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承磊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11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自动加水和操作方便的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柱,底板上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搅拌箱,四个支撑柱顶部之间连接有搅拌箱;搅拌叶,搅拌箱内转动式设有搅拌叶;搅拌机构,底板与搅拌叶之间连接有搅拌机构;出料机构,搅拌箱上设有出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和锥形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和搅拌叶转动,达到了自动搅拌的效果,该操作解放了人手,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造房屋、公路、桥梁以及其他一些大型建筑,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方式多采用人们将水泥和细沙倒在地上,使用铁具对其进行搅拌,随后人工加水,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而且搅拌完成后,剩余在地上的混凝土不容易清洗掉,降低了工作效率。专利申请:CN207387992U,公开日为20180522,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机,通过行星传动方式传动,使第二搅拌杆绕着第一搅拌杆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的过程中进行搅拌,提高混凝土搅拌均匀度,第二搅拌杆的上段与中间通过滚动周轴承同时设在第一圆周导轨与第二圆周导轨上,该装置只是实现了搅拌,还需人工上下料,耗费了人力。因此,特别需要设计一种自动上下料,自动加水和操作方便的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自动加水和操作方便的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搅拌方式耗费人力和降低工作效率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柱,底板上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搅拌箱,四个支撑柱顶部之间连接有搅拌箱;搅拌叶,搅拌箱内转动式设有搅拌叶;搅拌机构,底板与搅拌叶之间连接有搅拌机构;出料机构,搅拌箱上设有出料机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底板上安装有电机;第二转轴,底板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搅拌叶连接;第一支架,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第一支架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锥形齿轮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锥形齿轮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出料机构包括:第一导杆,搅拌箱上两侧均设有第一导杆;滑道,搅拌箱下侧设有滑道;第一滑套,搅拌箱上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挡板,两个第一导杆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一滑套滑动式连接;第一弹簧,第一挡板与第一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绕在第一挡板上;手柄,第一挡板上设有手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架,底板上设有安装架;下料箱,安装架顶部设有下料箱;导管,下料箱下部设有导管;第二支架,导管上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支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弹簧,第二挡板两侧与同侧的第二支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绕在第二挡板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套,搅拌箱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套;凸轮,第一转轴上设有凸轮;第二导杆,底板与第二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二导杆;活动杆,第二滑套与第二导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杆;滚轮,活动杆底部转动式设有滚轮,滚轮与凸轮配合;连接杆,第二挡板两侧均设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均与活动杆滑动式连接;第三弹簧,第二导杆与活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绕在第二导杆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注水机构,注水机构包括:固定架,搅拌箱上设有固定架;输水管,固定架上设有输水管;第三滑套,输水管上设有第三滑套;挡块,第三滑套上滑动式设有挡块,挡块与输水管配合;第四滑套,搅拌箱上设有第四滑套;第一楔形块,第四滑套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活动杆配合,挡块与第一楔形块连接;第四弹簧,第一楔形块与第四滑套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绕在第一楔形块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包括:第五滑套,搅拌箱下侧设有第五滑套;第二楔形块,第五滑套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手柄配合;第五弹簧,第二楔形块与第五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绕在第二楔形块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搅拌叶属于金属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和锥形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和搅拌叶转动,达到了自动搅拌的效果,该操作解放了人手,提高了工作效率;2、通过向上移动手柄,从而带动第一挡板向上移动,第一弹簧被压缩,人们在滑道前侧收集流下来的混凝土,达到了下料的效果;3、通过手动转动第二挡板,从而使得第二弹簧扭转形变,进而水泥和细沙由导管流入搅拌箱内,达到了上料的效果;4、通过活动杆带动连接杆转动,继而第二挡板转动,第二弹簧扭转形变,达到了自动上料的效果;5、通过活动杆带动第一楔形块向前移动,从而使得第四弹簧被压缩,挡块向前移动,进而水由输水管进入到搅拌箱内,达到了加水的效果;6、通过手柄带动第二楔形块向后移动,第五弹簧被压缩,手柄向上移动远离时,第五弹簧复位带动第二楔形块复位,达到了卡位的效果,避免了一直手拿手柄造成手臂酸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注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板,2、支撑柱,3、搅拌箱,4、搅拌叶,5、搅拌机构,51、电机,52、第一支架,53、第一转轴,54、第二转轴,55、锥形齿轮组,6、出料机构,61、滑道,62、第一导杆,63、第一挡板,64、第一滑套,65、第一弹簧,66、手柄,7、下料机构,71、安装架,72、下料箱,73、导管,74、第二支架,75、第二挡板,76、第二弹簧,8、推动机构,81、凸轮,82、第二滑套,83、活动杆,84、滚轮,85、第二导杆,86、第三弹簧,87、连接杆,9、注水机构,91、固定架,92、输水管,93、第三滑套,94、挡块,95、第四滑套,96、第一楔形块,97、第四弹簧,10、自锁机构,101、第五滑套,102、第二楔形块,103、第五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和支撑柱(2),底板(1)上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2);/n搅拌箱(3),四个支撑柱(2)顶部之间连接有搅拌箱(3);/n搅拌叶(4),搅拌箱(3)内转动式设有搅拌叶(4);/n搅拌机构(5),底板(1)与搅拌叶(4)之间连接有搅拌机构(5);/n出料机构(6),搅拌箱(3)上设有出料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和支撑柱(2),底板(1)上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2);
搅拌箱(3),四个支撑柱(2)顶部之间连接有搅拌箱(3);
搅拌叶(4),搅拌箱(3)内转动式设有搅拌叶(4);
搅拌机构(5),底板(1)与搅拌叶(4)之间连接有搅拌机构(5);
出料机构(6),搅拌箱(3)上设有出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5)包括:
电机(51),底板(1)上安装有电机(51);
第二转轴(54),底板(1)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54),第二转轴(54)与搅拌叶(4)连接;
第一支架(52),底板(1)上设有第一支架(52);
第一转轴(53),第一支架(52)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53),第一转轴(53)与电机(51)输出轴连接;
锥形齿轮组(55),第一转轴(53)与第二转轴(54)之间连接有锥形齿轮组(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机构(6)包括:
第一导杆(62),搅拌箱(3)上两侧均设有第一导杆(62);
滑道(61),搅拌箱(3)下侧设有滑道(61);
第一滑套(64),搅拌箱(3)上设有第一滑套(64);
第一挡板(63),两个第一导杆(62)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挡板(63),第一挡板(63)与第一滑套(64)滑动式连接;
第一弹簧(65),第一挡板(63)与第一滑套(6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5),第一弹簧(65)绕在第一挡板(63)上;
手柄(66),第一挡板(63)上设有手柄(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用城市道路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料机构(7),下料机构(7)包括:
安装架(71),底板(1)上设有安装架(71);
下料箱(72),安装架(71)顶部设有下料箱(72);
导管(73),下料箱(72)下部设有导管(73);
第二支架(74),导管(73)上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架(74);
第二挡板(75),两个第二支架(74)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挡板(75);
第二弹簧(76),第二挡板(75)两侧与同侧的第二支架(74)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6),第二弹簧(76)绕在第二挡板(7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承磊
申请(专利权)人:肖承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