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海楠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96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包括水箱主体,所述水箱主体内部开设有圆槽,且水箱主体的上表面胶水粘合有第一橡胶圈,所述水箱主体的左侧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水箱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水箱主体、圆槽、第一橡胶圈、旋转轴、水箱盖、第二橡胶圈、螺栓、螺纹槽、圆孔和滑块,解决了现有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的水箱在长期闲置或长期使用时,内部会滋生大量的细菌,需要定期清理,现有的水箱为一体式结构,在清洗消毒时会非常不便,清洗消毒时会浪费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如果清理不干净可能会导致病人的肺部造成感染,影响患者的健康的问题,使得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氧装置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且心内科的大部分病人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术中和术后都需要使用输氧装置辅助病人呼吸。比如公告号为CN209951991U的授权的中国技术专利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通过设置水箱,在输送氧气的过程中,氧气经过水箱中水的加湿作用,干燥的氧气变为湿润的氧气更容易被患者的肺部吸收,输氧护理过程更加的舒适,水箱的正面上安装有透明窗,可以根据透明窗上的刻度观察水箱内部水的多少,及时对水箱进行加水,实用性更强,因此可知现在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现有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的水箱在长期闲置或长期使用时,内部会滋生大量的细菌,需要定期清理,现有的水箱为一体式结构,在清洗消毒时会非常不便,清洗消毒时会浪费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如果清理不干净可能会导致病人的肺部造成感染,影响患者的健康,大大的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包括水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1)内部开设有圆槽(2),且水箱主体(1)的上表面胶水粘合有第一橡胶圈(3),所述水箱主体(1)的左侧通过旋转轴(4)连接有水箱盖(5),且水箱盖(5)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有第二橡胶圈(6),所述水箱盖(5)的上表面与第二橡胶圈(6)的下表面相互贴合,且水箱主体(1)和水箱盖(5)的右侧通过螺栓(7)固定,所述水箱主体(1)和水箱盖(5)的右侧分别开设有与螺栓(7)相互配合的螺纹槽(8)和圆孔(9),且水箱主体(1)的前端下部焊接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后端贯穿水箱主体(1)并延伸至水箱主体(1)内部,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包括水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1)内部开设有圆槽(2),且水箱主体(1)的上表面胶水粘合有第一橡胶圈(3),所述水箱主体(1)的左侧通过旋转轴(4)连接有水箱盖(5),且水箱盖(5)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有第二橡胶圈(6),所述水箱盖(5)的上表面与第二橡胶圈(6)的下表面相互贴合,且水箱主体(1)和水箱盖(5)的右侧通过螺栓(7)固定,所述水箱主体(1)和水箱盖(5)的右侧分别开设有与螺栓(7)相互配合的螺纹槽(8)和圆孔(9),且水箱主体(1)的前端下部焊接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后端贯穿水箱主体(1)并延伸至水箱主体(1)内部,且进水管(10)前端的上表面焊接有进水罐(11),所述进水管(10)和进水罐(11)相互连通,且进水罐(1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罐盖(12),且水箱主体(1)左侧的下端焊接有水龙头(25),所述水箱主体(1)底端卡合在底座(26)上,且底座(26)下表面的四个拐角皆设置有万向轮(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1)左侧上端焊接有第一L形圆管(13),且第一L形圆管(13)的右端贯穿水箱主体(1)并延伸至水箱主体(1)内部,所述第一L形圆管(13)的左端卡合有外接进气管(18),所述第一L形圆管(13)的左侧套设有滑块(14),且滑块(14)的左侧胶粘有第三橡胶圈(17),所述第三橡胶圈(17)的左侧贴合在外接进气管(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海楠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毕海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