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港拔蝶翼针防刺伤垫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液港拔蝶翼针防刺伤垫片。
技术介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为植入式中央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专门为需要长期及重复输液的患者设计,适用于化疗药物,肠外营养(TPN)的静脉注射或连续输注,还可以用于抗菌素、血液制品、普通静脉补液及采血等几乎所有的静脉治疗。由于输液港全部装置完全埋藏在皮下,比较隐蔽,使用时接触不到导管,具备许多其它静脉治疗器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输液港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及静脉导管两部分组成,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是一种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终身使用的静脉输液装置。与输液港相适配的输液产品为蝶翼针。蝶翼针与传统的穿刺针不同,蝶翼针的前端为带有倒钩的非直线状针头,医护人员在进行蝶翼针的拔出时,需要一只手捏住固定输液港,另一只手握持蝶翼针。而输液港拔蝶翼针时阻力较大,拔出方向不易掌握,容易发生医护人员拔出针头后因惯性作用反弹而扎到手的事情,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港拔蝶翼针防刺伤垫片,包括一个竖直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通孔外壁上部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设于通孔外壁下部的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挡片设于所述第一压片正上方,所述第二挡片设于所述第二压片正上方,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一压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二压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港拔蝶翼针防刺伤垫片,包括一个竖直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通孔外壁上部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设于通孔外壁下部的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挡片设于所述第一压片正上方,所述第二挡片设于所述第二压片正上方,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一压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二压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拔蝶翼针防刺伤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侧壁设一个小孔;所述防刺伤垫片还包括设于通孔内、与通孔内壁连接且带调节柄的松紧可调的卡箍,所述卡箍的调节柄穿过通孔侧壁小孔,所述卡箍的高度低于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拔蝶翼针防刺伤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与第一压片之间的间隙为1-2cm和/或所述第二挡片与第二压片之间的间隙为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拔蝶翼针防刺伤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设为往上方外突的圆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英,邓颖辉,叶新梅,栗霞,李群,柯秀柳,程珂,张至英,孙宏雨,初丽丽,黄榕康,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