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端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89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立柱的上侧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设置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侧设置有遮挡罩,所述遮挡罩的下侧设置有拉手,所述遮挡罩的内侧设置有罐体。该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可以将罐体取下来,可以对其进行杀菌消毒,遮挡罩可以避免罐体积灰,硅胶垫的下侧设置了按摩颗粒,可以缓解皮肤压力,通过气缸二可以实现自动拔罐,省时省力,可以全方位调节地罐体的位置,以便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床位和人体不同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
,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
技术介绍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拔罐在中医临床上十分的常见。但是大多数的中医临床用拔罐装置都是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只能一个一个操作,比较浪费时间,对于罐体的储存和消毒工作做的也不是很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需要人为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不能很好地储存和对罐体进行消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立柱的上侧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设置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立柱的上侧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设置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侧设置有遮挡罩,所述遮挡罩的下侧设置有拉手,所述遮挡罩的内侧设置有罐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立柱的上侧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设置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侧设置有遮挡罩,所述遮挡罩的下侧设置有拉手,所述遮挡罩的内侧设置有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内侧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侧开设有凹槽二,所述罐体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凹槽二的内侧,且连接柱与固定座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凹槽一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遮挡罩的上侧设置在限位槽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用自动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设置有七个,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下侧设置有活塞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端吴兆友黄照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