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49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抛丸机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传动链组件、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与传动链组件配合移动;该上料机构包括船型槽、机器人第七轴、船型槽夹具,船型槽设置在机器人第七轴上方,船型槽开口两端延伸方向与上料机构在传动链组件上运动方向垂直,船型槽通过船型槽夹具与机器人第七轴固定连接;行走系统、履带以及若干抛丸机。采用该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进行抛丸机的加工,过程中全自动无人化运行,减少人工干预;上料时实现产品落差低、无跌落零件,产品品质好,成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丸机上料
,具体涉及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表面涂覆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越加广泛,涂覆工件的品种越来越多,抛丸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涂覆加工人力成本逐年增长。目前抛丸上料采用人工搬运转移,效率低、成本高;在搬运过程中会由于人工用力不匀或失误等情况,工件跌落多,报废成本高。现急需要能够将待抛丸的产品进行整合自动上下料的系统去完成,从而达到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抛丸机的加工过程中全自动无人化运行,减少人工干预;上料时实现产品落差低、无跌落零件,产品品质好,成品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包括:传动链组件,该传动链组件为一水平设置的传动装置;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与传动链组件配合移动;该上料机构包括船型槽、机器人第七轴、船型槽夹具,船型槽设置在机器人第七轴上方,船型槽开口两端延伸方向与上料机构在传动链组件上运动方向垂直,船型槽通过船型槽夹具与机器人第七轴固定连接;行走系统,该行走系统驱动上料机构在传动链组件上运动;履带,该履带设置在传动链组件一侧端部,履带与传动链组件垂直设置;抛丸机,抛丸机具有若干个,若干抛丸机对称设置在传动链组件的两侧,抛丸机的进料口开口方向朝向传动链组件。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组件包括:机架,机架截面为倒“n”形结构;滑轨,滑轨具有两个,两个滑轨平行设置在机架上表面,滑轨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轨道遮蔽,该轨道遮蔽设置在内表面,轨道遮蔽与机架间形成隔绝空腔;坦克链,坦克链设置在机架一侧外边沿,坦克链与滑轨平行设置,坦克链为一首尾相连形成链带;坦克链槽,该坦克链槽限定坦克链在机架上的运动方向;坦克链固定架,该坦克链固定为一侧L形结构,坦克链固定架设置坦克链上方、并与行走系统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组件还包括:接近开关安装板,该接进开关安装板设置在坦克链固定架下表面,接近开关安装板下半部装有接近开关;感应块,该感应块设置在朝向坦克链一侧的机架外表面,感应块与接近开关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组件还包括缓冲块,缓冲块具有两个,两个缓冲块分别设置在行走系统沿机架方形运动的两端部。更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固定板,坦克链固定架与固定板端部固定连接,该固定板上表面与机器人第七轴固定,固定板与缓冲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块,滑块具有若干个,若干滑块分为两列分别与两个滑轨相配合;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与坦克链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船型槽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其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依次与底板边缘固定连接,其中,第一侧板、第三侧板与底板开口向外倾斜设置,该底板与第一侧板夹角为钝角,底板与第三侧板夹角为钝角;第二侧板、第四侧板下端与底板固定,两侧边沿分别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强托架,该加强托架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组成的槽体结构相同、设置在槽体下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50°;所述第三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50°;该底板与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形成的夹角大小形同。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第七轴包括:齿轮底座,该齿轮底座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与齿轮底座齿轮配合运动;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该第一连接臂与旋转机构连接,第二连接臂与船型槽夹具连接;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固定在旋转机构上,第一电机的顶升轴与第一连接臂固定;第一旋转电机,该第一旋转电机驱动第一连接臂的倾斜角度;第二旋转电机,该第二旋转电机驱动第二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角度;旋转轴,该旋转轴连接第二连接臂与船型槽夹具。进一步的,所述船型槽夹具包括:夹具壳体,该夹具壳体为一端开口的半包围结构,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在夹具壳体上;船型槽平移轨道,该船型槽平移轨道设置在夹具壳体另一侧表面,船型槽平移滑轨具有两个,两个船型槽平移滑轨平行设置;船型槽滑块,该船型槽滑块固定在船型槽上,该船型槽滑块分设两行分别与两个船型槽平移滑轨配合;滑块联动板,该滑块联动板一侧为侧T形结构,该滑块联动板的短板将固定在船型槽滑块平整一侧面,滑块联动板的长板与船型槽下底面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抛丸机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工作时,机器人第七轴带动该上料机构配套设置的船型槽以及船型槽内的工件一起搬运至抛丸机,机器人第七轴进行弯折,将工件从船型槽内抖动倒进履带上,履带运动将工件输送至抛丸机的机舱内,带工件下料完毕后将船型槽放置回原位,抛丸机机舱门关闭,设备运行,待运行结束后,打开机舱门,履带反转,工件从履带跌落至输送机,转移至下道工序;该装置实现了抛丸机自动上料、下料的整个生产线自动运转,减少人工干预。通过机器人第七轴的上下弯折旋转运动,在工件从船型槽抖动至履带上时,下跌高度不超过300mm,有效防止工件磕碰,即抛丸机上料时产品落差低、无跌落零件,产品品质好,成品率高;除此之外,该加工装置稳定可靠、耐污性能强,结构简单方便检修;由于船型槽两侧均可下料,随时可分离,多线变单线,可分开使用,即该加工装置联动时既可以针对传动链组件单侧抛丸机使用,也可以对传动链组件两侧抛丸机同时使用;还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多品种多工艺加工。除此,该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简单紧凑、占地小、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从另一角度观察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动链组件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5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料机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从另一角度观察上料机构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为传动链组件,11为机架,12为滑轨,13为轨道遮蔽,14为坦克链,15为坦克链槽,16为坦克链固定架,17为接近开关安装板,171为接近开关,18为感应块,19为缓冲块,2为上料机构,21为船型槽,211为底板,212第一侧板,213为第二侧板,214为第三侧板,215为第四侧板,216为加强托架,22为机器人第七轴,221为齿轮底座,222为旋转机构,223为第一连接臂,224为第二连接臂,225为第一电机,226为第一旋转电机,227为第二旋转电机,228为旋转轴,23为船型槽夹具,231为夹具壳体,232为船型槽平移轨道,233为船型槽滑块,2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动链组件,该传动链组件为一水平设置的传动装置;/n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与传动链组件配合移动;该上料机构包括船型槽、机器人第七轴、船型槽夹具,船型槽设置在机器人第七轴上方,船型槽开口两端延伸方向与上料机构在传动链组件上运动方向垂直,船型槽通过船型槽夹具与机器人第七轴固定连接;/n行走系统,该行走系统驱动上料机构在传动链组件上运动;/n履带,该履带设置在传动链组件一侧端部,履带与传动链组件垂直设置;/n抛丸机,抛丸机具有若干个,若干抛丸机对称设置在传动链组件的两侧,抛丸机的进料口开口方向朝向传动链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链组件,该传动链组件为一水平设置的传动装置;
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与传动链组件配合移动;该上料机构包括船型槽、机器人第七轴、船型槽夹具,船型槽设置在机器人第七轴上方,船型槽开口两端延伸方向与上料机构在传动链组件上运动方向垂直,船型槽通过船型槽夹具与机器人第七轴固定连接;
行走系统,该行走系统驱动上料机构在传动链组件上运动;
履带,该履带设置在传动链组件一侧端部,履带与传动链组件垂直设置;
抛丸机,抛丸机具有若干个,若干抛丸机对称设置在传动链组件的两侧,抛丸机的进料口开口方向朝向传动链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组件包括:
机架,机架截面为倒“n”形结构;
滑轨,滑轨具有两个,两个滑轨平行设置在机架上表面,滑轨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轨道遮蔽,该轨道遮蔽设置在内表面,轨道遮蔽与机架间形成隔绝空腔;
坦克链,坦克链设置在机架一侧外边沿,坦克链与滑轨平行设置,坦克链为一首尾相连形成链带;
坦克链槽,该坦克链槽限定坦克链在机架上的运动方向;
坦克链固定架,该坦克链固定为一侧L形结构,坦克链固定架设置坦克链上方、并与行走系统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组件还包括:
接近开关安装板,该接进开关安装板设置在坦克链固定架下表面,接近开关安装板下半部装有接近开关;
感应块,该感应块设置在朝向坦克链一侧的机架外表面,感应块与接近开关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组件还包括缓冲块,缓冲块具有两个,两个缓冲块分别设置在行走系统沿机架方形运动的两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丸机全自动上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包括:
固定板,坦克链固定架与固定板端部固定连接,该固定板上表面与机器人第七轴固定,固定板与缓冲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滑块,滑块具有若干个,若干滑块分为两列分别与两个滑轨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松项锡怀吴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君合表面涂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