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丝拉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74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金属丝拉拔设备,包括送丝轴、拉丝轴、循环风机、循环管道和加热元件,循环风机用于在循环管道中形成循环气流,循环管道包括抽风管和送风管,加热元件设于循环管道送风管的出风端并可用于对所述送丝轴和拉丝轴之间的待拉拔金属丝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丝拉拔设备,可以对在常温下难以进行细丝拉拔加工的材料进行加热拉拔,而且加热效果均匀;同时设备组装简单,加工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与其他拉拔设备结合容易;并且通过本身的气流循环及送丝轴的传动驱使循环风机运转提高了设备所做的有用功,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丝拉拔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拔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金属丝拉拔设备。
技术介绍
金属丝拉拔是在拉力的作用下将线坯从拉丝模具的模孔中拉出,从而生成小断面的金属丝的金属塑性加工工艺。金属纤维是采用金属丝材经多次多股拉拔、热处理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纤维丝径可达1-2μm,纤维强度可达l200-3300MPa,延伸率大于1%。金属纤维不但具有金属材料本身固有的一切优点,还具有非金属纤维的一些特殊性能。由于金属纤维表面积非常大,因而在内部结构、磁性、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效果,具备良好的导热、导电、耐高温性、柔韧性、耐腐蚀性等。通常晶格为体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的金属其塑性较好,可以在通过冷拔工艺进行塑性变形,但是一些晶格为密排六方的金属难以在常温下进行拉拔,需要经过加热后进行拉拔。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金属丝拉拔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金属丝拉拔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丝拉拔设备,包括送丝轴和拉丝轴,还包括:循环风机,包括壳体和叶轮,所述壳体上设有抽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叶轮设于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送丝轴传动连接,所述叶轮被设置成朝预定方向旋转时能够使所述抽风口吸气并使所述送风口吹气;循环管道,包括抽风管和送风管,所述抽风管的出风端和循环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所述送风管的进风端和循环风机的送风口连通,所述抽风管的进风端和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相对设置,以形成一循环的气流通道;加热元件,设于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并可用于对所述送丝轴和拉丝轴之间的待拉拔金属丝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还包括气流支管,所述气流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抽风管连通,所述气流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送风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流支管上设有可供待拉拔金属丝穿过的第一滑线导管,所述第一滑线导管贯穿所述气流支管并与所述气流支管的侧壁密闭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抽风管上设有可供待拉拔金属丝穿过的第二滑线导管,所述第二滑线导管贯穿所述抽风管并与所述抽风管的侧壁密闭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线导管和第二滑线导管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抽风管的进风端被构造成沿其进风方向的反向逐渐扩大以增大进风面积。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被构造成沿其出风方向逐渐扩大以增大出风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网状电热丝并覆盖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端口。进一步地,所述网状电热丝被构造成波浪状以界定形成多个可供待拉拔金属丝穿过的加热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送丝轴的转轴和所述叶轮的转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送丝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叶轮转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丝拉拔设备,可以对在常温下难以进行细丝拉拔加工的材料进行加热拉拔,而且加热效果均匀;同时设备组装简单,加工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与其他拉拔设备结合容易;并且通过本身的气流循环及送丝轴的传动驱使循环风机运转提高了设备所做的有用功,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送丝轴;2-拉丝轴;3-循环风机;31-壳体;32-叶轮;33-抽风口;34-送风口;4-循环管道;41-抽风管;42-送风管;43-气流支管;5-加热元件;51-加热通道;61-第一滑线导管;62-第二滑线导管;63-传动带;7-待拉拔金属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是相对的,用于解释本申请中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是相对的。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认为这些表示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的金属丝拉拔设备,其包括:送丝轴1、拉丝轴2、循环风机3、循环管道4和加热元件5。该金属丝拉拔设备并不只限于拉拔金属丝,也可以拉拔其他材质的丝状物。其中,循环风机3包括壳体31和叶轮32,该壳体31上设有抽风口33和送风口34,叶轮32设于壳体31中并与送丝轴1传动连接,叶轮32被设置成朝预定方向旋转时能够使抽风口33吸气并同时使送风口34吹气。对壳体31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前述功能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1优选为圆筒状,抽风口33和送风口34形成于壳体31的侧壁上并沿壳体31的径向相对设置;叶轮32与壳体31同轴设置,并且叶轮32的最大外径被设置成略小于壳体31的内径,以上设置能够使循环风机3获得较佳的吸气和吹气效果。循环管道4包括抽风管41和送风管42,抽风管41的出风端411和循环风机3的抽风口33相连通,送风管42的进风端422和循环风机3的送风口34相连通,从而使得循环风机3工作时能够通过循环管道4的抽风管41实现吸气并通过循环管道4的送风管42实现吹气。抽风管41的进风端412和送风管42的出风端421被设置成相对设置,以形成一循环的气流通道,即从送风管42的出风端421吹出的气流能够直接吹向抽风管41的进风端412,已实现气流在循环管道4中的循环。优选地,循环管道4设于送丝轴1和拉丝轴2之间。加热元件5设于送风管42的出风端421并可用于对送丝轴1和拉丝轴2之间的待拉拔金属丝7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元件5的加热作用,可以实现对常温下难以进行细丝拉拔加工的材料的加热拉拔;而且利用送风管42的吹风效果能够热量均匀,从而实现对待拉拔金属丝7的均匀加热。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循环管道4还包括气流支管43,气流支管43的一端与抽风管41连通,气流支管43的另一端与送风管42连通。气流支管43的设置能够在抽风管41和送风管42之间形成一气流支路,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丝拉拔设备,包括送丝轴和拉丝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循环风机,包括壳体和叶轮,所述壳体上设有抽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叶轮设于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送丝轴传动连接,所述叶轮被设置成朝预定方向旋转时能够使所述抽风口吸气并使所述送风口吹气;/n循环管道,包括抽风管和送风管,所述抽风管的出风端和循环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所述送风管的进风端和循环风机的送风口连通,所述抽风管的进风端和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相对设置,以形成一循环的气流通道;/n加热元件,设于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并可用于对所述送丝轴和拉丝轴之间的待拉拔金属丝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拉拔设备,包括送丝轴和拉丝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风机,包括壳体和叶轮,所述壳体上设有抽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叶轮设于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送丝轴传动连接,所述叶轮被设置成朝预定方向旋转时能够使所述抽风口吸气并使所述送风口吹气;
循环管道,包括抽风管和送风管,所述抽风管的出风端和循环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所述送风管的进风端和循环风机的送风口连通,所述抽风管的进风端和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相对设置,以形成一循环的气流通道;
加热元件,设于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并可用于对所述送丝轴和拉丝轴之间的待拉拔金属丝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丝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还包括气流支管,所述气流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抽风管连通,所述气流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送风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丝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支管上设有可供待拉拔金属丝穿过的第一滑线导管,所述第一滑线导管贯穿所述气流支管并与所述气流支管的侧壁密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丝拉拔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李晋宇毕秀梅郑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兰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