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82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包括胃管插件以及安装在胃管插件外端的限位连接管件,限位连接管件外侧安装有固定支撑座,固定支撑座外侧安装有防脱连接件,固定支撑座外端连接有注食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将胃管可靠的进行固定,而且避免了传统胶布造成的刺激影响,通过耳挂式可调节结构设计,能够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
本技术属于胃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在普外科、脑外科等科室的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留置围观、进行鼻饲和持续胃肠减压的患者。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用途广泛,胃管也是腹部外科极为常见的引流管,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集聚的气体和液体排出,以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外科护理中我们都知道胃肠减压护理的重要性,在此期间应该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止药物。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鼻胃管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是用胶布固定法,即将胃管用胶布粘贴在患者的鼻梁上,固定胶布容易滑落,导致胃管滑出,有些患者对胶带过敏,长期使用对患者的刺激带来沉重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包括胃管插件以及安装在胃管插件外端的限位连接管件,限位连接管件外侧安装有固定支撑座,固定支撑座外侧安装有防脱连接件,固定支撑座外端连接有注食连接件;所述胃管插件包括圆台结构的鼻塞块,鼻塞块外端面设有腔体,腔体中央设有中心连接管,中心连接管外侧均布有柔性连接块,中心连接管内端连接有内插胃管,腔体内端均布有吸氧孔;所述限位连接管件包括与中心连接管固定相连的第一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连接管外端设有限位中心管,限位中心管周侧两端对称设有环形限位凸起;所述固定支撑座顶端设有与限位中心管相配合的转动限位孔,固定支撑座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调节穿孔,两个调节穿孔之间分布有调节安装槽,调节安装槽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与调节穿孔贯穿相连的紧固螺孔,紧固螺孔中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防脱连接件包括包覆在固定支撑座外表面的亲肤片,亲肤片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柔性连接绳,柔性连接绳末端滑动穿过调节穿孔;所述注食连接件包括注食连接管以及垂直设置在注食连接管中央的汇流管,汇流管端口处设有与限位中心管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连接管,注食连接管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堵头。进一步地,所述注食连接管两端与密封堵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连接管与第一定位连接管之间、限位中心管与第二定位连接管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中心管与转动限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体使用时将内插胃管由鼻孔插入,然后将鼻塞块缓慢插入鼻孔直到不能自由脱落为止,此时亲肤片与患者鼻孔外侧皮肤接触,将柔性连接绳末端滑动穿过调节穿孔,然后通过紧固螺栓拧紧固定,从而将两个柔性连接绳形成的耳挂与患者耳朵相连,从而形成进一步防脱固定;根据需要选择打开密封堵头并进行注射流食;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将胃管可靠的进行固定,而且避免了传统胶布造成的刺激影响,通过耳挂式可调节结构设计,能够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与推广价值。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包括胃管插件1以及安装在胃管插件1外端的限位连接管件2,限位连接管件2外侧安装有固定支撑座3,固定支撑座3外侧安装有防脱连接件4,固定支撑座3外端连接有注食连接件5;如图2所示,胃管插件1包括圆台结构的鼻塞块11,鼻塞块11外端面设有腔体12,腔体12中央设有中心连接管13,中心连接管13外侧均布有柔性连接块14,中心连接管13内端连接有内插胃管15,腔体12内端均布有吸氧孔16,鼻塞块11、中心连接管1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限位连接管件2包括与中心连接管13固定相连的第一定位连接管21,第一定位连接管21外端设有限位中心管22,限位中心管22周侧两端对称设有环形限位凸起23;如图4所示,固定支撑座3顶端设有与限位中心管22相配合的转动限位孔31,固定支撑座3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调节穿孔32,两个调节穿孔32之间分布有调节安装槽33,调节安装槽3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与调节穿孔32贯穿相连的紧固螺孔34,紧固螺孔34中安装有紧固螺栓35;如图5所示,防脱连接件4包括包覆在固定支撑座3外表面的亲肤片41,亲肤片4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柔性连接绳42,柔性连接绳42末端滑动穿过调节穿孔32;如图6所示,注食连接件5包括注食连接管51以及垂直设置在注食连接管51中央的汇流管52,汇流管52端口处设有与限位中心管2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连接管53,注食连接管51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堵头54。其中,注食连接管51两端与密封堵头5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中心连接管13与第一定位连接管21之间、限位中心管22与第二定位连接管53之间均为过盈配合,限位中心管22与转动限位孔31之间为间隙配合。具体使用时,将内插胃管15由鼻孔插入,然后将鼻塞块11缓慢插入鼻孔直到不能自由脱落为止,此时亲肤片41与患者鼻孔外侧皮肤接触,将柔性连接绳42末端滑动穿过调节穿孔32,然后通过紧固螺栓35拧紧固定,从而将两个柔性连接绳42形成的耳挂与患者耳朵相连,从而形成进一步防脱固定;根据需要选择打开密封堵头54并进行注射流食。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插件(1)以及安装在胃管插件(1)外端的限位连接管件(2),限位连接管件(2)外侧安装有固定支撑座(3),固定支撑座(3)外侧安装有防脱连接件(4),固定支撑座(3)外端连接有注食连接件(5);/n所述胃管插件(1)包括圆台结构的鼻塞块(11),鼻塞块(11)外端面设有腔体(12),腔体(12)中央设有中心连接管(13),中心连接管(13)外侧均布有柔性连接块(14),中心连接管(13)内端连接有内插胃管(15),腔体(12)内端均布有吸氧孔(16);/n所述限位连接管件(2)包括与中心连接管(13)固定相连的第一定位连接管(21),第一定位连接管(21)外端设有限位中心管(22),限位中心管(22)周侧两端对称设有环形限位凸起(23);/n所述固定支撑座(3)顶端设有与限位中心管(22)相配合的转动限位孔(31),固定支撑座(3)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调节穿孔(32),两个调节穿孔(32)之间分布有调节安装槽(33),调节安装槽(3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与调节穿孔(32)贯穿相连的紧固螺孔(34),紧固螺孔(34)中安装有紧固螺栓(35);/n所述防脱连接件(4)包括包覆在固定支撑座(3)外表面的亲肤片(41),亲肤片(4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柔性连接绳(42),柔性连接绳(42)末端滑动穿过调节穿孔(32);/n所述注食连接件(5)包括注食连接管(51)以及垂直设置在注食连接管(51)中央的汇流管(52),汇流管(52)端口处设有与限位中心管(2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连接管(53),注食连接管(51)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堵头(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挂式防脱胃管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插件(1)以及安装在胃管插件(1)外端的限位连接管件(2),限位连接管件(2)外侧安装有固定支撑座(3),固定支撑座(3)外侧安装有防脱连接件(4),固定支撑座(3)外端连接有注食连接件(5);
所述胃管插件(1)包括圆台结构的鼻塞块(11),鼻塞块(11)外端面设有腔体(12),腔体(12)中央设有中心连接管(13),中心连接管(13)外侧均布有柔性连接块(14),中心连接管(13)内端连接有内插胃管(15),腔体(12)内端均布有吸氧孔(16);
所述限位连接管件(2)包括与中心连接管(13)固定相连的第一定位连接管(21),第一定位连接管(21)外端设有限位中心管(22),限位中心管(22)周侧两端对称设有环形限位凸起(23);
所述固定支撑座(3)顶端设有与限位中心管(22)相配合的转动限位孔(31),固定支撑座(3)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调节穿孔(32),两个调节穿孔(32)之间分布有调节安装槽(33),调节安装槽(3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与调节穿孔(32)贯穿相连的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