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琛专利>正文

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712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的一端面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的端面平行,且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沿所述固定环的内圈方向设置,用于支撑患者的头部;密封腔,所述支撑部、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缓冲气囊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过患者的头部和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腔的设置可以直接将患者头部的病患部位与周围环境接触的面大大减小,从而能大大减小被感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
技术介绍
脑外科是用外科学方法,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研究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科学。脑外科研究的范畴包括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感染、肿瘤、血管病变和遗传代谢障碍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高、精、尖学科,是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脑科病人在术后需要佩戴头套进行保护,防止头部受到二次伤害,但脑科病人最严重的还是术后受感染。但目前的头套都没有防止感染的作用。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的一端面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的端面平行,且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沿所述固定环的内圈方向设置,用于支撑患者的头部;密封腔,所述支撑部、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缓冲气囊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过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较为优选的,所述密封腔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氧气源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密封腔上还设有出风口。较为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过滤棉。较为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周壁上套设有柔性连接环,所述柔性连接环的另一端端口通过锁紧拉绳,用于锁紧所述柔性连接环的端口。较为优选的,所述密封腔为透明结构。较为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部的一端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弧形凹槽结构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较为优选的,所述支撑部通过若干个连接杆与所述密封腔的内壁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部通过魔术贴或拉链进行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设有充放气口。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首先利用支撑部将患者的颈部支撑部,然后利用固定环固定缓冲气囊,再固定患者患者的头部,这样脑科手术术后的病人的头部和颈部都会得到很好的固定;随后,设置的密封腔将患者的头部限制在其内部,利用密封腔一端的开口穿过患者的头部和颈部,也可以利用开口进行通风,保证患者正常穿戴;同时,密封腔的设置可以直接将患者头部的病患部位与周围环境接触的面大大减小,从而能大大减小被感染的概率。除此之外,本技术利用进风口与氧气源连接,可以通过进风口向密封腔内输入氧气,保证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息;同时输入的氧气导致密封腔内压强增大,形成高压环境,外界空气则难以进入密封腔内,大大降低了患者被感染的机会。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部1、第一部11、第二部12、第三部13、固定环2、缓冲气囊3、密封腔4、开口5、进风口6、氧气源7、出风口8、柔性连接环9、锁紧拉绳10、连接杆1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1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包括:支撑部1、固定环2、缓冲气囊3和密封腔4。所述支撑部1上的一端面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所述固定环2与所述支撑部1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的端面平行,且所述固定环2固定在所述支撑部1上;所述缓冲气囊3沿所述固定环2的内圈方向设置,用于支撑患者的头部;所述支撑部1、所述固定环2和所述缓冲气囊3设置在所述密封腔4内,所述密封腔4的一端设有开口5,所述开口5用于穿过患者的头部和颈部。本技术实施例中,首先利用支撑部1将患者的颈部支撑,然后利用固定环2固定缓冲气囊3,再固定患者患者的头部,这样脑科手术术后的病人的头部和颈部都会得到很好的固定;随后,设置的密封腔4将患者的头部限制在其内部,利用密封腔4一端的开口5穿过患者的头部和颈部,也可以利用开口5进行通风,保证患者正常穿戴;同时,密封腔4的设置可以直接将患者头部的病患部位与周围环境接触的面大大减小,从而能大大减小被感染的概率。进一步的,参阅附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腔4的一端设有进风口6,所述进风口6与氧气源7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进风口6向密封腔内输入氧气,保证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息;同时输入的氧气导致密封腔4内压强增大,形成高压环境,外界空气则难以进入密封腔4内,大大降低了患者被感染的机会。进一步的,参阅附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腔4上还设有出风口8,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过滤棉,从而可以确保密封腔4内的气体顺利对流,减少气体经开口5吹出的量,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的,参阅附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4的周壁上套设有柔性连接环9,所述柔性连接环9的另一端端口通过锁紧拉绳10,用于锁紧所述柔性连接环9的端口。利用锁紧拉绳10可以锁紧或张开柔性连接环9,这样可以方便病人穿戴密封腔4,也可以拉紧柔性连接环9的端口后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侵入,从而更加降低了病人被感染的风险。具体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腔4为透明结构。透明结构可以使得病人能透过密封腔4观察到周围环境,有利于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亲民性。进一步的,参阅附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包括第一部11、第二部12和第三部13,所述第一部11、所述第二部12和所述第三部13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部12的一端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弧形凹槽结构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将第二部12的一端设计为弧形凹槽结构,有利于保持与人体颈部相同的结构,从而可以更加环贴人的颈部,使得穿戴更加的舒适。具体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部1通过若干个连接杆111与所述密封腔4的内壁连接,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密封腔4。所述固定环2与所述支撑部1可以通过魔术贴或拉链进行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所述缓冲气囊设有充放气口,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头型的大小适当充入适宜量的气体。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的一端面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n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的端面平行,且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n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沿所述固定环的内圈方向设置,用于支撑患者的头部;/n密封腔,所述支撑部、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缓冲气囊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过患者的头部和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的一端面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的端面平行,且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
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沿所述固定环的内圈方向设置,用于支撑患者的头部;
密封腔,所述支撑部、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缓冲气囊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过患者的头部和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氧气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上还设有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过滤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科用伤口防感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琛
申请(专利权)人:高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