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孔预制箱梁液压内模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10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孔预制箱梁液压内模模板,包括端节段、变节段和中节段,各节段均在模板环向分割成顶模及其两侧对称铰接的动模,各动模分别由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铰接成型,各顶模和动模均包括骨架和面板,面板内表面与骨架完全贴合固定;变节段各动模旋转的铰接轴线均与模板纵向轴线不平行。变节段的中节段相接端端面为从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往梁中方向伸出一段长度的台阶面,且下一块动模的伸出长度分别不小于其前一块动模与中节段空间的最大干涉量;收模先收变节段,其动模收缩到位后伸入中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小于中节段收模到位后其第一动模面板内轮廓、伸入端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小于端节段动模收缩到位后其第一动模面板内轮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孔预制箱梁液压内模模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预制模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孔预制箱梁液压内模模板。
技术介绍
整孔预制混凝土箱梁的内腔形状通常类似梭形,中部大,两端小,中部和两端均为等截面段,在箱梁内模设计中,根据所在位置我们分别将它们所对应的模板段命名为中节段和端节段,而将中节段与端节段之间的渐变段称之为变节段,将各节段立模时对应的模板外表面所包围的空间分别命名为端节段空间、变节段空间以及中节段空间,而为了达到整体脱模的效果,箱梁内模的中节段和变节段收缩后的模板均需从截面最小的端节段空间脱出。目前,在箱梁内模模板设计中最常用且高效的方法是:将模板环向分成多块后(一般分为顶模和多块动模)两两铰接,再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按先后顺序旋转收缩各节段模板,最终使各节段模板均能达到从端节段空间整体脱出的外轮廓来实现整个箱梁内模的脱模。但是这种内模模板设计结构在脱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模板中的变节段非等截面形状,所以如果变节段动模旋转的铰接轴线与梁体长度方向不能设计成平行状态,则变节段的各动模收模旋转时都会有部分轮廓超出变节段空间转入端节段空间或中节段空间,即在整个收模过程中变节段各动模的两端可能会和相邻的端节段以及中节段模板产生相互干涉的现象,相互干涉的长度为干涉量。(最大干涉量的数学模型:设变节段中轴线的投影线为b,变节段动模展开到最终状态后的投影为c,变节段动模旋转收模到最终状态后的投影为d,e为投影c的最远端到投影线b的垂线,投影d的最远端到垂线e的距离F即为最大干涉量,如图10所示)目前,在整孔预制箱梁内模模板设计中,为避免这种干涉现象常用的设计结构有以下两种:1、将干涉区域单独分割成若干个可拆卸的活动模板,在液压控制脱模之前,需先将活动模板拆除,以避免收模过程中变节段与端节段或中节段干涉;立模时,液压模板支撑到位后再人工安装活动模板。因此,这种结构无法实现各节段模板的全液压脱模,需要人工安拆活动模板,费时费力,且安装精度难以保证,易导致梁体成型面产生错台等缺陷。2、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952740U《不对称箱梁液压内模》中提到:所述端节段和所述变节段上的所述顶模与所述上动模通过顶模上的双铰接耳板和上动模上的单铰接耳板铰接在一起,所述单铰接耳板设置在所述双铰接耳板之间并且所述双铰接耳板的间距为A。该专利是通过在端节段、变节段顶模上的双铰接耳板之间设置间距A,在端节段收模到位后利用外力拉动端节段上、下动模相对顶模滑动距离A后再收缩变节段,在变节段收缩过程中,通过变节段上动模与还未收缩的中节段之间产生的挤压力推动变节段上、下动模相对顶模也滑动距离A,以这种方式来避免变节段与端节段和中节段的干涉现象,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内模模板各节段的整体脱模,但是要借助外力才能实现,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除此之外,当变节段上动模的铰接处有吊装承台等凹凸形状时,滑动会受阻,就不能按照上述方式去避免变节段的上、下动模与中节段的干涉现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不需要设置活动模板也不需要借助外力拖拽模板就可实现整体液压脱模的整孔预制箱梁内模模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整孔预制箱梁液压内模模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端节段、变节段和中节段,各节段均在模板环向分割成顶模及其两侧对称铰接的动模,各动模根据箱梁内腔形状及尺寸分别由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铰接成型,各顶模和各动模均包括骨架和面板,面板的内表面与骨架完全贴合固定连接;变节段各动模旋转的铰接轴线均与模板纵向轴线不平行。所述变节段的中节段相接端端面为从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往梁中方向伸出一段长度的台阶面,且下一块动模的伸出长度分别不小于其前一块动模与中节段空间的最大干涉量;收模时,先收变节段,变节段动模收缩到位后伸入中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小于中节段收模到位后其第一动模面板所形成的内轮廓、伸入端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小于端节段动模收缩到位后其第一动模面板所形成的内轮廓。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节段各动模骨架的纵向长度小于面板的纵向长度,且中节段相接端骨架与面板的长度差不小于变节段各动模收模过程中与中节段相对应动模骨架厚度范围内的最大干涉量。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端节段各动模骨架的纵向长度小于面板的纵向长度,且变节段相接端骨架与面板之间的长度差不小于变节段各动模收模过程中与端节段相对应动模骨架厚度范围内的最大干涉量。本专利技术收模时先收变节段,将中节段动模的一段长度并入变节段与之对接的动模上,让中节段动模上原会造成干涉的模板段先随变节段动模一起绕变节段动模的铰接轴线往变节段空间内旋转脱模到位,给剩余的平行于梁体纵向旋转的中节段动模让出更多的空间,从而避免中节段动模脱模时与变节段动模之间的干涉。通过先收变节段,接着收中节段或者端节段的收模顺序,再通过调整变节段顶模和与之相接的第一动模及后续相邻第N动模的铰接轴线位置来达到在中节段、端节段收模开始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中节段、端节段上各第一动模的面板内轮廓完全包络住变节段上各动模伸入中节段、端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从而避免中节段、端节段脱模时动模面板与已脱模到位的变节段干涉。通过将中节段、端节段动模骨架的纵向长度小于面板纵向长度的结构来避免变节段、端节段在初始脱模阶段中节段动模骨架干涉。总之,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结构将各节段设计成整体,不存在散模、不需要借助外力拖拉模板、也不受吊装承台等凹凸形状的限制就能避免模板在脱模过程中变节段与中节段、端节段的各种干涉,解决了箱梁内模模板在变节段铰接轴线与模板纵向不平行时不能整体液压脱模的难题,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脱模状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中节段左下动模未示出)。图4为图2脱模状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端节段、中节段右上动模未示出)。图5为端节段与变节段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中节段与变节段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的C-C截面示意图。图9为变节段动模脱模初阶段结构示意图(左侧为上动模脱模初阶段,右侧为下动模脱模初阶段)。图10为最大干涉量的数学模型示意图。图11为子缝长度的定义示意图。图中标号及字母意义:1-端节段;11-端节段动模;13-端节段顶模;111-端节段动模面板;112-端节段动模骨架;2-变节段;21-变节段上动模;22-变节段下动模;23-变节段顶模;3-中节段;31-中节段上动模;32-中节段下动模;33-中节段顶模;311-中节段上动模面板;312-中节段上动模骨架;321-中节段下动模面板;322-中节段下动模骨架;412-端节段与变节段模板分接面;423-变节段与中节段模板分接面;522-变节段顶模与变节段上动模铰接轴线;521-变节段上动模与变节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孔预制箱梁液压内模模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端节段、变节段和中节段,各节段均在模板环向分割成顶模及其两侧对称铰接的动模,各动模根据箱梁内腔形状及尺寸分别由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铰接成型,各顶模和各动模均包括骨架和面板,面板的内表面与骨架完全贴合固定连接;变节段各动模旋转的铰接轴线均与模板纵向轴线不平行,其特征在于:/n所述变节段的中节段相接端端面为从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往梁中方向伸出一段长度的台阶面,且下一块动模的伸出长度分别不小于其前一块动模与中节段空间的最大干涉量;/n收模时,先收变节段,变节段动模收缩到位后伸入中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小于中节段收模到位后其第一动模面板所形成的内轮廓、伸入端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小于端节段动模收缩到位后其第一动模面板所形成的内轮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孔预制箱梁液压内模模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端节段、变节段和中节段,各节段均在模板环向分割成顶模及其两侧对称铰接的动模,各动模根据箱梁内腔形状及尺寸分别由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铰接成型,各顶模和各动模均包括骨架和面板,面板的内表面与骨架完全贴合固定连接;变节段各动模旋转的铰接轴线均与模板纵向轴线不平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节段的中节段相接端端面为从第一动模至第N动模依次往梁中方向伸出一段长度的台阶面,且下一块动模的伸出长度分别不小于其前一块动模与中节段空间的最大干涉量;
收模时,先收变节段,变节段动模收缩到位后伸入中节段空间部分的外轮廓小于中节段收模到位后其第一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仙桃黄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