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039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底座和无人机,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承托机构和遮挡机构,承托机构包括承托块和第一驱动组件,承托块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承托块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和垂直于底座;遮挡机构包括遮挡板和第二驱动组件,遮挡板转动设置在承托块上,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遮挡板转动至与承托块相对和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且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上方。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1、无人机不易遭受雨水撞击导致寿命缩短;2、避免了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在无人机无需充电时闲置,丰富了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代表甲方对乙方的工程建设实施监控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工程监理是一种有偿的工程咨询服务;是受甲方委托进行的;监理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相关合同及文件;监理的准则是守法、诚信、公正和科学;监理目的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了提高监理效率,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无人机进行工程监理。申请公布号为CN11215334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工程监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和无人机,无线充电模块能够对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保证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使得无人机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提高了监理的效率。但监理现场通常为露天现场,下雨时雨水会直接撞击无人机表面,从而无人机的寿命易降低。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无人机易遭受雨水撞击导致寿命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无人机不易遭受雨水撞击导致寿命降低,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底座和无人机,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承托机构和遮挡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块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承托块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承托块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和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遮挡机构包括遮挡板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遮挡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托块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遮挡板转动至与承托块相对和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且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人机需要充电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承托块转动至垂直于底座,此时无线充电模块露出,无人机可方便的飞行至无线充电模块上方进行充电;当无人机处于充电状态下下雨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遮挡板相对于承托块转动至无线充电模块上方且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此时遮挡板便遮挡在无人机的上方,从而无人机不易遭受雨水撞击导致寿命缩短。当无人机无需充电飞行至其他位置进行监理勘测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承托块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第二驱动组件驱动遮挡板转动至与承托块贴合,此时施工人员可坐在遮挡板上进行休息,避免了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在无人机无需充电时闲置,丰富了使用功能。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内;安装槽的槽口朝上,承托块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时与安装槽的槽口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充电模块的安装较为稳定,同时当施工人员坐在承托块上时无线充电模块不易受到施工人员的重力导致损坏,无线充电模块的使用寿命较长。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蜗轮和蜗杆,所述承托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承托块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可转动,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启动时蜗杆便会转动,蜗杆转动时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便会转动,由于蜗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从而第一转轴便会转动,而第一转轴固定设置在承托块上,进而承托块会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故第一电机启动时承托块便能够相应的转动至不同的位置。可选的,所述承托块背离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槽,遮挡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铰接块,第二铰接块插入第二铰接槽;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托块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入第二铰接槽内与所述第二铰接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启动时第二铰接块便会转动,此时第二铰接块便会带动遮挡板转动,从而只需第二电机启动便可使遮挡板转动至不同位置。可选的,所述承托块的一端设有支撑块,所述遮挡板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且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上方时下端与支撑块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能够对遮挡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下雨时遮挡板能够较为稳定的保持在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且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上方的位置。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支撑块插入的限位槽,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时所述支撑块插入所述限位槽,所述支撑块具有弹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托块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相对时,承托块能够供施工人员闲坐休息,施工人员闲坐时可能会调整坐姿,由于此时支撑块插入限位槽,从而承托块不易在施工人员调整坐姿时跟随施工人员移动导致承托块与底座的连接处受损。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多个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移动较为方便。可选的,所述底座底端设有可升降的支撑杆和用于驱动支撑杆升降的升降机构,支撑杆的下方设有吸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无需移动时升降机构可驱动支撑杆降下至吸盘接触地面,此时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便难以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能够精准的位于所放置的地点。同时,当施工人员坐在承托块上时也可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支撑杆升降不同的高度以使底座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改变,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施工人员闲坐的需求,通用性强。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支撑杆背离吸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与支撑杆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启动时推杆便会相对于底座升降,从而底座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便可改变。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不易遭受碰撞受损,使用寿命较长。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无人机不易遭受雨水撞击导致寿命缩短;2.避免了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在无人机无需充电时闲置,丰富了使用功能;3.该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移动较为方便;4.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施工人员闲坐的需求,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的承托块转动至与底座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的承托块转动至与底座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的遮挡块转动至与承托块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的为了凸显底座底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的电动推杆与容纳槽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无线充电模块;2、底座;21、安装槽;22、第一铰接槽;23、安装板;24、限位槽;25、容纳槽;3、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模块(1)和无人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设有承托机构(4)和遮挡机构(5),所述承托机构(4)包括承托块(41)和第一驱动组件(42),所述承托块(41)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承托块(41)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1)相对和垂直于所述底座(2);/n所述遮挡机构(5)包括遮挡板(51)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遮挡板(51)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托块(41)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遮挡板(51)转动至与承托块(41)相对和与无线充电模块(1)相对且位于无线充电模块(1)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模块(1)和无人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设有承托机构(4)和遮挡机构(5),所述承托机构(4)包括承托块(41)和第一驱动组件(42),所述承托块(41)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承托块(41)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1)相对和垂直于所述底座(2);
所述遮挡机构(5)包括遮挡板(51)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遮挡板(51)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托块(41)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遮挡板(51)转动至与承托块(41)相对和与无线充电模块(1)相对且位于无线充电模块(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安装槽(21),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固定设置在安装槽(21)内;
安装槽(21)的槽口朝上,承托块(41)转动至与无线充电模块(1)相对时与安装槽(21)的槽口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包括第一电机(421)、蜗轮(422)和蜗杆(423),所述承托块(4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412),承托块(41)通过第一转轴(412)与所述底座(2)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42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第一电机(421)的输出轴与蜗杆(423)固定连接,所述蜗杆(423)可转动,所述蜗轮(422)与所述蜗杆(423)啮合,所述蜗轮(422)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建筑工程监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41)背离底座(2)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槽(414),遮挡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辉郑伟荣李太方郑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