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548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涉及电缆放线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驱动装置、收线盘和压紧装置,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靠右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均设置有收线盘,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靠前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下夹持座和上夹持座,所述下夹持座的底部与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紧转轮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压紧块紧贴被矫正的电缆线对其进行压紧,避免了压紧转轮的压力过大从而使电缆线被挤压变形,压紧矫正效果较好,同时能够对弹性压紧块与电缆线的接触部分散热,避免了由于放线速度过快而导致摩擦力产生的热量对电缆线的外表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涉及电缆放线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电力电缆、分支电缆、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电力施工维护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缆进行铺设,电缆铺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铺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铺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电缆通常是盘绕在盘具上,将盘具放置在放线架或放线车上进行放线,在进行电力施工时,通过放线架或放线车将电缆从盘具上放出,但是对于一些电缆,从电缆盘上转动抽出时会有一定的弯曲形变,不便于安装使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通常采用坚硬的夹持装置来对电缆进行掰直,但是由于该装置较为坚硬,不便于调节,容易损坏电缆线路的外保护层,甚至于对电缆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目的是具备对弯曲电缆的矫正掰直功能,解决传统的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在对电缆进行掰直矫正的时候容易损坏电缆线路的外保护层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包括固定底座、驱动装置、收线盘和压紧装置,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靠右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均设置有收线盘,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靠前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下夹持座和上夹持座,所述下夹持座的底部与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持座、上夹持座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转轮,所述压紧转轮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弹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压紧块,所述弹性压紧块的底部与压紧转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夹持座、上夹持座的背面均设置有流通槽,所述流通槽的内壁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弧形扇叶,所述弧形扇叶的顶端与弹性压紧块的顶部互相接触。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夹持座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下夹持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均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夹持座、上夹持座位于卡位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顶部通过设置的弹片活动连接有活动挡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左侧开设有工作腔室,所述工作腔室的内壁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放线架,所述放线架贯穿于收线盘。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上夹持座、下夹持座、第一转动辊、压紧转轮、弹簧和弹性压紧块与该电缆放线装置结合,通过将上夹持座与下夹持座组合设置,可以将电缆在放线过程中对其位置进行固定,同时对其进行夹持,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辊在活动槽与卡位槽内转动,使压紧转轮能够转动对放线过程中的弯曲的电缆线进行滚动压紧矫正,同时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使压紧转轮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压紧块紧贴被矫正的电缆线对其进行压紧,避免了压紧转轮的压力过大从而使电缆线被挤压变形,压紧矫正效果较好。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通过采用第一转动辊、压紧转轮、第二转动辊和弧形扇叶与该压紧装置组合设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辊在活动槽与卡位槽内转动,使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少了摩擦力,同时在第一转动辊带动压紧转轮以及在压紧转轮外表面设置的弹簧与弹性压紧块转动的过程中,弹性压紧块与第二转动辊表面设置的弧形扇叶碰撞,从而使弧形扇叶带动第二转动辊在流动槽内转动,弧形扇叶通过转动对弹性压紧块与电缆线的接触部分散热,避免了由于放线速度过快而导致摩擦力产生的热量对电缆线的外表面造成损坏。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通过采用上夹持座、下夹持座、第一转动辊、压紧转轮、弹簧和弹性压紧块与电缆放线装置组合设置,在电缆放线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辊带动压紧转轮以及在压紧转轮外表面设置的弹簧与弹性压紧块转动,弹性压紧块与电缆线的外表面进行摩擦,可将电缆线外表面的灰尘与细小的杂物进行粘附,使其外表面的灰尘与细小的杂物进入均匀设置的弹性压紧块之间的缝隙内以及下夹持座开设的活动槽内,能够在放线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清洁,避免电缆表面附有灰尘与杂物影响电缆的铺设工作。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通过采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螺纹杆、弹片和活动挡块与该电缆放线装置组合设置,通过控制螺纹杆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开设的活动孔内转动,从而可以调节上夹持座与下夹持座的距离,使该夹持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的电缆进行压紧矫正,提高该夹持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在弹片的弹性作用下,可使活动挡块的底部在固定槽内能够进行活动,便于第一转动辊与卡位槽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同时也便于对活动槽内的灰尘与杂物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槽内部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弹性压紧块与弧形扇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槽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工作腔室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座;2、驱动装置;3、支架;4、收线盘;5、压紧装置;501、下夹持座;502、上夹持座;503、第一连接块;504、第二连接块;505、活动孔;506、螺纹杆;6、活动槽;7、卡位槽;8、第一转动辊;9、压紧转轮;10、弹簧;11、弹性压紧块;12、流通槽;13、第二转动辊;14、弧形扇叶;15、固定槽;16、弹片;17、活动挡块;18、工作腔室;19、驱动电机;20、传动杆;21、放线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驱动装置2、收线盘4和压紧装置5,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右设置有驱动装置2,固定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3,支架3的内侧均设置有收线盘4,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前设置有压紧装置5,压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驱动装置(2)、收线盘(4)和压紧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右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内侧均设置有收线盘(4),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前设置有压紧装置(5),所述压紧装置(5)包括下夹持座(501)和上夹持座(502),所述下夹持座(501)的底部与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持座(501)、上夹持座(50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位槽(7),所述卡位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驱动装置(2)、收线盘(4)和压紧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右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内侧均设置有收线盘(4),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前设置有压紧装置(5),所述压紧装置(5)包括下夹持座(501)和上夹持座(502),所述下夹持座(501)的底部与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持座(501)、上夹持座(50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位槽(7),所述卡位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辊(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转轮(9),所述压紧转轮(9)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弹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压紧块(11),所述弹性压紧块(11)的底部与压紧转轮(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座(501)、上夹持座(502)的背面均设置有流通槽(12),所述流通槽(12)的内壁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