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394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包括:恒拉力机构和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固定在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快速随动系统上;恒拉力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用于实现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与已有试验架系统进行快速机械对接,确保在着陆器着陆过程中实现低重力与微重力环境;构型简单,有效行程大,负载可调,适用于模拟在低重力环境下发动机关机后的探测器着陆于地外天体表面的工况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回收着陆及低重力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地外行星探测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向之一。以触地关机的探测器于地外天体表面的着陆过程作为研究背景,为获得触地关机过程中关键设计参数,需要进行探测器触地关机的地面验证试验。为了对触地关机过程进行模拟,需要一种力卸载装置,不仅要实现与已有试验架系统进行快速机械对接,还要确保在触地过程中作用到探测器质心处的加速度达到目标地外天体地表的重力加速度。目前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在地球表面模拟低重力或微重力环境,如气浮法,落塔法,呕吐彗星飞行器,气球悬挂法和拉簧机构重力补偿法等。气浮法借助气浮平台产生一定压力的空气与重力实现平衡,该方法对试验环境要求较高,且实现低重力或微重力的行程有限;落塔法和呕吐彗星飞行器利用产生垂直向下的加速度实现低重力或微重力环境,当下落加速度达到地球重力加速度9.8m/s2时能实现完全失重,通过飞机做一次抛物线运动,机舱内可实现20s至30s的短暂低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拉力机构和支撑框架(3);/n支撑框架(3)固定在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快速随动系统上;/n恒拉力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3)上,用于实现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拉力机构和支撑框架(3);
支撑框架(3)固定在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快速随动系统上;
恒拉力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3)上,用于实现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恒拉力机构,包括:拉力调节机构(1)、并联弹簧组(2)、导向杆(4),钢丝绳Ⅰ(5)、支撑底座(6)、定滑轮Ⅰ(7)、前叉(8)、摆动杆(9)、定滑轮Ⅱ(10)和钢丝绳Ⅱ(11);
拉力调节机构(1)和支撑底座(6)安装在支撑框架(3)上;
并联弹簧组(2)的一端与拉力调节机构(1)相连,另一端通过钢丝绳Ⅰ(5)绕过定滑轮Ⅰ(7)与前叉(8)相连;
前叉(8)以转动副的形式与摆动杆(9)连接;
摆动杆(9)以转动副的形式与支撑底座(6)相约束;
导向杆(4)一端与并联弹簧组(2)固连,另一端与支撑底座(6)固连;
定滑轮Ⅱ(10)以转动副与摆杆(9)连接;
钢丝绳Ⅱ(11)一端与负载固连,另一端跨过定滑轮Ⅱ(10)与支撑底座(6)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负载上下运动过程中,负载重力通过钢丝绳Ⅱ(11)和定滑轮Ⅱ(10)传递给摆杆(9),前叉(8)将摆杆(9)的力通过钢丝绳Ⅰ(5)传递给并联弹簧组(2),依靠并联弹簧组(2)的弹力实现负载重力的平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负载的大行程重力卸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毅孙海宁唐晓强黄伟唐明章黎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