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座位装置及儿童用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位装置,以及具有该儿童座位装置的儿童用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如儿童座兜、儿童推车等儿童用品上都设有儿童座位装置,该儿童座位装置具有座位、靠背,以及将儿童束缚在座位装置上的安全带组件,该安全带组件包括胯带与肩带,胯带连接与座位上,肩带连接与靠背上。通常,为满足儿童的不同坐姿变化需要,如不同倚靠角度的坐姿,以及躺姿的变化,靠背相对座位通常是角度可调整的。然而,当靠背相对座位角度调整后,如从坐姿变换为躺姿状态,肩带连接于靠背上的位置与胯带连接于座位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变长,导致安全带被绷紧,造成儿童的身体被束缚的很紧而引起乘坐的不舒适。目前,大多是通过调整胯带或肩带自身的长度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但这样导致用户在每调整一次靠背的角度就需要调整一次安全带的长度,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座位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座位装置,包括靠背、座位,以及束缚系统,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座位装置,包括靠背、座位,以及束缚系统,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转动地连接,且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座位装置具有坐侧与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系统包括肩带与胯带,所述胯带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座位上,所述胯带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相接的连接段与滑动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坐侧且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位于所述背侧,所述滑动段与所述靠背滑动地连接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129 CN 20211012894321.一种儿童座位装置,包括靠背、座位,以及束缚系统,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转动地连接,且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座位装置具有坐侧与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系统包括肩带与胯带,所述胯带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座位上,所述胯带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相接的连接段与滑动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坐侧且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位于所述背侧,所述滑动段与所述靠背滑动地连接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胯带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连接端与固定端,所述连接段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能够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段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系统具有使用状态,当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肩带的一端部固定地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夹角越大,所述连接段越长、所述滑动段越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转动使得所述靠背与所述座位之间的夹角增大的过程中,所述胯带相对所述座位朝向所述坐侧滑动,使得连接段变长、所述滑动段变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后侧固设有导向件,所述滑动段相对滑动地绕设在所述导向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孔,或者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靠背之间形成所述的导向孔,所述滑动段能够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并绕设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固定端穿出所述导向孔后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座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的后部与所述靠背的下部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转动的转动中心线在所述靠背的高度方向上间距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在所述靠背上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李丰,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