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永波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058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包括:车体、控制器、升降机构、支撑机构、起降平台和放线装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侧中心位置;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前侧;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的顶端前后两侧;起降平台安装在所述车体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的后侧并与支撑机构错位设置;放线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的左侧。该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可实现电力抢修车和线缆临时托举一体化,及时对损坏脱落的电力线缆进行托举维修,避免影响外部交通正常通行,防止抢修过程中造成的交通拥堵,并且可根据线缆损毁长度进行相对调节,可支撑不同长度的电力线缆,更加安全且适用性强,避免人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专利技术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现有
内,由于道路突发交通事故经常造成车辆损毁电线杆,造成电线杆倾倒自身支撑电力线路脱落,影响交通正常通行,目前缺少一种专用工具对损坏电力线路进行托举以便于及时恢复交通,并且由于电力线路脱落长度较长,传统人力临时支撑既危险又需要对多人进行配合,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由于道路突发交通事故经常造成车辆损毁电线杆,造成电线杆倾倒自身支撑电力线路脱落,影响交通正常通行,目前缺少一种专用工具对损坏电力线路进行托举以便于及时恢复交通,并且由于电力线路脱落长度较长,传统人力临时支撑既危险又需要对多人进行配合,十分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包括:车体;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侧中心位置;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前侧;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的顶端前后两侧;起降平台,安装在所述车体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的后侧并与支撑机构错位设置,所述起降平台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放线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的左侧,所述放线装置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外壳、转轴、第一齿轮、第一电机和第二齿轮;升降机构外壳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外壳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升降机构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前侧延伸出升降机构外壳的外壁;第一齿轮过盈配合在所述转轴的外壁后侧;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壳的后侧底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升降机构外壳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向啮合。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电推杆和固定座;第一支撑杆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前端;电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腔底端,所述电推杆的底端延伸出第一支撑杆的外壁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固定座螺钉连接在所述电推杆的底端。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齿条、第二支撑杆、壳体、第二电机和第三齿轮;齿条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壁;第二支撑杆沿上下方向是配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壁底端,所述壳体的内腔与第二支撑杆的内腔相贯通;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三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壁延伸进第二支撑杆的内腔并与齿条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安装槽、齿轮环、转动座、第三电机和第四齿轮;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齿轮环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底端;转动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的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动座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电机螺钉连接在所述转动座的内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出转动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四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四齿轮与齿轮环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1、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促使第一齿轮在第二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第一齿轮驱动转轴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为竖直状态,电推杆通过自身伸长推动固定座向下移动与车体上表面接触以起到对第一支撑杆的支撑固定作用,根据线缆走线方向第三电机驱动第四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沿齿轮环内壁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周向转动,以驱动转动座带动两个支撑机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与线缆走线方向一致;2、通过促使第五电机驱动对应位置上的第二皮带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传动皮带在第二皮带轮旋转力的作用下带动对应位置上的连接块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使连接块驱动插杆带动托架伸缩至与外部线缆长度相适配;3、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三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齿轮沿齿条外壁上下移动,并在第二电机和壳体的配合下驱动第二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的外部上下移动,第二支撑杆在转动座的配合下驱动支撑机构带动线缆升高至指定高度位置,以对线缆进行托举,起降平台将工作人员托举至空中对损坏电力线路进行维修,以避免影响正常交通通行,放线装置将内部备用线缆放出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替换;从而可实现电力抢修车和线缆临时托举一体化,及时对损坏脱落的电力线缆进行托举维修,避免影响外部交通正常通行,防止抢修过程中造成的交通拥堵,并且可根据线缆损毁长度进行相对调节,可支撑不同长度的电力线缆,更加安全且适用性强,避免人力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升降机构爆炸图;图3为图1的支撑机构爆炸图。图中:1、车体,2、控制器,3、升降机构,31、升降机构外壳,32、转轴,33、第一齿轮,34、第一电机,35、第二齿轮,36、第一支撑杆,37、电推杆,38、固定座,39、齿条,310、第二支撑杆,311、壳体,312、第二电机,313、第三齿轮,314、安装槽,315、齿轮环,316、转动座,317、第三电机,318、第四齿轮,4、支撑机构,41、支撑机构外壳,42、第一皮带轮,43、第五电机,44、第二皮带轮,45、传动皮带,46、插杆,47、托架,48、限位滚轮,49、限位槽,410、连接块,5、起降平台,6、放线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包括:车体1、控制器2、升降机构3、支撑机构支撑机构4、起降平台5和放线装置6,车体1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1);/n控制器(2),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前侧中心位置;/n升降机构(3),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顶端前侧;/n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机构(4)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3)的顶端前后两侧;/n起降平台(5),安装在所述车体(1)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3)的后侧并与支撑机构(4)错位设置,所述起降平台(5)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n放线装置(6),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3)的左侧,所述放线装置(6)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
控制器(2),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前侧中心位置;
升降机构(3),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顶端前侧;
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机构(4)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3)的顶端前后两侧;
起降平台(5),安装在所述车体(1)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3)的后侧并与支撑机构(4)错位设置,所述起降平台(5)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
放线装置(6),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3)的左侧,所述放线装置(6)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
升降机构外壳(31),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顶端;
转轴(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外壳(31)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轴(3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升降机构外壳(3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2)的前侧延伸出升降机构外壳(31)的外壁;
第一齿轮(33),过盈配合在所述转轴(32)的外壁后侧;
第一电机(34),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壳(31)的后侧底端,所述第一电机(34)的输出端延伸进升降机构外壳(31)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34)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第二齿轮(35),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34)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35)与第一齿轮(33)向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地面抢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还包括:
第一支撑杆(36),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32)的前端;
电推杆(37),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6)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范永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