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88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包括引流袋,吸气管的一端与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负压真空泵,电源设置在负压真空泵内部,吸液管的一端与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管,密封管可绕吸液管轴向旋转,口含管垂直设置在密封管侧壁,吸气管和吸液管均为硬质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采用硬质导管不易弯折扭曲,可旋转的密封管使得口含管可朝多方向使用,从而有效避免现有方案中负压吸引器不便于非水平向使用或导管出现弯折扭曲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些气管功能有障碍的患者需要借助连有负压装置的吸痰管辅助吸痰,有些大咯血患者抢救时也需要用到负压吸引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吸引器主要有电动吸引器和气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吸引效果好,但其体积大,不方便携带,无法在室外抢救时使用;气动吸引器虽然移动方便,使用不受场所限制,但其吸引力不可调,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中国技术专利200620011843.2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吸引器,该吸引器由硅胶吸头,塑料软管、壳体、负压泵、电源开关、电池、硬塑料管和塑料瓶组成,电池、负压泵和硬塑料管设于壳体内,电源开关设于壳体外,电池通过导线、电源开关与负压泵连接,负压泵通过硬塑料管密封连接到塑料瓶内,塑料瓶镶嵌在壳体上,硅胶吸头与塑料软管螺纹连接并穿过壳体密封连接到塑料瓶内,虽然此技术在设计上提高了便携性,但由于采用塑料软管,当非水平向使用时,软管会扭曲,难以保证软管畅通,如果将软管换成硬质塑料,又只能在水平方向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包括:引流袋;以及吸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负压真空泵;电源,其设置在所述负压真空泵内部;吸液管,其一端与所述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管;其中,所述密封管可绕所述吸液管轴向旋转;口含管,其垂直贯穿设置在所述密封管侧壁;其中,所述吸气管和所述吸液管均为硬质材料。优选的是,所述引流袋的侧壁刻有刻度线。优选的是,所述电源为蓄电池。优选的是,所述便携式负压吸引器还包括:开关,其与所述蓄电池相连,且设置在所述负压真空泵外部。优选的是,所述开关设置有不同档位,且所述负压真空泵外部设置有负压示数表。优选的是,所述吸气管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优选的是,所述吸液管内设置有单向进液阀。优选的是,所述便携式负压吸引器还包括:手提环,其设置在所述引流袋顶部。优选的是,所述所述吸气管和所述吸液管均为塑料导管。优选的是,所述口含管为橡胶导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采用硬质导管不易弯折扭曲,可旋转的密封管使得口含管可朝多方向使用,从而有效避免现有方案中负压吸引器不便于非水平向使用或导管出现弯折扭曲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负压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负压吸引器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密封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袋;2.吸气管;3.负压真空泵;4.吸液管;5.密封管;6.口含管;7.刻度线;8.开关;9.手提环;10.负压示数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包括引流袋1、吸气管2、负压真空泵3、吸液管4、密封管5、口含管6、刻度线7、开关8、手提环9和负压示数表10。吸气管2的一端与引流袋1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负压真空泵3;电源设置在负压真空泵3内部,本实施例中,负压真空泵3采用蓄电池作为电源驱动,便于携带,在室外抢救时可以使用;吸液管4的一端与引流袋1顶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吸引液体,如咯血产生的血液或口痰等,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管5;其中,密封管5可绕吸液管4轴向旋转,且密封管5靠近吸液管4一端开口,另一端密闭;口含管6垂直贯穿设置在密封管5侧壁;其中,吸气管2和吸液管4均为硬质材料。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负压吸引器采用蓄电池驱动,无需大型设备,方便携带和在室外抢救使用,引流袋1采用一次性材质,使用完毕后回收处理,免去了清洗工作,还能尽量减少成本,由于吸气管2和吸液管4均为硬质材料,可有效防止吸气管2和吸液管4出现弯折扭曲现象,影响其畅通性,密封管5可旋转使得口含管6可朝多方向使用,不仅仅局限于水平方向使用,在使用时,旋转密封管5即可。为了方便控制和统计引流量,本实施例中引流袋1的侧壁刻有刻度线7,通过刻度线7实时定量监控引流量。为了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便携式负压吸引器还包括与蓄电池相连的开关8,开关8设置在负压真空泵3外部,在另一实施例中,开关8设置有不同档位,可通过改变蓄电池功率进而调节负压真空泵3吸力,采用蓄电池作为电源,比普通手动式负压吸引器吸力更大更稳定,能提供稳定的200mmhg以上的负压,本实施例中负压真空泵3外部安装有负压示数表10,可实时显示负压值示数。为了防止倒流,本实施例中,吸气管2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吸液管4内设置有单向进液阀。为了方便使用及手提,本实施例中便携式负压吸引器还包括手提环9,手提环9设置在引流袋1顶部,既可用于手提,也可挂在挂钩上使用。为了节省成本,同时能保证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吸气管2和吸液管4均为硬质PE塑料导管,口含管6为无毒橡胶导管,可使嘴部口含更舒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无需大型设备,方便携带使用,采用硬质导管不易弯折扭曲,可旋转的密封管使得口含管可朝多方向使用,从而有效避免现有方案中负压吸引器不便于非水平向使用或导管出现弯折扭曲现象。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流袋;以及/n吸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负压真空泵;/n电源,其设置在所述负压真空泵内部;/n吸液管,其一端与所述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管;/n其中,所述密封管可绕所述吸液管轴向旋转;/n口含管,其垂直贯穿设置在所述密封管侧壁;/n其中,所述吸气管和所述吸液管均为硬质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袋;以及
吸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负压真空泵;
电源,其设置在所述负压真空泵内部;
吸液管,其一端与所述引流袋顶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管;
其中,所述密封管可绕所述吸液管轴向旋转;
口含管,其垂直贯穿设置在所述密封管侧壁;
其中,所述吸气管和所述吸液管均为硬质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的侧壁刻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其与所述蓄电池相连,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