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合物及污水固化物的处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65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的干燥,干污泥的焚烧、填埋、堆弃等处理或处置过程占处理设施总成本的30‑50%,同时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氮磷化合物的脱除技术能够将生活污水中的资源充分回收利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产生剩余污泥量少,在节约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的同时能够避免剩余污泥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合物及污水固化物的处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脱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合物及污水固化物的处置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改造、扩张的推进,往往由于配套市政管网建设滞后、老城区雨污合流等原因,使得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或污水水质远低于设计量,造成了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进水含量偏低,生物处理系统多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的状况。因此,对于低负荷条件下工艺的适宜运行条件进行研究,逐步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的干燥,干污泥的焚烧、填埋、堆弃等处理或处置过程占处理设施总成本的30-50%,同时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氮磷化合物的脱除技术能够将生活污水中的资源充分回收利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产生剩余污泥量少,在节约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的同时能够避免剩余污泥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脱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合物及污水固化物的处置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在生活污水中投加絮凝剂的方法,脱除污水中的碳磷有机物,以氨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的氮,依然留在污水中;通过以海绵为材质载体的生物膜,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外侧,利用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增殖,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厌氧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内侧,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产生的亚硝态氮和水中的氨氮形成氮气;捕获后的碳源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将沼气通过收集容器采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在污水池中沉淀,去除析出的水分;将经过沉淀后的污泥加入絮凝剂进行脱水,得到脱水污泥;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进行后续使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全程自养脱氮,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很少,可以节约污泥处理和处置的费用,可以避免污泥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带来的生态危害。氮磷化合物得到最大限度的脱除再利用,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水处理能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生活污水中投加絮凝剂的方法,脱除污水中的碳磷有机物,以氨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的氮,依然留在污水中,其中絮凝剂是氯化铁和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混合物质量比例为氯化铁:生物絮凝剂为3:1;通过以海绵为材质载体的生物膜,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外侧,利用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增殖,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厌氧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内侧,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产生的亚硝态氮和水中的氨氮形成氮气,海绵生物膜的体积填充率为16%,海绵填料材质为亲水性聚氨酯,其密度16~17千克/立方米;网泡内孔结构形式为多边形,大孔、小孔、微孔互穿共布;捕获后的碳源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将沼气通过收集容器采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在污水池中沉淀,去除析出的水分;将经过沉淀后的污泥加入絮凝剂进行脱水,得到脱水污泥;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进行后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合物及污水固化物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在生活污水中投加絮凝剂的方法,脱除污水中的碳磷有机物,以氨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的氮,依然留在污水中;/n通过以海绵为材质载体的生物膜,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外侧,利用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增殖,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厌氧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内侧,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产生的亚硝态氮和水中的氨氮形成氮气;/n捕获后的碳源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将沼气通过收集容器采集;/n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在污水池中沉淀,去除析出的水分;/n将经过沉淀后的污泥加入絮凝剂进行脱水,得到脱水污泥;/n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进行后续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合物及污水固化物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在生活污水中投加絮凝剂的方法,脱除污水中的碳磷有机物,以氨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的氮,依然留在污水中;
通过以海绵为材质载体的生物膜,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外侧,利用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增殖,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厌氧氨氧化菌附着在生物膜内侧,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产生的亚硝态氮和水中的氨氮形成氮气;
捕获后的碳源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将沼气通过收集容器采集;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在污水池中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