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特别是一种用来煮粥的电热锅,属于炉具的改进。目前,饮食部门的炊具基本上都换上了先进设备,使其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唯独只有煮粥用的锅未有改进,还维持在几十年以前的操作水平,经常是半夜起床开始煮,每隔一段时间就需操作者定期搅拌,操作者的工作量相当大,而且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粘锅,甚至发焦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整锅粥的质量,需重新煮过,造成时间和材料的浪费,影响正常营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定时烧煮与关机功能,并能有效减轻工作量且省时、省料、节能高效的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本技术包括锅盖、锅体、外壳、搅拌装置、电热装置及电热控制总成,其中搅拌装置由支架、动力机构、传动轴及若干叶片组成,支架固定在锅体上部,动力机构安装固定在支架上,传动轴上端与动力机构输出轴相接,下端伸向锅体内腔底部,叶片安装在传动轴下部,电热装置设置在锅体底部,电热控制总成设置在锅体外侧面的电控制台内。上述电热控制总成由工作计时电路、大小功率转换控制电路、防溢控制电路组成。本技术由于采用电机带动叶片扫刮锅底和电热控制的结构,起到自动搅拌的作用,有效防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锅体、外壳、搅拌装置、电热装置及电热控制总成,其中搅拌装置由支架、动力机构、传动轴及若干叶片组成,支架固定在锅体上部,动力机构安装固定在支架上,传动轴上端与动力机构输出轴相接,下端伸向锅体内腔底部,叶片安装在传动轴下部,电热装置设置在锅体底部,电热控制总成设置在锅体外侧面的电控制台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锅体、外壳、搅拌装置、电热装置及电热控制总成,其中搅拌装置由支架、动力机构、传动轴及若干叶片组成,支架固定在锅体上部,动力机构安装固定在支架上,传动轴上端与动力机构输出轴相接,下端伸向锅体内腔底部,叶片安装在传动轴下部,电热装置设置在锅体底部,电热控制总成设置在锅体外侧面的电控制台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机构为直流无级调速电机或微型交流电机与减速箱的组合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锅体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做出有安装孔,传动轴下端支承在该安装孔内,叶片安装在传动轴下端靠近锅体底面的位置,叶片下部接设有一耐磨硅胶片。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通过连接器安装固定在传动轴下部,该连接器为圆环体,固定套置在传动轴上,圆环体四周设有卡口,叶片卡接在圆环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锅体底部位置或锅体侧壁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渣管,该排渣管口部设有盖密封或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由支板及若干支杆组成,支杆一端分别固定在锅体内壁对称分布的承托脚上,另一端斜向上固定在支板上,传动轴穿过支板中心伸向锅体内腔,传动轴与支板交接处设有轴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热装置为加热板,锅体底板中心开有圆形缺口,加热板安装在锅体底板圆形缺口处,并与锅体底板连接成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热控制总成由工作计时电路、大小功率转换控制电路、防溢控制电路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动搅拌电热煮粥锅,其特征在于上述工作计时电路由中间继电器3ZJ、4ZJ、5ZJ、6ZJ、交流接触继电器1RC、2RC、3JC、时间继电器2SJ、3SJ、按钮K及按钮2LA和中间继电器2ZJ组成,其中按钮2LA和中间继电器2ZJ串联相接;中间继电器5ZJ的常闭触点与交流接触继电器1RC的控制端串联后与交流接触继电器2RC并联再与中间继电器6ZJ的常闭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球,黎国基,
申请(专利权)人:邝球,黎国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