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59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涉及灌装机械,旨在解决不利于将液体原料的流量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所需值,进而导致灌装量出现误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隔膜阀以及驱动机构,连接管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齿轮盒,驱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以及推拉杆,蜗杆连接有伺服电机,推拉杆包括螺纹段和光杆段,螺纹段与蜗轮的内圈螺纹配合,光杆段底端与隔膜阀的受力杆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有效防止推拉杆因液体压力等因素被非正常推动,相较于对比文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确保液体原料的流量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所需值,从而确保灌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装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灌装机械在灌装饮品时,需要将容器中的液体原料导入到中心灌装管,再由中心灌装管完成饮品的灌装,若液体原料的流量过大,则会导致满包溢出的问题发生,若液体原料的流量过小,则会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灌装量,因此对于液体原料的流量控制,是灌装机械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公告号为CN206735774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灌装机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夹瓶机构、电子称重传感器、灌装阀体、进液管、回液管、气动隔膜阀A、气动隔膜阀B、假杯机构和安装板;所述灌装阀体、假杯机构、电子称重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板上,夹瓶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称重传感器上,灌装阀体连接进液管和回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气动隔膜阀A和气动隔膜阀B;电子称重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夹瓶机构通过螺钉固定在电子称重传感器上,灌装阀体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气压控制隔膜阀的开启量,从而实现对液体原料流量的控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气压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将液体原料的流量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所需值,进而导致灌装量出现误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有效防止推拉杆因液体压力等因素被非正常推动,相较于对比文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确保液体原料的流量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所需值,从而确保灌装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设置于连接管的隔膜阀,以及用于控制隔膜阀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接管以隔膜阀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齿轮盒,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齿轮盒的蜗轮、与蜗轮外齿圈啮合的蜗杆,以及伸缩穿设于蜗轮的推拉杆,所述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推拉杆包括螺纹段和光杆段,所述螺纹段与蜗轮的内圈螺纹配合,所述光杆段底端与隔膜阀的受力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增大液体原料的流量时,由伺服电机驱动蜗杆同步顺时针旋转,蜗杆在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啮合力驱动蜗轮旋转,蜗轮在旋转过程中与推拉杆的螺纹段配合产生向上的螺纹推进力,从而经由推拉杆拉动隔膜阀的受力杆上升,从而减少隔膜阀对于连接管截面的封闭面积,进而增大液体原料的流量;当需要降低液体原料的流量时,由伺服电机驱动蜗杆同步逆时针旋转,从而经由蜗轮-蜗杆、蜗轮-螺纹段的作用力转换后,对隔膜阀的受力杆施加下压的推力,增大隔膜阀对于连接管截面的封闭面积,进而降低液体原料的流量;当需要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流量值时,由于螺纹段和蜗轮之间具有螺纹自锁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推拉杆因液体压力等因素被非正常推动,相较于对比文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确保液体原料的流量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所需值,从而确保灌装精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以及同时与两个半圆的活动端螺纹配合的手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利用两个卡箍,实现与灌装机械的管路系统的连通,卡箍由两个半圆组成,并利用手拧螺栓控制松开或者箍紧,有效确保本申请的拆装便捷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底端螺栓固定有夹板,所述夹板和支撑板均设置有圆弧槽,两者的所述圆弧槽过盈夹紧连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板分别利用夹板实现与连接管的固定,有效确保支撑板的安装稳定性,进而确保齿轮盒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盒顶端设置有开窗,所述开窗罩设有顶面封板,所述蜗轮的两个端面圆同轴设置有轴心,两个所述轴心分别与顶面封板和齿轮盒的底部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盒在拆卸顶面封板之后,即可通过开窗装配蜗轮、蜗杆以及推拉杆,从而使得三者的装配可以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完成,进而为装配提供便利;蜗轮设置两个轴心分别与顶面封板和齿轮盒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对蜗轮的两端限制,有效提高其转动安装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拉杆于螺纹段和光杆段之间设置有限制配合块,两个所述支撑板配合设置有气缸托座,所述气缸托座安装有超薄气缸,所述超薄气缸的活塞杆端设置有限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装机械在正常灌装时,超薄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限制块处于限制配合块的上方,从而对推拉杆的极限上升量进行限制,进而限制液体原料的极限流量,避免因工人误操作导致大量液体原料涌出;当灌装机械需要进行cip清洗时,超薄气缸拉动限制块远离于限制配合块,使得推拉杆具有最大上升量,从而可以拉动隔膜阀的受力杆上升至最高点,开启连接管的最大流量状态,以满足cip清洗的大流量需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配合块朝向于限制块一边设置有倒角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超薄气缸调整限制块使其下表面外边缘竖直对准于倒角面的不同位置,即可调整灌装机械在正常灌装时,推拉杆的可极限上升量,从而调整可支持的最大正常灌装时流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螺纹段和蜗轮之间具有螺纹自锁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推拉杆因液体压力等因素被非正常推动,相较于对比文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确保液体原料的流量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所需值,从而确保灌装精度;通过开窗装配蜗轮、蜗杆以及推拉杆,从而为装配提供便利;利用限制块和限制配合块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推拉杆的极限上升量进行限制,进而限制液体原料的极限流量,避免因工人误操作导致大量液体原料涌出;当灌装机械需要进行cip清洗时,超薄气缸拉动限制块远离于限制配合块,使得推拉杆具有最大上升量,从而可以拉动隔膜阀的受力杆上升至最高点,开启连接管的最大流量状态,以满足cip清洗的大流量需求;通过超薄气缸调整限制块使其下表面外边缘竖直对准于倒角面的不同位置,即可调整灌装机械在正常灌装时,推拉杆的可极限上升量,从而调整可支持的最大正常灌装时流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正视图;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主要表示齿轮盒内部结构。附图说明:1、连接管;2、隔膜阀;3、支撑板;4、齿轮盒;5、蜗轮;6、蜗杆;7、推拉杆;8、螺纹段;81、伺服电机;9、光杆段;10、半圆;11、手拧螺栓;12、夹板;13、圆弧槽;14、开窗;15、顶面封板;16、轴心;17、限制配合块;18、气缸托座;19、超薄气缸;20、限制块;21、倒角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连接管1、安装于连接管1的隔膜阀2,以及用于控制隔膜阀2的驱动机构,连接管1以隔膜阀2为中心对称可拆卸安装有两个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的顶端之间支撑固定有齿轮盒4,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齿轮盒4的蜗轮5、与蜗轮5外齿圈啮合的蜗杆6,以及伸缩穿设于蜗轮5的推拉杆7,蜗杆6同轴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1,推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1)、设置于连接管(1)的隔膜阀(2),以及用于控制隔膜阀(2)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以隔膜阀(2)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齿轮盒(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齿轮盒(4)的蜗轮(5)、与蜗轮(5)外齿圈啮合的蜗杆(6),以及伸缩穿设于蜗轮(5)的推拉杆(7),所述蜗杆(6)同轴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1),所述推拉杆(7)包括螺纹段(8)和光杆段(9),所述螺纹段(8)与蜗轮(5)的内圈螺纹配合,所述光杆段(9)底端与隔膜阀(2)的受力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1)、设置于连接管(1)的隔膜阀(2),以及用于控制隔膜阀(2)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以隔膜阀(2)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齿轮盒(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齿轮盒(4)的蜗轮(5)、与蜗轮(5)外齿圈啮合的蜗杆(6),以及伸缩穿设于蜗轮(5)的推拉杆(7),所述蜗杆(6)同轴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1),所述推拉杆(7)包括螺纹段(8)和光杆段(9),所述螺纹段(8)与蜗轮(5)的内圈螺纹配合,所述光杆段(9)底端与隔膜阀(2)的受力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10),以及同时与两个半圆(10)的活动端螺纹配合的手拧螺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装机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炎王云德
申请(专利权)人:利乐集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