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妮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97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属于医用吸氧设备领域,包括透明的吸氧罩本体,所述吸氧罩本体上设有吸痰孔,所述吸痰孔上设有便于同时进行输氧和湿化的通孔,所述吸痰孔上连接有吸痰机构,所述通孔上通过三通连接头分别与输氧机构和湿化机构连接;所述通孔内侧设有平行连接的双通管,所述双通管的一端自所述输氧机构和湿化机构朝向所述通孔内侧延伸,所述双通管的另一端设有U型的鼻夹组件。该吸氧罩通过通孔分别连接输氧机构和湿化机构,用以解决同时吸氧和湿化作用的问题,通过吸痰孔连接吸痰机构,全程密封操作,用以解决由于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直接暴露于病房的空气中,容易引发传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吸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
技术介绍
吸氧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缓解缺氧的状况,特别是手术之后的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吸氧量。但是在遇到一些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在吸氧的同时,无法进行吸痰操作,在吸痰的过程中需要将吸氧罩取下,这不仅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且操作费时费力,而且会使患者中断吸氧,增大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在申请号为CN201020120465.8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吸氧罩,包括罩体和供氧管,在罩体上设有管套,管套上设有橡胶塞。在给病人进行吸氧、吸痰治疗时,将罩体1罩在病人口鼻部,打开橡胶塞4插入吸痰管即可。但是,该吸氧罩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很难保证呼吸的通畅,而保证呼吸通畅的的关键在于保持气管湿化。但是,直接滴加湿化液容易对气道内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发咳嗽。基于此,吸氧罩就需要经常取下,无法固定,甚至容易掉落,给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都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另外,由于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原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吸氧罩本体(1),所述吸氧罩本体(1)上设有吸痰孔(2),所述吸痰孔(2)上设有便于同时进行输氧和湿化的通孔(3),所述吸痰孔(2)上连接有吸痰机构(4),所述通孔(3)上通过三通连接头(5)分别与输氧机构和湿化机构连接;所述通孔(3)内侧设有平行连接的双通管(6),所述双通管(6)的一端自所述输氧机构和湿化机构朝向所述通孔(3)内侧延伸,所述双通管(6)的另一端设有U型的鼻夹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吸氧罩本体(1),所述吸氧罩本体(1)上设有吸痰孔(2),所述吸痰孔(2)上设有便于同时进行输氧和湿化的通孔(3),所述吸痰孔(2)上连接有吸痰机构(4),所述通孔(3)上通过三通连接头(5)分别与输氧机构和湿化机构连接;所述通孔(3)内侧设有平行连接的双通管(6),所述双通管(6)的一端自所述输氧机构和湿化机构朝向所述通孔(3)内侧延伸,所述双通管(6)的另一端设有U型的鼻夹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管(6)包括与所述输氧机构连接的输氧管(601)以及与所述湿化机构连接的湿化管(602),所述输氧管(601)与所述湿化管(602)平行连接,且分别延伸至所述鼻夹组件(7)的两侧,所述输氧管(601)和所述湿化管(602)分别与所述鼻夹组件(7)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外侧设有螺纹连接管(301),所述三通连接头(5)的一端与所述螺纹连接管(301)螺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输氧机构和所述湿化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防脱吸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连接头(5)包括T型连接头(501)以及远离所述T型连接头(501)的横向部的套管(502),所述套管(502)与所述螺纹连接管(301)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妮
申请(专利权)人:叶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