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99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校正装置,所述校正装置包括震荡架,所述震荡架由连接板和V形支撑腿组成,所述V形支撑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V形支撑腿顶部均与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V形支撑腿底部与工作台顶部铰接,其中一个所述V形支撑腿顶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头部承载板,所述头部承载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模,所述头部固定模内开设有头部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震荡架和头部固定模的设置,使得校正装置对待校正吊扇叶杈进行快速校正,通过搬运装置实现校正后的吊扇叶杈的快速搬运,减少了校正时间和人员成本,提高了校正效率和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
本技术涉及校正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
技术介绍
电驱动的吊扇一般具有安装在固定壳体内的电机,在操作中,电机使叶杈形式的单独延伸件圆环阵列旋转,每个叶杈与安装在其上的扇叶相连,通常吊扇在零售时,为了紧凑,扇叶与叶杈分开包装,同时叶杈与电机分开包装,壳体一般通过垂下的杆而从天花板上悬挂安装,接着扇叶安装到叶杈上,而叶杈安装到电机上。吊扇叶杈在进行包装前需要先进行校正(有角度需求),然后再进行叶杈分选(同一台风扇上有重量要求相差不能超过1g),最后才可以对叶杈进行装袋。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市面上的吊扇叶杈在进行出厂包装前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校正,校正过程耗时长,效率低且校正精准度不够。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以解决技术中市面上的吊扇叶杈在进行出厂包装前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校正,校正过程耗时长,效率低且校正精准度不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有校正装置(2),所述校正装置(2)包括震荡架(3),所述震荡架(3)由连接板(4)和V形支撑腿(5)组成,所述V形支撑腿(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V形支撑腿(5)顶部均与连接板(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V形支撑腿(5)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铰接,其中一个所述V形支撑腿(5)顶部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头部承载板(6),所述头部承载板(6)顶部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模(7),所述头部固定模(7)内开设有头部固定槽(8),所述头部承载板(6)顶部远离头部固定模(7)的一端铰接有压紧盖(9),所述头部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扇叶杈多工位自动校正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有校正装置(2),所述校正装置(2)包括震荡架(3),所述震荡架(3)由连接板(4)和V形支撑腿(5)组成,所述V形支撑腿(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V形支撑腿(5)顶部均与连接板(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V形支撑腿(5)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铰接,其中一个所述V形支撑腿(5)顶部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头部承载板(6),所述头部承载板(6)顶部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模(7),所述头部固定模(7)内开设有头部固定槽(8),所述头部承载板(6)顶部远离头部固定模(7)的一端铰接有压紧盖(9),所述头部承载板(6)一侧设有尾部承载板(10),所述尾部承载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1)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12),所述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紧气缸(15),所述压紧气缸(15)输出端贯穿支撑板(14),所述压紧气缸(15)输出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销(17),所述固定柱(13)远离压紧气缸(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远离固定柱(13)的一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锐付学谦陈吴锋谢继贤李振堂杜威
申请(专利权)人:合富电器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