能够一次成型为插针,既能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
本申请涉及插座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墙壁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通过利用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实现电路接通与断开的装置。插座一般包括插座主体和设置于插座主体内的插针构成。相关技术中的插针通常由引脚和接线板组成,并且接线板上还贯穿有供插座内部的导线穿过的接线孔。相关技术中的插座的插针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利用多台设备和多台模具共同对料带进行切割、挤压、冲孔等作业,才能实现插针的生产。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增加生产人员劳动强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插针的快速生产,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具有降低生产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上模和下模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裁切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下端面的裁切刀,所述下模开设有裁切孔,所述裁切机构将料带裁切成接线板的基料;造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下端面的强压件和拍平块,所述造型机构将接线板的基料挤压成接线板的雏形;修边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下端面的修边刀,所述下模开设有修边孔,所述修边机构将接线板的雏形裁切成接线板的过渡状态;整形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下端面的冲压刀和上倒角刀,所述下模设置有冲压孔和下倒角刀,所述冲压刀对接线板的过渡状态进行冲孔作业后得到接线孔,所述上倒角刀和下倒角刀对接线板的过渡状态进行倒角作业后得到接线板的最终状态;后处理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下端面的切割刀,所述下模开设有切割孔,所述后处理机构将接线板的最终状态从料带上切断后得到引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料带进行加工时,将上模和下模分别装在冲压机上。再通过冲压机带动上模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上模和下模的分模。随后,将料带从进料端送入至裁切机构的下方。然后将上模和下模合模,并通过上模带动裁切刀运动,使得裁切刀将料带裁切成接线板的基料。随后,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分模,再将料带推至造型机构的下方。然后通过强压件和拍平块将接线板的基料挤压成接线板的雏形。紧接着,将上模和下模分模,再将料带推至修边机构的下方。然后通过修边刀将接线板的雏形裁切成接线板的过渡状态。随后,再利用冲压机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分模,再将料带推至整形机构的下方。然后通过冲压刀对接线板的过渡状态进行冲孔作业,即可实现接线孔的加工。同时,通过上倒角刀和下倒角刀将接线板的过渡状态挤压成接线板的最终状态的。紧接着,利用冲压机将上模和下模再次进行分模,再将料带推至后处理工位。然后通过切割刀将接线板的最终状态从料带上切断。与此同时,切割刀将料带裁切成引脚,从而实现插针的生产。如此往复,即可实现插针的连续化生产。通过利用连续成型模具依次对料带进行裁切、造型、修边以及整形等工序,使得料带能够一次成型为插针,既能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裁切机构、造型机构、修边机构、整形机构和后处理机构均设置为两个、且位于料带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续成型模具能够一次性加工两个插针,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上模设置有切断刀,所述切断刀位于两个造型机构之间,所述下模开设有切断槽,所述切断刀将料带的中部位置进行切断作业后得到引脚的顶端以及第一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切断刀先将料带的中部位置切断,能够减轻后处理机构的工作负担,从而延长后处理机构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上模设置有三组上挤压件,三组所述上挤压件位于切断刀与修边刀之间、且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排布,所述下模设置有三组分别与相应的上挤压件相对准的下挤压件,每组所述上挤压件均包括两个上挤压板,两个所述上挤压板的下端相互靠近且上端相互远离,三组所述上挤压件中相应两个上挤压板之间的夹角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增大,每组所述下挤压件均包括两个下挤压板,两个所述下挤压板的上端相互靠近且下端相互远离,三组所述下挤压件中相应两个下挤压板之间的夹角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增大,三组所述上挤压件和三组下挤压件对引脚的端部进行挤压后得到第二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三组上挤压件和三组下挤压件先后对引脚的端部进行挤压,使得上模和下模在分模时,引脚端部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出。避免引脚端部的热量过高而烧伤模具,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三组上挤压件和三组下挤压件均位于两个造型机构之间,有效提高模具的空间布置效率。从而减小模具的整体尺寸,进而降低模具的成本。优选的,所述强压件设置为三个强压块,三个所述强压块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排布、且横截面积和厚度逐渐增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线板的基料运动至靠近进料端一侧的强压块的下方时,上模和下模合模。使得靠近进料端一侧的强压块对接线板的基料进行第一次挤压,随后,上模和下模分模。当接线板的基料运动至位于中间的强压块的下方时,上模和下模再次合模。使得位于中间的强压块对接线板的基料进行第二次挤压,随后,上模和下模再次分模。当接线板的基料运动至靠近出料端一侧的强压块的下方时,上模和下模再次合模。使得靠近出料端一侧的强压块对接线板的基料进行第三次挤压,随后,上模和下模再次分模。当接线板的基料运动至拍平块的下方时,上模和下模再次合模,使得拍平块将接线板的基料挤压成接线板的雏形。由于接线板的基料挤压成型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果接线板的基料一次挤压成型,接线板的基料产生的热量更多。通过利用三个强压块先后对接线板的基料进行挤压,使得上模和下模在分模时,接线板的基料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出。避免接线板的基料过热而烧伤强压块,从而延长强压块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上模下端面的四周位置均布有若干上导向柱,所述下模设置有供相应的上导向柱竖直滑移的下导向管,所述下模上端面的四周位置均布有若干下导向柱,所述上模设置有供相应的下导向柱竖直滑移的上导向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上导向柱和下导向管、下导向柱和上导向管的相互配合,为上模的竖直运动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从而提高上模的运动平稳定。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定位柱、且料带上贯穿有若干分别供相应的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所述下模开设有若干分别用于供相应的定位柱插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柱对料带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避免料带偏移,从而提高插针的生产一致性和加工精度。优选的,所述进料端上设置有一对用于抵触料带侧壁的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板,实现料带进料过程中的快速定位和自动定位,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利用连续成型模具依次对料带进行裁切、造型、修边以及整形等工序,使得料带能够一次成型为插针,既能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生产效率;2.通过利用三个强压块先后对接线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0)和下模(11),所述上模(10)和下模(1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料端(12)和出料端(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0)和下模(11)由进料端(12)至出料端(13)依次设置有/n裁切机构(15),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裁切刀(151),所述下模(11)开设有裁切孔(27),所述裁切机构(15)将料带(9)裁切成接线板(4)的基料;/n造型机构(16),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强压件(161)和拍平块(162),所述造型机构(16)将接线板(4)的基料挤压成接线板(4)的雏形;/n修边机构(17),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修边刀(171),所述下模(11)开设有修边孔(33),所述修边机构(17)将接线板(4)的雏形裁切成接线板(4)的过渡状态;/n整形机构(18),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冲压刀(181)和上倒角刀(182),所述下模(11)设置有冲压孔(34)和下倒角刀(35),所述冲压刀(181)对接线板(4)的过渡状态进行冲孔作业后得到接线孔(6),所述上倒角刀(182)和下倒角刀(35)对接线板(4)的过渡状态进行倒角作业后得到接线板(4)的最终状态;/n后处理机构(19),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切割刀(191),所述下模(11)开设有切割孔(36),所述后处理机构(19)将接线板(4)的最终状态从料带(9)上切断后得到引脚(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0)和下模(11),所述上模(10)和下模(1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料端(12)和出料端(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0)和下模(11)由进料端(12)至出料端(13)依次设置有
裁切机构(15),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裁切刀(151),所述下模(11)开设有裁切孔(27),所述裁切机构(15)将料带(9)裁切成接线板(4)的基料;
造型机构(16),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强压件(161)和拍平块(162),所述造型机构(16)将接线板(4)的基料挤压成接线板(4)的雏形;
修边机构(17),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修边刀(171),所述下模(11)开设有修边孔(33),所述修边机构(17)将接线板(4)的雏形裁切成接线板(4)的过渡状态;
整形机构(18),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冲压刀(181)和上倒角刀(182),所述下模(11)设置有冲压孔(34)和下倒角刀(35),所述冲压刀(181)对接线板(4)的过渡状态进行冲孔作业后得到接线孔(6),所述上倒角刀(182)和下倒角刀(35)对接线板(4)的过渡状态进行倒角作业后得到接线板(4)的最终状态;
后处理机构(19),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下端面的切割刀(191),所述下模(11)开设有切割孔(36),所述后处理机构(19)将接线板(4)的最终状态从料带(9)上切断后得到引脚(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15)、造型机构(16)、修边机构(17)、整形机构(18)和后处理机构(19)均设置为两个、且位于料带(9)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插座的插针用连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0)设置有切断刀(29),所述切断刀(29)位于两个造型机构(16)之间,所述下模(11)开设有切断槽(30),所述切断刀(29)将料带(9)的中部位置进行切断作业后得到引脚(1)的顶端以及第一倒角(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泰官余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冠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