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热冷却型锻造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油热冷却型锻造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模具锻造是指先将金属加热,成为液态或者软化的状态。再把它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他与铸造的不同点在于铸造是将加热后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到模型里,而模锻还需要通过上下模的合闭,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力,所以模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都要好于铸造件。另外像一些形状复杂,大批量生成的,一般采用模锻,而不用手工锻造。其中像闸阀阀芯在锻造成型后在经过注塑进塑胶套内,这样增加了产品的密封性,首先将锻造金属块放置在模腔内,合模后进行注塑,但是这类锻造模具在生产过程包括注塑加料操作,冷却成型操作,出料放料操作形成一个循环,其中注塑后,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冷却成型,采用冷却机构进行冷却虽然节约了时间,但是冷却会造成注塑管下方产生死料,每次操作后需要将死料铲出,在进行注塑,死料不仅造成了原料的浪费,而且冷却系统存在生产的缺陷,致使生产的效率低下,出料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模具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热冷却型锻造模具,包括底箱(1)和隔热板(6),所述底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底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模(3),所述底模(3)的顶部搭接有顶模(4),所述顶模(4)的模芯(5)套设在所述底模(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6)为设置有真空内腔,所述隔板(6)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模(4)的顶部,所述隔热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流道板(7),所述流道板(7)设置有储料腔,所述流道板(7)内且包裹所述储料腔设置有高温冷却油循环槽(8),所述流道板(7)底部横向中线贯穿设置有注塑嘴机构(9),所述注塑嘴机构(9)贯穿并延伸至模芯(5)底部的表面,所述注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热冷却型锻造模具,包括底箱(1)和隔热板(6),所述底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底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模(3),所述底模(3)的顶部搭接有顶模(4),所述顶模(4)的模芯(5)套设在所述底模(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6)为设置有真空内腔,所述隔板(6)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模(4)的顶部,所述隔热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流道板(7),所述流道板(7)设置有储料腔,所述流道板(7)内且包裹所述储料腔设置有高温冷却油循环槽(8),所述流道板(7)底部横向中线贯穿设置有注塑嘴机构(9),所述注塑嘴机构(9)贯穿并延伸至模芯(5)底部的表面,所述注塑嘴机构(9)内侧壁的下方设置有扩口槽(10),所述注塑嘴机构(9)内腔的上方套接有余料提升机构,所述底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油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油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箱体(19),所述冷却箱体(19)内腔中部横向设置有冷却套(20),所述冷却套(20)与所述冷却箱体(19)预留空间内灌装有冷却液(21),所述冷却箱体(19)的左侧设置有排料套(22),所述排料套(22)的左端所述冷却箱体(19)内壁的左侧,所述冷却套(20)内纵向贯穿有两个风冷板(27),所述风冷板(27)的前后两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冷却箱体(19)的前后两侧,所述风冷板(27)位于所述冷却套(20)内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套设有弧形条(28),所述弧形条(2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方形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涡流板固定连接,所述涡流板与所述弧形条(28)之间形成弧形冷却槽,所述弧形条(2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条(29),所述冷却套(20)内且位于两个所述风冷板(27)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导热条(31),靠近所述风冷板(27)的两个所述导热条(31)的相背一侧的右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分流条(30),所述冷却箱体(19)右侧固定连接有分压套(23),所述分压套(23)内套设有分流头(24),所述分流头(24)与所述分压套(23)之间设置有第一油路(26),所述分流头(24)左端呈环形开设有第二油路(25),第一油泵(56)的吸油端与所述排料套(22)连通,所述第一油泵(56)的出油端连通有第一管道(63),所述底模(3)左端纵向设置有分油管道(46),所述分油管道(46)右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冷却油道(49),所述第一冷却油道(49)内壁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连通槽(47),所述连通槽(4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腔(48),所述第一冷却油道(49)内壁前侧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管(50),所述弧形管(50)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冷却管道(65),多个所述第二冷却管道(65)内腔连通下流管,多个下流管连通有第二管道(66),所述第二管道(66)贯穿所述底模(3)并套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管道(63)的输出端与所述分油管道(46)连通,所述第一管道(63)和所述第一油泵(56)的进油端均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底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57),所述缸体(57)设置有油压滑腔(60),所述油压滑腔(60)内套设有滑塞(58),所述滑塞(58)上套接有所述油压滑腔(60)内壁接触的滑塞套(59),所述油压滑腔(60)右侧内腔开设的输油路一(61)与第二油泵(561)的出油端连通,所述油压滑腔(60)左侧内腔开设的输油路二(62)通过管道与所述分压套(23)内腔连通,所述滑塞(58)左侧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推杆(52),所述推杆(52)的左端贯穿所述缸体(57)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一冷却油道(49)右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限位套(51),所述推杆(52)的左端套接在所述限位套(51)内,所述推杆(5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堵头(53),所述堵头(5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50),所述密封块(50)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冷却油道(49)内壁搭接,所述堵头(53)中部套设有环形除油套(54)和清洗套(55),所述环形除油套(54)和清洗套(55)的外壁均与所述第一冷却油道(49)内壁搭接内壁相抵,所述底模(3)沿中轴线上且位于所述模腔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内嵌槽(32),所述内嵌槽(32)内套设有顶板(33),所述内嵌槽(32)底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复位槽(34),所述顶板(33)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35),所述圆柱块(35)套设在所述复位槽(34)的内腔,所述圆柱块(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38),所述顶杆(38)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9),所述顶杆(3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36),所述滑块(36)的底端套设有密封座(37),所述密封座(37)的外壁与所述复位槽(34)内壁搭接,所述底模(3)位于所述复位槽(34)下方设置有气槽(41),所述气槽(41)通过分支槽(40)与所述复位槽(34)连通,所述模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条形槽(43),所述条形槽(43)内腔上方套设有顶条(45),所述顶条(45)的底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气阀塞(44),所述条形槽(43)通过连接气道(42)与所述复位槽(34)内腔连通,且所述滑块(36)位于所述连接气道(42)的下方,所述气槽(41)通过气管(64)与所述第一气泵(56)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气管(64)上设置有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热冷却型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嘴机构(9)包括聚流通道(91),所述聚流通道(91)的底部连通有注塑嘴(92),所述注塑嘴(92)的底部与所述模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