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蓄液瓶,所述第一瓶盖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液管连接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流管连接头,所述第二瓶盖的基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导流管连接头,所述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第三瓶盖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通过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第三瓶盖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刻度盘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通过转动刻度指针旋钮进行指示,当一个班次结束后,对引流的数量进行标注,也就是转动一下指针,使得指针对应于引流的数量,总共有三个瓶盖,计数的瓶盖可以用多个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一个计数使用,使整体的引流计数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即胸腔闭式引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这种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每个班次它引流多少数量,采用胶布进行标记,但是每次要重复粘贴,相对麻烦,而且胶布粘附后不易清洗,因此需要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蓄液瓶,所述蓄液瓶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瓶体,所述蓄液瓶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一瓶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瓶体,所述蓄液瓶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二瓶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三瓶体,所述蓄液瓶的基面与第一瓶体对应设置有第一瓶盖,所述第一瓶盖的基面右侧设置有进液管连接头,所述第一瓶盖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液管连接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流管连接头,所述蓄液瓶的基面与第二瓶体对应设置有第二瓶盖,所述第二瓶盖的基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导流管连接头,所述第二瓶盖的基面并且位于第二导流管连接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透气管,所述蓄液瓶的基面与第三瓶体对应设置有第三瓶盖,所述第三瓶盖的基面左侧设置有进水管连接头,所述第三瓶盖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水管连接头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透气管,所述蓄液瓶的正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刻度,所述蓄液瓶的正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第三瓶盖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所述蓄液瓶的下侧两端设置有支撑脚,所述蓄液瓶的上侧两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蓄液瓶通过连接板安装有挂钩。优选的,所述第一刻度与第一瓶体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刻度与第三瓶体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连接头通过导流管与第二导流管连接头连接。优选的,所述挂钩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瓶体与第二瓶体的上侧贯通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瓶盖、第二瓶盖、第三瓶盖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刻度盘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通过转动刻度指针旋钮进行指示,当一个班次结束后,对引流的数量进行标注,也就是转动一下指针,使得指针对应于引流的数量,总共有三个瓶盖,计数的瓶盖可以用多个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一个计数使用,使整体的引流计数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图。图中:1-蓄液瓶、2-第一瓶体、3-第二瓶体、4-第三瓶体、5-第一瓶盖、6-进液管连接头、7-第一导流管连接头、8-第二瓶盖、9-第二导流管连接头、10-第一透气管、11-第三瓶盖、12-进水管连接头、13-第二透气管、14-第一刻度、15-第二刻度、16-刻度盘、17-刻度指针旋钮、18-支撑脚、19-连接板、20-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蓄液瓶1,蓄液瓶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瓶体2,蓄液瓶1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一瓶体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瓶体3,蓄液瓶1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二瓶体3的右侧设置有第三瓶体4,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一瓶体2对应设置有第一瓶盖5,第一瓶盖5的基面右侧设置有进液管连接头6,第一瓶盖5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液管连接头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流管连接头7,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二瓶体3对应设置有第二瓶盖8,第二瓶盖8的基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导流管连接头9,第二瓶盖8的基面并且位于第二导流管连接头9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透气管10,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三瓶体4对应设置有第三瓶盖11,第三瓶盖11的基面左侧设置有进水管连接头12,第三瓶盖11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水管连接头1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透气管13,蓄液瓶1的正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刻度14,蓄液瓶1的正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刻度15,第一瓶盖5、第二瓶盖8、第三瓶盖11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16,刻度盘16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17,蓄液瓶1的下侧两端设置有支撑脚18,蓄液瓶1的上侧两端设置有连接板19,蓄液瓶1通过连接板19安装有挂钩20,通过设置的第一瓶盖5、第二瓶盖8、第三瓶盖11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16,刻度盘16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17,通过转动刻度指针旋钮17进行指示,当一个班次结束后,对引流的数量进行标注,也就是转动一下指针,使得指针对应于引流的数量,总共有三个瓶盖,计数的瓶盖可以用多个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一个计数使用,使整体的引流计数简单方便。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挂钩20将蓄液瓶1挂在指定位置,通过进液管连接头6连接进液管道将胸腔积液引流至第一瓶体2中,通过带流管将第一导流管连接头7与第二导流管连接头9连接,使第一瓶体2与第二瓶体3连接,通过进水管连接头12连接进水管对第三瓶体4中进行注水,使第二透气管13排出气体的同时进行废液收集,同时第一透气管10能够使瓶体内外的气压相同,通过设置的第一瓶盖5、第二瓶盖8、第三瓶盖11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16,刻度盘16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17,通过转动刻度指针旋钮17进行指示,当一个班次结束后,对引流的数量进行标注,也就是转动一下指针,使得指针对应于引流的数量,总共有三个瓶盖,计数的瓶盖可以用多个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一个计数使用,使整体的引流计数简单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蓄液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瓶(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瓶体(2),所述蓄液瓶(1)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一瓶体(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瓶体(3),所述蓄液瓶(1)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二瓶体(3)的右侧设置有第三瓶体(4),所述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一瓶体(2)对应设置有第一瓶盖(5),所述第一瓶盖(5)的基面右侧设置有进液管连接头(6),所述第一瓶盖(5)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液管连接头(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流管连接头(7),所述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二瓶体(3)对应设置有第二瓶盖(8),所述第二瓶盖(8)的基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导流管连接头(9),所述第二瓶盖(8)的基面并且位于第二导流管连接头(9)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透气管(10),所述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三瓶体(4)对应设置有第三瓶盖(11),所述第三瓶盖(11)的基面左侧设置有进水管连接头(12),所述第三瓶盖(11)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水管连接头(1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透气管(13),所述蓄液瓶(1)的正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刻度(14),所述蓄液瓶(1)的正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刻度(15),所述第一瓶盖(5)、第二瓶盖(8)、第三瓶盖(11)的基面均设置有刻度盘(16),所述刻度盘(16)的基面设置有刻度指针旋钮(17),所述蓄液瓶(1)的下侧两端设置有支撑脚(18),所述蓄液瓶(1)的上侧两端设置有连接板(19),所述蓄液瓶(1)通过连接板(19)安装有挂钩(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计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蓄液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瓶(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瓶体(2),所述蓄液瓶(1)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一瓶体(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瓶体(3),所述蓄液瓶(1)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二瓶体(3)的右侧设置有第三瓶体(4),所述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一瓶体(2)对应设置有第一瓶盖(5),所述第一瓶盖(5)的基面右侧设置有进液管连接头(6),所述第一瓶盖(5)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液管连接头(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流管连接头(7),所述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二瓶体(3)对应设置有第二瓶盖(8),所述第二瓶盖(8)的基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导流管连接头(9),所述第二瓶盖(8)的基面并且位于第二导流管连接头(9)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透气管(10),所述蓄液瓶(1)的基面与第三瓶体(4)对应设置有第三瓶盖(11),所述第三瓶盖(11)的基面左侧设置有进水管连接头(12),所述第三瓶盖(11)的基面并且位于进水管连接头(1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透气管(13),所述蓄液瓶(1)的正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刻度(14),所述蓄液瓶(1)的正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刻度(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巧萍,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