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技术、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体组织是由不同的种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间以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方式组装和相互作用,以实现组织特有的功能。细胞之间通过生化信号来调节彼此的行为,对于体外共培养不同种类细胞,探究细胞间的信号通路及相互作用是一大热点。传统的块状水凝胶共培养方法即将不同种类的细胞直接共混或者是空间组装的方式集中在块状水凝胶材料中,这种方式不能实现不同的细胞的精确控制和组装,在小尺度上很难构建复杂的组织结构,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微流控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体积小、精确可控)在组织工程领域占据优势。通过微流控芯片设计,可实现细胞间分区化,利用微流体可模拟体内血液流体循环的操作等来模拟细胞微环境。多液核水凝胶是研究不同类型细胞配对的一种方式。因水凝胶固有的微孔隙、生物相容性以及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相似性质,使它们能够通过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信号线索调控细胞行为。多液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采用微流控技术和双水相体系,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体系材料的选择、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合成及细胞配对步骤,一步形成负载细胞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其中所形成双液核水凝胶微囊的核均为水溶液,壳为水凝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采用微流控技术和双水相体系,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体系材料的选择、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合成及细胞配对步骤,一步形成负载细胞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其中所形成双液核水凝胶微囊的核均为水溶液,壳为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具体如下:
该芯片利用常规软光刻的方法制成,由芯片上层、芯片中间层和芯片下层键合而成的三层PDMS芯片;其中,所述芯片上层主要由核流体入口(3),壳流体入口(2),连续相入口(1),核流体分流口(4),壳流体分流口(5)组成;芯片中间层主要由连续相入口(6),连续相通道(11),核流体入口(9),壳流体入口(7),核通道(10),壳通道(8),层流通道(12),主通道(13)和反应通道(14),流体出口(15)组成;芯片下层是没有结构的白板;
所述芯片上层的核流体分流口(4)与芯片中间层的核流体入口(9)相通;
所述芯片上层的壳流体分流口(5)与芯片中间层的壳流体入口(7)相通;
所述芯片上层的连续相入口(1)与芯片中间层的连续相入口(6)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核流体从核流体入口(3)分别通过核流体分流口(4)进入核流体入口(9),经过核通道(10)流入层流通道(12);壳流体从壳流体入口(2)分别通过壳流体分流口(5),经过芯片中间层的壳流体入口(7),进入壳通道(8),最终流入层流通道(12);连续流从连续相入口(1)通过中间层连续相入口(6)经连续相通道(11)流入主通道(13);核流体,壳流体,连续流体最终均通过通道(13)和反应通道(14),制备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从流体出口(15)流出并收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水相体系的构建如下:
选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双水相体系葡聚糖(Dex)和聚乙二醇(PEG);其中,所述PEG分子量范围:8-20kDa、浓度范围:10-50%;Dex分子量范围:70k-500kDa、浓度范围:1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细胞配对的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液核水凝胶微囊制备时,在壳流体中加入水凝胶预聚体、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Ca-EDTA)、连续相油;内交联的方式形成的CaA需要在油中加入冰醋酸(HAc),HAc在油中扩散进入壳中将释放Ca-EDTA中的钙离子,实现钙离子与NaA反应,最终形成CaA水凝胶微囊。
所述水凝胶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华,王慧,王亚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