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及其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030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列车及其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与系统。上述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包括四个逆变模块及其对应的输出接触器以及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四个逆变模块和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并联连接自辅助电源的直流高压输入端;四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接触器分别耦接至列车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油泵系统、第一转向液压系统和第二转向液压系统以输出供电;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给列车的低压负载输出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辅助电源系统以及列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列车及其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与系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了列车各个转向轴供电的安全和可靠,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及其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的辅助电源结构及其系统,尤其涉及每节车厢具有两个转向轴的新能源车辆的辅助电源结构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对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的影响日益关注,新能源车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车辆,新能源车辆辅助电源系统更为复杂,尤其对于新能源列车,现在已经发展到了能够双向行驶,由于需要双向行驶,意味着每个车轴都需要转向,其供电电路及控制逻辑更为复杂。目前,双向行驶的新能源列车至少包括一头一尾两节动车车厢,两节动车车厢之间还可以根据需求加设拖车车厢,每节车厢均设置有两个转向轴用于转向,转向系统的供电由辅助电源系统供电。为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每轴的转向供电都需保证安全和可靠,这就需要从设计角度考虑供电的可靠性。同时,整车的低压供电也由辅助电源系统供电,若辅助电源系统的充电机故障,整车也将处于瘫痪状态。因此,亟需要一种新能源列车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以及辅助电源系统,能够为新能源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并且能够有效、可靠地为新能源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从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为了解决上述的新能源列车辅助系统的供电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包括:四个逆变模块及其对应的输出接触器,上述四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接触器分别耦接至上述列车的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油泵系统、第一转向液压系统和第二转向液压系统以输出供电;以及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上述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给上述列车的低压负载输出供电;其中上述四个逆变模块和上述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并联连接自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直流高压输入端。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扩展接触器;其中上述四个逆变模块中的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上述第一扩展接触器耦接至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上述第二逆变模块被隔离,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上述第一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扩展接触器为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以及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上述第一扩展接触器耦接至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上述第一逆变模块被隔离,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上述第二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扩展接触器为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负载接触器和第二负载接触器;其中上述第一负载接触器位于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上述第一负载接触器闭合,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上述第一逆变模块或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以及上述第二负载接触器位于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上述第二负载接触器闭合,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上述第一逆变模块或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二扩展接触器;其中上述四个逆变模块中的第三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上述第二扩展接触器耦接至第四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上述第四逆变模块被隔离,上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上述第三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二扩展接触器为上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以及上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上述第二扩展接触器耦接至上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上述第三逆变模块被隔离,上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上述第四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二扩展接触器为上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三负载接触器和第四负载接触器;其中上述第三负载接触器位于上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上述第三负载接触器闭合,上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上述第三逆变模块或上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以及上述第四负载接触器位于上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上述第四负载接触器闭合,上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上述第三逆变模块或上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为冗余的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上述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并联连接自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直流高压输入端,上述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并联输出供电至上述列车的低压负载。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各个逆变模块和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直流高压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熔断器。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各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接触器之间串联设置有滤波器,以保证各个逆变模块输出正弦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辅助电源系统,上述辅助电源系统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上述列车至少包含两节动车车厢,上述辅助电源系统包括两组如上任一项实施例中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各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分别对应一节动车车厢供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如上述的辅助电源系统的列车。在上述列车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列车的两节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并联,各节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通过两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冗余供电;和/或上述列车的各节动车车厢的第一转向液压系统与第二转向液压系统共用液压油缸,各节动车车厢的第一转向液压系统与第二转向液压系统对应的逆变模块彼此冗余供电。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各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输出接触器以及拖车接触器耦接至至多一个上述列车的拖车车厢的转向液压系统以输出供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辅助电源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上述辅助电源系统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上述列车包含两节动车车厢和至少一节拖车车厢,每节拖车车厢包括两组转向液压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包括两组如上述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各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分别对应一节动车车厢,以及拖车车厢的至少一组转向液压系统供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的辅助电源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列车。在上述列车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列车的两节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并联,各节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通过两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冗余供电;和/或上述列车的各节动车车厢的第一转向液压系统与第二转向液压系统共用液压油缸,各节动车车厢的第一转向液压系统与第二转向液压系统对应的逆变模块彼此冗余供电;和/或各节拖车车厢的两组转向液压系统共用液压油缸,各节拖车车厢的两组转向液压系统对应的逆变模块彼此冗余供电。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辅助电源系统以及包含上述辅助电源系统的列车,能够保证列车辅助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电源电路结构,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n四个逆变模块及其对应的输出接触器,所述四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接触器分别耦接至所述列车的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油泵系统、第一转向液压系统和第二转向液压系统以输出供电;以及/n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给所述列车的低压负载输出供电;其中/n所述四个逆变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并联连接自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直流高压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电源电路结构,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个逆变模块及其对应的输出接触器,所述四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接触器分别耦接至所述列车的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油泵系统、第一转向液压系统和第二转向液压系统以输出供电;以及
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给所述列车的低压负载输出供电;其中
所述四个逆变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并联连接自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直流高压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扩展接触器;其中
所述四个逆变模块中的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扩展接触器耦接至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所述第二逆变模块被隔离,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所述第一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扩展接触器为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以及
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扩展接触器耦接至所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所述第一逆变模块被隔离,所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所述第二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扩展接触器为所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负载接触器和第二负载接触器;其中
所述第一负载接触器位于所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所述第一负载接触器闭合,所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所述第一逆变模块或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以及
所述第二负载接触器位于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所述第二负载接触器闭合,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所述第一逆变模块或所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二扩展接触器;其中
所述四个逆变模块中的第三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扩展接触器耦接至第四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所述第四逆变模块被隔离,所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所述第三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二扩展接触器为所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以及
所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扩展接触器耦接至所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所述第三逆变模块被隔离,所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所述第四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二扩展接触器为所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三负载接触器和第四负载接触器;其中
所述第三负载接触器位于所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所述第三负载接触器闭合,所述第三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所述第三逆变模块或所述第四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以及
所述第四负载接触器位于所述第四逆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肖磊谢斌骆鹏董其爱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