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双通路氧气输出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95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1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双通路氧气输出控制单元,主要由流量控制模块(1)、流量传感器(2)、气路切换模块(3)三个可以自由组合的独立模块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路顺序灵活组合,对于产品的内部空间布局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提供多种可选气路切换模块方案,气路切换采用电子阀控制、或者手动切换,可根据产品的不同定位和功能自由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双通路氧气输出控制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双通路氧气输出控制单元,属于医疗单位使用的智能血氧监护仪、数字式氧气吸入器、多功能制氧机等医疗器械的组件。
技术介绍
氧气治疗和雾化吸入治疗是医院最常用的临床手段。在很多临床应用的案例中,氧气治疗过程中需要插入雾化吸入治疗,或两种治疗手段交替进行。因此,为了方便对输出氧气进行多通路输出计量与控制,必须在氧气流量阀中加工出多条通气管路和多个输出接口,实现氧气治疗和雾化吸入治疗中氧气通路互相切换,双通路交替输出。采用刚性金属材料制备一个氧气控制集成部件,设置多个气路通道和多个输出接口,实现氧气双通路交替控制,并应保证最大0.5MPa工作压力下气密性完好、流量输出的阶梯控制准确,氧气控制集成部件的气路结构复杂,机械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和组装的人工成本很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为此,本专利技术人也提出CN207871236U、CN207871239U等技术方案,尽管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使用效率,但技术实现的制备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普及推广应用。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全新的氧气输出控制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双通路氧气输出控制单元,主要由流量控制模块、流量传感器、气路切换模块三个可以自由组合的独立模块组成。其中:所述的流量控制模块主要由阀座、阀针、密封圈、电机及传动件组成。阀座采用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加床加工制成;阀座的一个侧面设有进气通路接口,阀座的另外一个侧面设有输出通路接口。在阀座的进气通路与输出通路之间的气体通路中设有阀针,阀针用于调节输出氧气流量大小并实现开/关控制。阀针采用不锈钢或刚度较强的合金材料制成,阀针一般为子弹形状。阀针的外周还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加强阀针与气路之间的气密性能。阀针的尾部采用传动件与电机的转轴连接,电机采用正传或反转驱动阀针位移,使阀针与气体通路的节流面积发生改变,实现调节氧气输出流量大小的调节和开/关控制。电机通常可采用直流减速电机或步进电机,传动件通常采用齿轮、涡轮蜗杆或丝杆等。所述的流量传感器用于感知通路内流经氧气的大小,并输出流量信号。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主机的微处理器联通工作,将输出的流量信号转为对应的氧气流量值,在主机的显示模块中读出。所述的气路切换模块用于氧气输出通路的转向和切换,气路切换模块设有3个氧气通路,包括1个进气通路、1个吸氧输出通路及1个雾化输出通路;其中进气通路与上游模块的气体输出连通,吸氧输出通路用于连接后端的吸氧器具,雾化输出通路用于连接后端的雾化器具。气路切换模块采用一进二出的电子阀,比如二位二通或三位二通电磁阀,实现吸氧输出通路与雾化输出通路的电子切换控制。当然,气路切换模块也可以采用手动切换控制的一进二出的三通阀,具体方案是,在进气通路与吸氧输出通路、雾化输出通路的交叉点设置气路切换开关,气路切换开关采用传统的转盘式、推杆式或拨片式不限,通过手动操作气路切换开关选择不同的氧气输出通路。比如,三通阀的气路切换开关切换到一位时,进气通路与吸氧输出通路连通、雾化输出通路被闭合;气路切换开关切换到二位时,进气通路与雾化输出通路连通、吸氧输出通路被闭合。流量控制模块、流量传感器、气路切换模块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自由组合。比如,按照氧气流经各模块的顺序不同,三个独立模块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案依次组合:A.流量控制模块+流量传感器+气路切换模块;B.流量传感器+流量控制模块+气路切换模块。采用A组合方案时,流量控制模块位于上游位置,流量控制模块的阀座的进气通路接口与上游气源通路连接,比如,与中心供氧设备带氧气接口、制氧机输出接口等的连接;阀座的输出通路接口与下游的流量传感器的进气口连通,流量传感器的出气口与下游的气路切换模块的进气通路连通。采用B组合方案时,流量传感器位于上游位置,流量传感器的进气口与上游气源通路连接,比如,与中心供氧设备带的氧气输出接口、制氧机的输出接口等的连接;流量传感器的出气口与流量控制模块的阀座的进气通路接口连通,阀座的输出通路接口与下游的气路切换模块的进气通路连通。流量控制模块、流量传感器、气路切换模块三个独立模块既可以按直接采用气源快接连通组合,也可以采用延长气路导管连通组合,保证连接部位的气密性和牢固度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流量控制模块、流量传感器、气路切换模块采用独立的分体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路顺序灵活组合,对于产品的内部空间布局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流量控制模块、气路切换模块分开加工,气路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十分方便,组装工艺简单可控,克服了现有双通路切换的流量控制阀生产成本高等的缺陷。同时,提供多种可选气路切换模块方案,气路切换采用电子阀控制、或者手动切换,可根据产品的不同定位和功能自由组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流量控制模块(1)、流量传感器(2)、气路切换模块(3)、阀座(1-1)、阀针(1-2)、密封圈(1-3)、电机(1-4)、传动件(1-5)、进气通路(1-6)、输出通路(1-7)、流量传感器的进气口(2-1)、流量传感器的出气口(2-2)、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接口(2-3)、气路切换模块的进气通路(3-1)、气路切换模块的吸氧输出通路(3-2)、气路切换模块的雾化输出通路(3-3)、气路切换开关(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采用A组合方案、气路手动切换的产品制备1、流量控制模块(1)制备:(1)如图1所示,采用紫铜材料,数控机床加工阀座(1-1),阀座(1-1)外部尺寸长35mm、宽25mm、高30mm;阀座(1-1)的右侧加工一个进气通路(1-6),外径10mm,深6mm,中心开2mm封闭气孔;阀座(1-1)的下侧加工一个输出通路(1-7);采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出阀针(1-2)、阀针(1-2)长40mm,前端针部外径1.5mm,尾部圆柱体直径8mm;阀针(1-2)外部安装两个密封圈密封圈(1-3)后,用将阀针(1-2)装入阀座(1-1)内部后用螺丝固定。(2)采用蜗轮蜗杆作为阀针(1-2)与电机(1-4)的连接,具体做法是,在阀芯(1-2)的尾部固定安装一个传动件(1-5),传动件(1-5)的上侧设有螺孔,螺孔与电机(1-4)的丝杆匹配。(3)电机(1-4)核定功率0.1W,工作电压3.5V,转速比1:16。将电机(1-4)(4)的丝杆与阀针(1-2)尾部的传动件(1-5)连接妥当;电机(1-4)正转时,传动件(1-5)带动阀针(1-2)向阀座(1-1)内的封闭气孔接近,气体通路的节流面积逐渐减少,输出气体量递减直到关闭;电机(1-4)反转时,传动件(1-5)带动阀针(1-2)离去阀座(1-1)的封闭气孔,气体通路的节流面积逐渐增大,输出气体量递增直到全开。2、流量传感器(2):采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微流量传感器,工作电压3.5V,使用压力0-0.6MPa,量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双通路氧气输出控制单元,主要由流量控制模块(1)、流量传感器(2)、气路切换模块(3)三个可以自由组合的独立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按照氧气流经各模块的顺序不同,三个独立模块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案依次组合:A.流量控制模块(1)+流量传感器(2)+气路切换模块(3);B.流量传感器(2)+流量控制模块(1)+气路切换模块(3);采用A组合方案时,流量控制模块(1)位于上游位置,流量控制模块(1)的阀座(1-1)的进气通路(1-6)接口与上游气源通路连接,阀座(1-1)的输出通路(1-7)接口与下游的流量传感器的进气口(2-1)连通,流量传感器的出气口(2-2)与下游的气路切换模块(3)的进气通路(3-1)连通;采用B组合方案时,流量传感器(2)位于上游位置,流量传感器的进气口(2-1)与上游气源通路连接,流量传感器的出气口(2-2)与流量控制模块的阀座(1-1)的进气通路(1-6)接口连通,阀座(1-1)的输出通路(1-7)接口与下游的气路切换模块的进气通路(3-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双通路氧气输出控制单元,主要由流量控制模块(1)、流量传感器(2)、气路切换模块(3)三个可以自由组合的独立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按照氧气流经各模块的顺序不同,三个独立模块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案依次组合:A.流量控制模块(1)+流量传感器(2)+气路切换模块(3);B.流量传感器(2)+流量控制模块(1)+气路切换模块(3);采用A组合方案时,流量控制模块(1)位于上游位置,流量控制模块(1)的阀座(1-1)的进气通路(1-6)接口与上游气源通路连接,阀座(1-1)的输出通路(1-7)接口与下游的流量传感器的进气口(2-1)连通,流量传感器的出气口(2-2)与下游的气路切换模块(3)的进气通路(3-1)连通;采用B组合方案时,流量传感器(2)位于上游位置,流量传感器的进气口(2-1)与上游气源通路连接,流量传感器的出气口(2-2)与流量控制模块的阀座(1-1)的进气通路(1-6)接口连通,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雪红崔伟伟阮东耀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汇智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