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62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和剔除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传送钢坯,剔除机构设置在多个输送机构之间,剔除机构包括液压缸、提升轴、转轴和收集料框,液压缸为倾斜设置,液压缸的底端铰接连接在机架上,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提升轴的一端铰接,转轴设置在底架上,且转轴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收集料框设置在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本炉后剔废装置通过液压缸提供动力,驱动提升轴的端部向上翻转,从而使传送在提升轴上的不合格钢坯移动到收集料框内,整个过程减少了人工参与,从而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后剔废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炉后剔废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精度热成型线上轧制出的钢坯,经过箱体内高压水除磷工序后,进入废钢坯剔除工序。高压水除磷后的钢坯中会有不合格的钢坯,接下来需要剔除不合格的钢坯。但现有的高压水除磷后的钢坯进入输送通道,系统识别出不合格的钢坯后,现有的解决办法是人工将不合格的钢坯托离传送通道,不仅操作环境恶劣,且危险系数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炉后剔废装置,解决不合格钢坯通过人工托离危险隐患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传送钢坯,所述输送机构的数量至少两个;及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设置在多个输送机构之间,剔除机构包括液压缸、提升轴、转轴和收集料框,液压缸为倾斜设置,液压缸的输出轴朝向输送结构方向,液压缸的底端通过固定座铰接连接在机架上,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提升轴的一端铰接,转轴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底架上,且转轴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收集料框设置在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上述炉后剔废装置通过液压缸提供动力,驱动提升轴的端部向上翻转,从而使传送在提升轴上的不合格钢坯移动到收集料框内,整个过程减少了人工参与,从而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地,剔除机构还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的底端与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的底端与提升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远离液压缸的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座的远离液提升轴的铰接端铰接。提升轴和液压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铰接连接,使得安装和拆卸十分灵活。进一步地,轴承座包括固定板和轴承,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固定板的顶端开设有轴承孔,轴承的外侧面与轴承孔固定连接,转轴套设在轴承内,且转轴与轴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轴承座的设置对转轴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使转轴相对机架能够相对转动。进一步地,固定件包括第一半圆座、第二半圆座和销键,第一半圆座和第二半圆座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套设在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和第二半圆座的内侧面均开设有键槽,销键插入两个键槽内将提升轴的端部与第二半圆座固定连接。固定件的设置对提升轴和转轴的固定具有加固作用,使提升轴和转轴的固定性加强,同时使得提升轴和转轴之间的固定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进一步地,剔除机构还包括辅助提升轴,辅助提升轴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辅助提升轴分布设置在提升轴的两侧,辅助提升轴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转轴上,辅助提升轴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多个辅助提升轴的设置分担了提升轴的压力,同时对较长长度较长的不合格钢坯的移动设置了多个支撑点,避免了不合格钢坯在移动的过程中两端出现倾斜。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电机、输送辊和两个导向板,输送辊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辊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板相对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电机为输送辊提供动力,使钢坯在输送辊上传送,导向板对钢坯具有导向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炉后剔废装置通过液压缸提供动力,驱动提升轴的端部向上翻转,使辅助提升轴的自由端同步向上翻转,从而使传送在提升轴和辅助提升轴上的不合格钢坯移动到收集料框内,整个过程减少了人工参与,从而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视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图4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个输送机构和剔除机构叠加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C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机架,20-输送机构,21-电机,22-输送辊,23-导向板,30-剔除机构,31-液压缸,311-液压缸底座,32-提升轴,33-转轴,34-收集料框,35-第一铰接座,36-第二铰接座,37-辅助提升轴,40-轴承座,41-固定板,42-轴承,50-固定件,51-第一半圆座,52-第二半圆座,53-销键,60-固定套,61-销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包括机架10、输送机构20和剔除机构30,输送机构20和剔除机构30均设置在机架10上。输送机构20用于传送钢坯,剔除机构30用于将不合格的钢坯剔除出去。输送机构20的数量至少两个,输送机构20包括电机21、输送辊22和两个导向板23,输送辊22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0上,电机21的输出轴与输送辊2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板23相对平行设置在机架10上。请一并参阅图2,剔除机构30设置在多个输送机构20之间。具体地,剔除机构30包括液压缸31、提升轴32、转轴33、收集料框34、第一铰接座35和第二铰接座36,液压缸31为倾斜设置,液压缸31的输出轴朝向输送结构方向,液压缸31的底端通过液压缸底座311铰接连接在机架10上,液压缸31的输出轴与第一铰接座35的底端固定连接,提升轴32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36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35远离液压缸31的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座36的远离液提升轴32的铰接端铰接。转轴33通过轴承42座40设置在底架上,且转轴33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输送机构20的传送方向平行,提升轴32远离液压缸31的一端通过固定件50固定设置在转轴33上,收集料框34设置在提升轴32远离液压缸31的一端。当检测到不合格的钢坯时,液压缸31的输出轴伸出,使提升轴32以固定件50为圆心向上翻转,促使提升轴32上的不合格钢坯往收集料框34方向移动,最终使不合格的钢坯进入收集料框34内。如图3所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传送钢坯,所述输送机构的数量至少两个;及/n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设置在多个输送机构之间,所述剔除机构包括液压缸、提升轴、转轴和收集料框,所述液压缸为倾斜设置,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朝向输送结构方向,所述液压缸的底端通过固定座铰接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提升轴的一端铰接,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底架上,且转轴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所述收集料框设置在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传送钢坯,所述输送机构的数量至少两个;及
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设置在多个输送机构之间,所述剔除机构包括液压缸、提升轴、转轴和收集料框,所述液压缸为倾斜设置,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朝向输送结构方向,所述液压缸的底端通过固定座铰接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提升轴的一端铰接,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底架上,且转轴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所述收集料框设置在提升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机构还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底端与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底端与提升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远离液压缸的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座的远离液提升轴的铰接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后剔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固定板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