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位装置及儿童用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363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座位装置及具有该儿童座位装置的儿童用品,儿童座位装置包括靠背、座位,以及束缚系统,靠背与座位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地设置,束缚系统包括肩带与胯带,胯带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地穿设在座位上,胯带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相接的连接段与滑动段,连接段位于座位的坐侧并与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滑动段位于所述座位的背侧,滑动段与靠背滑动地连接后固定地连接在座位上。束缚系统能够随靠背的转动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在靠背角度增大时自动地补偿位于儿童身体前侧的安全带总长度,避免对儿童造成过紧束缚;在靠背角度减小时自动地使得儿童身体前侧的安全带总长度缩短,保证束缚系统对儿童的稳固束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座位装置及儿童用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位装置,以及具有该儿童座位装置的儿童用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如儿童座兜、儿童推车等儿童用品上都设有儿童座位装置,该儿童座位装置具有座位、靠背,以及将儿童束缚在座位装置上的安全带组件,该安全带组件包括胯带与肩带,胯带连接与座位上,肩带连接与靠背上。通常,为满足儿童的不同坐姿变化需要,如不同倚靠角度的坐姿,以及躺姿的变化,靠背相对座位通常是角度可调整的。然而,当靠背相对座位角度调整后,如从坐姿变换为躺姿状态,肩带连接于靠背上的位置与胯带连接于座位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变长,导致安全带被绷紧,造成儿童的身体被束缚的很紧而引起乘坐的不舒适。目前,大多是通过调整胯带或肩带自身的长度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但这样导致用户在每调整一次靠背的角度就需要调整一次安全带的长度,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座位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座位装置,包括靠背、座位,以及束缚系统,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转动地连接,且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座位装置具有坐侧与背侧,所述束缚系统包括肩带与胯带,所述胯带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座位上,所述胯带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相接的连接段与滑动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坐侧且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位于所述背侧,所述滑动段与所述靠背滑动地连接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优选地,所述胯带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连接端与固定端,所述连接段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进一步地,所述束缚系统具有使用状态,当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肩带的一端部固定地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夹角越大,所述连接段越长、所述滑动段越短。更进一步地,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转动使得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夹角增大的过程中,所述胯带相对所述座位朝向所述坐侧滑动,使得连接段变长、所述滑动段变短。优选地,所述靠背的后侧固设有导向件,所述滑动段相对滑动地绕设在所述导向件上。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孔,或者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靠背之间形成所述的导向孔,所述滑动段能够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并绕设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固定端穿出所述导向孔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座位的后部与所述靠背的下部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转动的转动中心线在所述靠背的高度方向上间距地设置。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在所述靠背上位于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转动的转动中心线的上方。优选地,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通过软质部件连接,或者,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通过转轴相对转动地连接。优选地,所述座位上设有供所述胯带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地穿过的穿孔,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座位上的位置沿所述座位的前后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穿孔的后方。优选地,所述肩带滑动地穿设在所述靠背上,所述束缚系统还包括调节带,所述调节带与所述肩带固定地设置,所述调节带具有位于所述座位前部的连接位置,所述调节带具有位于所述连接位置与所述肩带之间的调节段,所述座位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调节段长度的带体调节机构。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带体调节机构为单向锁止机构或自动卷收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段位于所述背侧,所述调节带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的前部,且所述调节带具有伸出至所述坐侧的延伸段。进一步地,所述胯带在所述座位上的设置位置在所述座位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调节带与所述座位之间连接位置的后方。进一步地,所述肩带包括左肩带与右肩带,所述左肩带与所述右肩带分别滑动地穿设在所述靠背上,所述左肩带与所述右肩带均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能够与所述胯带的所述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调节带固定地设置。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肩带的一端部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靠背上,所述肩带的另一端部能够与所述胯带可拆卸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儿童座位装置的儿童用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用品,包括如上述的儿童座位装置。优选地,所述儿童用品为儿童推车或儿童座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位装置及具有该儿童座位装置的儿童用品,其中,儿童坐立在该座位装置时,当调整靠背与座位的角度而满足儿童不同坐姿或躺姿使用需要时,束缚系统能够随靠背的转动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在靠背角度增大时自动地补偿位于儿童身体前侧的安全带总长度,避免对儿童造成过紧束缚;在靠背角度减小时自动地使得儿童身体前侧的安全带总长度缩短,保证束缚系统对儿童的稳固束缚。附图说明附图1至附图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后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坐姿状态;附图5至附图8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后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躺姿状态;附图9至附图11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儿童座兜略去肩带与调节带后的立体示意图、后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坐姿状态;附图12至附图1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儿童座兜略去肩带与调节带后的立体示意图、后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躺姿状态;附图15至附图1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坐姿状态;附图18至附图20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躺姿状态;附图21至附图2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后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坐姿状态;附图25至附图28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后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躺姿状态;附图29至附图31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坐姿状态;附图32至附图3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儿童座兜的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躺姿状态;其中:1、靠背;11、导向件;2、座位;21、单向锁止机构;22、穿孔;23、锚固件;3、束缚系统;31、肩带;31a、第一端部;31b、第二端部;311、调节带;311a、调节段;311b、延伸段;312、左肩带;313、右肩带;32、胯带;32a、连接段;32b、滑动段;321、连接端;322、固定端;4、腰带;5、搭扣组件;6、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座位装置,包括靠背、座位,以及束缚系统,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转动地连接,且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座位装置具有坐侧与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系统包括肩带与胯带,所述胯带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座位上,所述胯带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相接的连接段与滑动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坐侧且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位于所述背侧,所述滑动段与所述靠背滑动地连接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129 CN 20211012894321.一种儿童座位装置,包括靠背、座位,以及束缚系统,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转动地连接,且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座位装置具有坐侧与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系统包括肩带与胯带,所述胯带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座位上,所述胯带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相接的连接段与滑动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坐侧且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位于所述背侧,所述滑动段与所述靠背滑动地连接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胯带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连接端与固定端,所述连接段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系统具有使用状态,当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肩带的一端部固定地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夹角越大,所述连接段越长、所述滑动段越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转动使得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夹角增大的过程中,所述胯带相对所述座位朝向所述坐侧滑动,使得连接段变长、所述滑动段变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后侧固设有导向件,所述滑动段相对滑动地绕设在所述导向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孔,或者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靠背之间形成所述的导向孔,所述滑动段能够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并绕设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固定端穿出所述导向孔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的后部与所述靠背的下部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转动的转动中心线在所述靠背的高度方向上间距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在所述靠背上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李丰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