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00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注射器主体、锥形软管,注射器主体内部内切有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内部均设有推杆,推杆顶端外壁均一体成型有手柄,推杆底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活塞,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底端中部均一体成型有排药口,限位结构,顶盖和底座,顶盖通过螺纹与注射器主体连接,底座一体成型在注射器主体底端内部。本方案中,在注射器主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可以同时吸取三种药物,完成一次性可以注射多种药物,锥形软管和注射器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使拆装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科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通过注射器是消化科用药常用装置,但是目前的注射器功能都十分单一,一般都为一个容纳管,只能一次装入一种药物,然而消化科临床用药往往需要一次使用多种药物一起注射,如果使用常规注射器,操作起来十分麻烦;为此,提出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便于使用,可同时装载多种药物,操作简单,便于拆卸,安全卫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注射器主体,所述注射器主体内部内切有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所述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三容纳管相切,所述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三容纳管内部均设有推杆,所述推杆顶端外壁均一体成型有手柄,所述推杆底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三容纳管底端中部均一体成型有排药口,所述注射器主体顶部外壁与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顶盖开口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顶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主体的顶端,所述注射器主体的底端内部一成型有底座,所述顶盖上端开设有三个上限位孔,所述上限位孔分别压在所述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三容纳管的上方,所述底座下端开设有三个下限位孔,所述下限位孔分别托在所述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三容纳管的下方;锥形软管,所述锥形软管热熔在柱形管底部外壁,所述柱形管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柱形管通过螺纹连接在注射器主体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在工作时,通过顶盖的上限位孔和底座的下限位孔对注射器主体内的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内的推杆向上拉动带动活塞吸取药物,然后通过推动推杆将药物打入锥形软管,因为注射器主体内设有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所以可以同时吸取三种药物,通过锥形软管进行给药,更方便、快捷的完成药物注射,更加安全卫生,通过锥形软管顶部圆孔,使药物注射更均匀。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三容纳管的底部为弧形凹槽设置,所述活塞底部也采用与所述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三容纳管底端相配合的弧形凸起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底部的弧形凹槽设置和活塞底部的弧形凹槽设置相配合,更好的将药物注射完全,不浪费药物。优选的,所述注射器主体表面设有刻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射器主体表面的刻度可以更好的看到药物的用量。优选的,所述锥形软管底部设有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锥形软管底部的圆孔,使药物更均匀的摄入。优选的,所述注射器主体上部两侧均设有柱形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射器主体上部两侧的柱形挡板可以更稳定的注射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注射器主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可以同时吸取三种药物,便捷、快速的吸取药物并注射,注射器主体的顶端设有顶盖,注射器主体与顶盖通过螺纹安装,从而使注射器主体与顶盖便于组合,便于拆装,通过顶盖的上限位孔和底座的下限位孔,更好的固定了注射器主体内的第一容纳管,第二容纳管,第三容纳管,底座与柱形管通过螺纹连接,方便了底座与柱形管的组合与拆装,通过锥形软管进行给药,更加安全卫生,通过锥形软管顶部圆孔,使药物注射更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局部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刨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的仰视图。图中:1、注射器主体;11、第一容纳管;111、手柄;112、推杆;113、排药口;115、活塞;12、第二容纳管;13、第三容纳管;14、柱形管;15、锥形软管;151、圆孔;16、柱形挡板;17、顶盖;18、底座;19、上限位孔;191、下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技术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图4所示,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注射器主体1,所述注射器主体1内部内切有第一容纳管11、第二容纳管12、第三容纳管13,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相切,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内部均设有推杆112,所述推杆112顶端外壁均一体成型有手柄111,所述推杆112底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活塞115,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底端中部均一体成型有排药口113,所述注射器主体1顶部外壁与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顶盖17和底座18,所述顶盖17开口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顶盖1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主体1的顶端,所述注射器主体1的底端内部一成型有底座18,所述顶盖17上端开设有三个上限位孔19,所述上限位孔19分别压在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的上方,所述底座18下端开设有三个下限位孔191,所述下限位孔191分别托在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的下方;锥形软管15,所述锥形软管15热熔在柱形管14底部外壁,所述柱形管14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柱形管14通过螺纹连接在注射器主体1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在工作时,通过顶盖17的上限位孔19和底座18的下限位孔191对注射器主体1内的第一容纳管11,第二容纳管12,第三容纳管13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容纳管11,第二容纳管12,第三容纳管13内的推杆112向上拉动带动活塞115吸取药物,然后通过推动推杆112将药物打入锥形软管15,因为注射器主体1内设有第一容纳管11,第二容纳管12,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注射器主体(1),所述注射器主体(1)内部内切有第一容纳管(11)、第二容纳管(12)、第三容纳管(13),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相切,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内部均设有推杆(112),所述推杆(112)顶端外壁均一体成型有手柄(111),所述推杆(112)底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活塞(115),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底端中部均一体成型有排药口(113),所述注射器主体(1)顶部外壁与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n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顶盖(17)和底座(18),所述顶盖(17)开口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顶盖(1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主体(1)的顶端,所述注射器主体(1)的底端内部一体成型有底座(18),所述顶盖(17)上端开设有三个上限位孔(19),所述上限位孔(19)分别压在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的上方,所述底座(18)下端开设有三个下限位孔(191),所述下限位孔(191)分别托在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的下方;/n锥形软管(15),所述锥形软管(15)热熔在柱形管(14)底部外壁,所述柱形管(14)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柱形管(14)通过螺纹连接在注射器主体(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射器主体(1),所述注射器主体(1)内部内切有第一容纳管(11)、第二容纳管(12)、第三容纳管(13),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相切,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内部均设有推杆(112),所述推杆(112)顶端外壁均一体成型有手柄(111),所述推杆(112)底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活塞(115),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底端中部均一体成型有排药口(113),所述注射器主体(1)顶部外壁与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顶盖(17)和底座(18),所述顶盖(17)开口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顶盖(1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主体(1)的顶端,所述注射器主体(1)的底端内部一体成型有底座(18),所述顶盖(17)上端开设有三个上限位孔(19),所述上限位孔(19)分别压在所述第一容纳管(11)、所述第二容纳管(12)、所述第三容纳管(13)的上方,所述底座(18)下端开设有三个下限位孔(191),所述下限位孔(191)分别托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